|
|
|
三大视角看法国新总统:不是想当总统是一定要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07:30 新华网
个子矮;出身寒门;强硬。 在法国,不少媒体将刚刚赢得2007年总统选举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拉·萨科齐比作拿破仑。上面三点是他们显而易见的类似之处,但这恐怕与一个男人在政治上的成功没有多大关联,因为同时兼具此种特质的人在巴黎、马赛、波尔多的街头或者新浪潮电影中并不罕见。事实上,心理学家一直怀疑这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联。 人们看好萨科齐,看好他成为新拿破仑,实际上看好的是一个时代趋势--两个字:变革。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将产生拿破仑的时代归纳为“双元革命”,一面是技术,一面是资本制度。萨科齐当选时代的法国面临着同样景象:一只名为全球化的轮子在滚滚向前,其他西方国家早已蹒跚随行,尽管大家对它将走向哪里并不完全明了;法国先是震惊、愤慨,然后是茫然,萨科齐是那个表露决心,试图让另一只制度之轮旋转起来的人。 宦海恩怨 “我不是想当总统,我是一定要当总统。” “我不是在对着镜子刮胡子的时候才想着当总统。” 萨科齐在自传中这样写道。他回忆说,自己很小的时候便拥有了独立和自强的个性,充满证明自己的欲望,这源于童年生活的阴影。 萨科齐1955年1月28日出生于法国首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二战后流亡法国的匈牙利贵族,更确切的说是匈牙利难民,母亲是希腊人和法国犹太人的后代。 萨科齐4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另娶了一位富家小姐,母亲不得不外出工作抚养萨氏三兄弟长大成人。由于父亲没有尽责,萨科齐成长过程中更多地受到外祖父影响。外祖父是一位医生,对孩子们慈爱有加,但在家中是绝对权威,说一不二,这也成为塑造萨科齐强硬性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萨科齐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更因为拥有一个明显的外国人姓氏而在学校中饱受歧视和欺负。他至今记得,那时父亲曾告诫他不要对未来抱有太大野心,“你这个姓氏,加上你那种成绩,想在法国出人头地?难啊”。谁知父亲的话竟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萨科齐就此发奋,先后考入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获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为了帮母亲提高抚养费,他甚至曾与父亲对簿公堂。 尽管拥有不错的学历,但对法国政客来说,萨科齐还是一个局外人,因为他并非来自政坛精英的大本营--国家行政学院。正是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发现了萨科齐的才能,将他一路提拔上来,但两人日后又反目为仇,直到这次总统正式开始前最后一刻,希拉克才在宣布自己不会谋求第三次连任的同时,给了萨科齐勉强的祝福和支持。 1968年法国的“5月学潮”反映了当时法国年轻人的思想倾向,萨科齐是另类,他对蓬勃而起的左翼运动不感兴趣,反而加入了右翼阵营,并在那时结识了倡导戴高乐主义的政坛新星希拉克。希拉克生于富豪之家,独生,其父当年是法国商业银行总管,政治生涯一帆风顺。希拉克能看中与自己身世背景完全不同的萨科齐,纯粹是出于对后者个人能力的赏识。 5月6日晚,法国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在巴黎举行的庆祝集会上向支持者致意。