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靬古城面临的罗马“诱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16:41 央视《世界周刊》

  在著名电影《罗马假日》中,英国公主安娜有如下一段经典的台词:“每个城市都有令人难忘之处,很难说哪个……罗马,我最爱罗马……我在罗马的日子定会终生难忘。”

  在1537年,画家布休斯绘制的欧洲地图上。罗马城就位于欧洲女神的右臂肘部。女神的右手正牢牢把握着象征着欧洲命运的水晶球。

  2007年3月25号,是欧盟一体化的起点——《罗马条约》签订50周年的日子。半个世纪前诞生于罗马的欧盟,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水晶球神话的延续,继承了古罗马的气魄。

  巧合的是,这一天,罗马市长来到了中国访问。对于罗马,市长瓦尔特·维尔特尼十分为之自豪:“罗马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能代表整个欧洲。”对于去年年底,