法国4大民调机构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后分别公布的民调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第二轮投票萨科齐得票率在53%以上,罗雅尔得票不到47%。罗雅尔女士已公开承认竞选失败,萨科齐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新华社记者 宋立东 摄 1975年,43岁的总理希拉克将20岁的萨科奇带到人民运动联盟党会议上,让后者发表了人生第一次政治演说。演说前,希拉克告诫萨科奇,讲话不要超过5分钟,以免给大佬们留下不佳印象,但萨科奇一口气说了20分钟,掌声不断。会议一周后,希拉克把萨科奇叫到总理办公室收入麾下。 两年后,萨科奇当选塞纳河边讷伊市议员,1983年成为讷伊市市长。说到竞选市长的过程,萨科齐的野心与性格可见一斑。当时,萨科齐尊为政坛前辈的夏尔◎帕斯夸想竞选连任市长,并把萨科齐拉进来助选,可萨科齐利用帕斯克患病的机会,四下游说区内议员倒戈支持他,结果成功地由配角变成了主角。 如果说,这是“偷袭”的话,那么在希拉克看来,萨科齐日后的行为绝对是“背叛”。 萨科齐1988年获选塞纳省议员,1993年进入内阁。那时,希拉克有意将这颗政坛新星培养为接班人,萨科齐是希拉克家中常客,还与希拉克的女儿交往甚密,有人甚至将他视为希拉克的准女婿。然而,谁知1995年总统选举前,了解希拉克无数秘密的萨科奇却倒戈支持当时任总理的巴拉迪尔,而最终获胜者是希拉克。 法国《快报》曾刊登文章《法国精英们如何算旧账》,其中一部分谈到了希拉克对萨科齐的愤怒。 报道说,故事发生在1994年12月巴黎十四区的一个餐厅里,当时总统选举形式对希拉克极为不利,民意调查显示,许多人都转而支持巴拉尔迪了。正在吃饭的希拉克突然对两名助手说:“不管怎样,有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原谅,这个人就是萨科齐。” “您怎么能这么说那?在政坛上,人们不应该忘记,但应该原谅,”一名助手说。 “不,对萨科齐,我既不会忘记,也不能原谅,他伤透了我的心,”希拉克回答。 希拉克获胜后便将萨科齐冷藏起来,尽管后者重归了他的阵营,并在2002年总统选举中出了不少力气。萨科齐在2002年5月便已知道,希拉克没有忘记8年前的誓言。萨科齐本以为如果希拉克连任成功,他就有望入主总理府,《快报》说,他也正是抱着这一目的而在选举中拼命效力的。结果到了那年5月6日,获胜后的希拉克给萨科齐打了一通电话,告诉他,拉法兰已经被任命为新总理,至于他,有两个选择:财政部长或内政部长。萨科齐只好选了后一个。2004年3月起,改任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 在2006年7月萨科齐出版的新书中,他也谈到自己与希拉克的恩怨,并引用了前总理法比尤斯描述自己与已故前总统密特朗关系时所说的话--“他是他,我是我”。萨科齐和希拉克属于法国中右翼政治家,而法比尤斯和密特朗则是左翼社会党人,法比尤斯当年在党内经常挑战密特朗的权威,是出名的“刺儿头”。萨科齐借法比尤斯之语,道出自己与希拉克之间存在“基本分歧”。不过,萨科齐又在书中说,尽管如此,他并不憎恨希拉克,反而对希拉克怀有“赞赏和钦佩之情”。 事实上,正是2年内政部长位置上的历练让萨科齐成为了法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直言不讳、无所不知和对犯罪活动的铁腕手段赢得了不少普通人的支持。2002年,萨科齐引进美国纽约当局的“零容忍”政策,刚上任一个月就把许多法国警察从办公桌前赶到了大街上执勤,他组建了28个警察机动分队,与宪兵、海关执法人员和地方警察一起到最敏感地区打击犯罪活动。为了一件小小的治安案件,他甚至在早晨7点直接把电话打到了相当于派出所长一级的警察局长那里。 除了严格管理警察队伍,萨科齐非常善于利用媒体,他出现在打击犯罪现场的图像让法国人想起美国好莱坞警匪片,并把他比作美国硬派男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有一次,在巴黎发生暴力事件最多的一个街区,一辆警车被一群蒙面少年围攻,石块如雨点般砸过来,3名警察龟缩在警车里好半天才脱身。萨科齐闻讯通知巴黎各大媒体,带着警察和记者一起赶到现场,面对电视摄像机镜头誓言一定严惩罪犯。第二天,巴黎报章刊出他高举防暴手枪的漫画。 在法国媒体看来,希拉克不愿意让萨科齐接任,但由于希拉克挑选的接班人,不论因《欧盟宪法条约》公决失败而辞职的拉法兰,还是拉法兰的继任者德维尔潘,都没有萨科齐的人望,因此希拉克的打压反而激发出萨科齐更多的能量。2004年初,萨科齐公开表达了参加2007年总统竞选的意愿,当年11月,他以85.1%的高得票率成为人民运动联盟的主席。作为人民运动联盟的创始人,希拉克没有参加庆祝萨科齐当选的庆典,只委派其极少在公开场合路面的夫人代为转交给萨科齐一封信,萨科齐当场大胜朗读了这封信。信中,希拉克说萨科齐的“活力、效率和忠诚对自己来说极为重要”。 这封信并没有为争夺画上句号,尽管那时,已经有媒体预演,希拉克的时代结束了。希拉克一边力挺德维尔潘,一边不时透风自己可能谋求第二次连任,这种努力直到今年春天才彻底放弃。而萨科齐在2005年已经喊出这样的口号:与过去30年决裂,他那时已经放言:“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阻止我坚持到底,阻止我参加2007年的约会。” 萨科齐的信心至少来源于一点,他很明白,2007年,他只有52岁,希拉克则是74岁。当然,萨科齐在描述这一对比时用词也比较损,他说,那时候,希拉克“可能连包都拎不动了”。 说这种话,正是萨科齐的性格。 前路吉凶 萨科齐的个人性格与其成功不无关系,就像希拉克的年龄与其离开不无关系一样。但放在更宏大的时空中考虑,他们不过都是随时代潮汐沉浮的一座标志灯。法国人之所以在2007年的总统选举中选择了萨科齐,根本原因在于,民众意识到,迫切需要一个大胆而雷厉风行的改革者,用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话说,这次法国总统选举是能否阻止法国自己走向毁灭的机会,而不选萨科齐就等于走向毁灭。看看投票率吧,高达86%,这还是那些此前对政治漠不关心的法国人吗? 萨科齐在第2轮总统选举中赢得了53.69%的选票。法国《解放保》评论说,萨科齐吸引了53%对20年现实失望的选民。至于社会党的罗雅尔,她当然也不错,不过她的竞选口号“倾听法国”似乎还不够,就像萨科齐反驳的那样,法国现在需要的并不是一个耐心的母亲,而是一个有行动力的父亲。作为一个从小失去父亲的孩子,也许萨科齐对这种危机有着深于常人的体会。 《每日电讯报》的说法有点夸张,但并不是危言耸听。想想看,在过去的几年中,你能记得法国哪些事情?极右翼进入上次总统选举第二轮?全民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2005年巴黎郊区种族骚乱?抑或反对新就业法案的大规模抗议? 再来看这些数据吧,它们也许可以解释出现上述乱象的原因: -过去几年中,法国经济增长都在欧洲国家中排位靠后。2006年,欧元区的平均增长率为2.7%,欧盟更是达到9%,但法国还和前些年一样仅有2%; -2006年法国外贸逆差达到创纪录的300亿欧元,要知道,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在欧洲排名前50位的大公司中,法国企业占了10家; -希拉克执政12年期间,失业率从未低于8%,年轻人的失业率更是高到20%,法国的人均资产额被英国和爱尔兰赶超,公共债务飙升至2.5万亿欧元,国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从55%上升至66%; -在过去25年中,法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从世界第7位跌落到第17位。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将诸多症状不同的法国病找到同一个病源:“法国没有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特别是全球化的世界。这份刊物列举了2006年一次“令人吃惊”的民调结果,在那次调查中,71%的美国人、66%的英国人和65%的德国人认为,自由市场是现有最好的经济制度,而赞成这一说法的法国人只有36%。 《经济学家》指出,法国之所以陷入萎靡,是因为政界在过去20年中未能做到直言不讳地向选民解释改革存在的风险,解释为什么法国不得不承担这些风险,为什么改革未必只会造成不适。这种失误造成一种暗自推行改革的政治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法国一面推行改革,把改革的必要性归咎于外部势力,例如全球化、欧盟或美国,另一方面则用安抚性话语大谈“维护法国方式”,但最终现实会击碎这种体系的短暂平衡,“法国人之所以投票给极右翼的勒庞,是因为他们受够了陈腐的主流政界。巴黎郊区之所以骚乱暴动,是因为失业的少数族裔听够了他们不能融入社会的说辞。学生和工会发动暴乱,是因为不相信政府能够保护他们”。 文章认为,在法国,最有希望使公众舆论接受全球化现实并合力应对的只有萨科齐,也只有他敢直言不讳地大声说:“法兰西不是永恒的,如果不进行改革,她也会消亡。” 萨科齐认为,法国不能再“维持一个号称典范的虚幻影像,这种影像已完全不再发挥作用,再也不能保护任何事或任何人”,“危险的不是变革,而是拒绝变革”。这绝对是对希拉克的反动,其实也是两人从师生情谊变得各走各路甚至对立的根本原因。希拉克是一个老牌的戴高乐主义者,他和支持者们坚持认为,法国不存在危机,没有基础性改革的必要。而萨科齐说,不追求变革,那不是戴高乐主义。 因此,在竞选中,萨科齐针对如下几大问题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方案。 首先是解决就业问题。萨科齐承诺任内实现充分就业,在2012年前将失业率降低到5%以下;合并就业事务署、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职业介绍所;对于劳动力市场,建议制定“单一工作合同”制度,鼓励采取对用工方式较为灵活的“新式雇佣合同”,给职员更多保障;不取消35小时工作制;免除雇员加班须交纳的税款和社会保险金,加班薪酬统一增加25%等。 对于教育体制改革,主张大学加强自主管理,加大对科研和高等教育的投资,主张放宽或取消学生必须就近入学的“学生路线图”制度,使教育质量高的好学校有可能对低收入家庭孩子开放。 社会治安方面,对16至18岁的未成年惯犯不再免除刑事处罚;实行义务“公民服务制”,即青少年必须参加半年无报酬的社会服务工作;建议制定对安全、司法和监狱部门财政拨款的专门规划性法律。 移民问题,将建立“移民融合和国民性认同部”,与移民来源国协调解决移民问题,特别要修改移民与身处国外的家庭成员团聚的条件,只有那些不依赖子女抚养费并能够独立支持家庭生活的人才能获准进入法国探亲;规定被遣返非法移民5年内不能再在法国获得居留资格;鼓励移民对祖籍国投资。 对于贫困和无家可归的人,萨科齐承诺加大建设新住房的力度,从税收中减免购房贷款利息,这一措施很可能自今年7月后就开始实施;萨科齐允诺改善抵押贷款方式,以便使人们更容易获得住房使用权;他还支持“可抗辩住房权”,认为公共部门有义务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萨科齐的上述政策去向与其竞争对手罗亚尔的最大区别在于,萨科齐属于“决裂派”,他试图对法国现行体制展开深层次的改革,其最关键的核心使促进就业,因为在他看来,教育、治安、移民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在这些政策中,萨科齐吸收了一些传统左翼政党的思想。 萨科齐是个主张行动的人,拿英国《卫报》的话说,他的政策中淡化了左派与右派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更看中实际结果。为了能够尽快达到目的,萨科齐一面不停地督促法国选民--他们中接近一半的人依靠国家发工资、津贴或养老金--行动起来,不再安于享受,一面避免制造或扩大左右两派的分歧,力求建立一条改革法国的统一战线。 萨科齐于今年3月接受法国《快报》采访时一再强调,“法国人没有时间等待,他们现在就有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法国太久以来久选择或者说经受了墨守成规”。但他当选之后随即在讲话中以“全体法国人的总统”的名义向左派选民示好,声称“无论是政治辩论,还是意见分歧,法国只有一个”,他希望所有法国人超越政党、信仰和血统界线,和他团结在一起,共同促进法国的进步。 法国一些人担心,萨科齐一旦当选会成为“不穿裙子的撒切尔夫人”,这“对法国人将是严酷的”,但萨科齐至少现在并不如这些人所料那么激进,最明显的一点在于,他没有响应诸多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建议,断然废除法国的35小时工作制。为此,他向《快报》记者解释说:“我在这一点上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认为法国有自己的历史,需要法律来确定每周工作时间。有些象牙塔里的经济学家把法国当成一张白纸来思考,但法国并非一张白纸。” 这显示了一个从政30年的老兵的经验。事实上,没有这种丰富经验,早在2005年应对巴黎郊区骚乱时,萨科齐可能已经败下阵来。那年11月初骚乱刚刚爆发时,很多法国人将原因归咎于萨科齐的强硬的移民政策和对郊区闹事青年的过激言辞,媒体一度也认定萨科齐的仕途走到了尽头,然而萨科齐始终坚持“铁腕政策”,先抓人后宵禁,两周内便平息了骚乱,让“40天骚乱”的预言彻底破产。 如今分析起来,不难发现,尽管他喜欢制造媒体喜欢放在头版使用大号字体印刷的新经典词句,比如“人渣”(指制造巴黎郊区骚乱的年轻人)、“用高压水枪冲刷这些贫民住宅”(指整顿巴黎郊区治安),但他做事却从不鲁莽,强力平息骚乱没有引发更大规模的种族冲突,并借此将自己的民众支持率提升了11个百分点,这简直是“奇迹”。反对他的人虽然高喊“萨科齐滚出法国”,但内心却不得不承认萨科齐处理各种事务是的技术把握能力堪称一流,在一次座谈会上,一名北非裔年轻人对萨科齐说了实话:“每次看到你在电视上讲话,我就想吐,但我们真的很怕你”。 萨科齐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的改革能否获得成功,其关键还在于法国人是否能够忍受改革的镇痛,或者接受像他一样每天清晨6点钟起床,然后马不停蹄地工作17个小时。 萨科齐本人对自己的5年总统生涯作出规划,“我打算把它分成3个阶段,两年时间进行改革,两年时间引导这些改革,评估并修正犯下的错误,最后一年考虑可能展开的新竞选”。 他能如愿吗? 人生悲喜 与萨科齐的鲜明个性一样,他的婚姻也是法国媒体津津乐道之事,其曲折和戏剧性足够拍一部连续剧,放到韩国人手里恐怕就成了没完没了的《看了又看》。不过,非传统婚姻生活和愿意暴露私生活,也是萨科齐这批生于二战后的法国“新生代”政治家的特色。正如作家雷诺·雷韦尔所说,“新生代”政治人物有意展现私生活,并以此作为竞选资本,“20年前的法国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所有保护法国式‘谦虚’的屏障都已破灭”。 萨科齐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在1982年,婚后生有两子,1996年离婚后又娶了现在的妻子塞西莉亚,两人生有一子。塞西莉亚正是萨科齐第一次婚姻的终结者,不过他们的婚姻前两年也险些被她终结,为此萨科齐不得不打了一场“百日婚姻保卫战”。 塞西莉亚是西班牙著名钢琴家伊萨克·阿尔贝尼兹的曾外孙女,年轻的塞西莉亚在获得一项钢琴大奖后放弃了音乐,转学法律。后来,当模特的她爱上了一名摄影师,但却在踏上红地毯的三周前取消婚礼。1984年,塞西莉亚与年长她20岁的电视明星雅克·马丁结婚,当时为他们签署结婚证的就是时任讷伊市市长的萨科齐。 凯瑟琳·奈在关于萨科齐传记《名叫欲望的权力》中写道,萨科齐当年在主持婚礼时便对新娘塞西莉亚一见钟情,虽然塞西莉亚那时已经怀有马丁的孩子,萨科齐自己也已结婚。他设法使两家人结为朋友,4年后两家人一同去滑雪,萨科齐当时的妻子到处寻丈夫不到,却在塞西莉亚房间窗外的雪地上发现丈夫留下的脚印。 塞西莉亚与萨科齐婚后,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成为了萨科齐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正如萨科齐给她起的外号--“老板”,她既是萨科齐的技术顾问,也是他的办公室主任,负责打理萨科齐的一切事务:安排日程、出差活动,照顾他的身体,甚至连挑选保镖等事情都亲力亲为。在萨科齐担任财政部长时,部里人都说,塞西莉亚是“二号人物”。 萨科齐夫妇一度是法国人眼中的模范夫妻。与其他政治家谨慎细微、保护私生活不受侵犯的做法不同,萨科齐喜欢炫耀自己漂亮的妻子和儿子。他们夫妻二人经常在公开场合出双入对,似乎很享受镁光灯下“明星”般的生活。不过,这段婚姻在2005年亮起了红灯,起因是塞西莉亚有了新欢。 当年5月,塞西丽娅和一名男子在纽约大街上结伴而行的亲密照片成为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的封面。照片中的男主角是一位居住在纽约和巴黎两地的商人,一位政治宣传活动策划专家,名叫理查德·阿蒂亚斯。报道称,塞西莉亚已经随阿蒂亚斯移居纽约。而后,越来越多的媒体捕捉到,塞西莉亚和新男友在巴黎、纽约甚至约旦一起大方露面,丝毫没有刻意躲躲藏藏的意思,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萨科齐独自带着8岁的儿子路易看球赛、在海上游玩。 2005年5月26日,萨科齐终于在电视上公开承认:“和成千上万的法国家庭一样,我的家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正在克服这些困难。”他还向媒体表态,要用100天时间挽回自己的婚姻。 谁知“百日战役”成效未见,媒体又传言萨科齐身边也出现了“新人”。《法兰西晚报》当年10月11日爆料称,萨科齐赢得了《费加罗报》女记者安妮·富尔达的芳心。那天,《费加罗报》在集中精力报道萨科齐出访英国以及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会晤的新闻,而《法兰西晚报》却不惜花费整整一个版面公布萨科齐的新恋情,萨科齐事后因此起诉了《法兰西晚报》和那篇报道的作者,索赔1欧元。不过,此举并没有挡住媒体的窥视目光。VSD杂志又报道说,圣诞节期间,安妮和萨科齐两人曾到印度洋一起度假。 这些消息在2006年突然成了笑话。 那年1月2日,一架从美国纽约起飞的班机抵达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一名女乘客冲下舷梯,扑进了等在停机坪上的丈夫的怀抱。那位女士就是塞西莉亚,男士则是萨科齐,还有一个男人那时正在飞机上,是送塞西莉亚回国的阿蒂亚斯。 法国议员、萨科齐的密友帕特里克·巴尔卡尼一周后证实萨科齐夫妇已经和好,他还称萨科齐夫妇前一周曾一起到伦敦共度周末。帕特里克说:“我能证实,塞西莉亚又回到了萨科齐身边,她是1月2日从纽约回来的,萨科齐亲自到机场去接她,他当时一个人去的,没有告诉任何人……萨科齐现在又重新恢复了活力,他需要她回来。几个月来,他几乎每个小时都在给她打电话、发短信,萨科齐一直爱着自己的妻子。我知道他也和其他女人约会过,但我想那是为了证明,没有她,萨科齐仍然能够活下去。” 塞西莉亚回归后,萨科齐又戴上了一度取下的结婚戒指,他曾在公众场合发表了一次评论,对媒体记者说:“当你在夜晚孤独地呆在一间空房子里时,生活对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样的。”2006年,萨科齐又在自传《见证》中说,塞西莉亚离开他的那7个月是他人生中最难熬的日子。这本书是法国年度畅销书之一。 在塞西莉亚出走纽约期间,法国“第一”出版社迅速与塞西莉亚取得联系,由传记作者瓦莱里多梅恩和塞西莉亚合作完成了一本传记《情感与理智间的塞西莉亚·萨科齐》。这本书用大量笔墨记述了萨科齐夫妇从出现情感危机到分局的过程,不仅详细描写了塞西莉亚与强忍一见钟情的过程,还说萨科齐为挽回妻子甚至到了“卑躬屈膝”的地步。 出版商本来准备借此大发一笔,没想到塞西莉亚看完手稿后,因为书中爆料太多,最后丧失了出版的勇气,可是出版社却印好了书,于是她打电话向萨科齐求助。于是,萨科齐直接把出版社老板请到了内政部,当时正值学生和工会骚乱时期,萨科齐直截了当地告诉出版商:“国家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本书不能出版”。出版社被迫将已经印好的2.5万本书一起销毁成了纸浆。有人说,这件事才是萨科齐和塞西莉亚破镜重圆的转折点。 萨科齐夫妇尽管已经复合,但显然塞西莉亚对丈夫的政治生活已经不感兴趣。在萨科齐竞选期间,塞西莉亚多次缺席他的竞选集会,不断令人不禁怀疑他们的婚姻关系又出现裂痕的猜测。第一轮选举投票时,塞西莉亚忽然与丈夫一起出现在投票站。在萨科齐赢得第一轮选举和罗雅尔女士双双进入第二轮选举后,她又只是匆匆在支持者面前露了一面,和丈夫一起庆祝了一番。随后萨科齐进行第二轮选战之时,塞西莉亚又玩起了“失踪”,让萨科齐形单影只地在集会上讲话。好在萨科齐赢得选举后,塞西莉亚还是和他一起来到协和广场上,向聚集在那里的数千名支持者发表了胜利宣言。 萨科齐已经表示,自己将搬入爱丽舍宫。但当媒体追问塞西莉亚是否也会住进爱丽舍宫扮演第一夫人的角色时,萨科齐绕开了这一问题。他说:“你是在选一名候选人,不是在选一个家庭。我的妻子会扮演某种角色,那很明显。多年来,我一直被指责让家人抛头露面。现在却问我为何不让他们曝光。” 其实,塞西莉亚一度也曾怀有政治野心、希望接老公的班当上讷伊市市长。人民运动联盟的一位议员说,后来塞西莉亚可能感到心灰意冷,因为尽管她身为萨科齐的办公室主任,却从未能够在该联盟内部站稳脚跟。 早在2年前,就有媒体记者问塞西莉亚,她喜欢自己以后与希拉里·克林顿相比较还是喜欢与杰姬·肯尼迪相比,她斩钉截铁地回答:“哪个都不喜欢。我没有把自己当作第一夫人,这让我厌烦。我不是特别适合政治:我喜欢穿着牛仔裤和工作服闲逛。” 记者再追问:“你觉得自己10年后会在哪里?” 她回答:“美国,在中央公园跑步。” 很快,萨科齐就要进爱丽舍宫了,塞西莉亚会住在哪里?他们的婚姻又会走向何方?现在媒体有不同看法。 一种认为,尽管塞西莉亚表示自己不太愿意出演“第一夫人”,但她毕竟还是萨科齐的妻子。萨科齐一家的一位朋友就对他们未来的夫妇关系充满信心。他说:“尽管他们也有他们的问题,但塞西莉亚对萨科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她通常都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塞西莉亚能够当好一个第一夫人,可能会类似于希拉克夫人那样。当然她的风格也会有点不同,塞西莉亚会更清楚事情的发展方向。” 而法国左翼报纸《解放报》撰稿人达尼埃尔施奈德曼在专栏中写道:“一名妻子抛弃婚姻将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后果,这远比私通更严重。”但这位作家也许忘了,参与这场婚姻的那个男人--拥有超级忍耐力和强硬性格的萨科齐,他非同寻常。 齐家,治国。 萨科齐的挑战还真不少。(黄恒)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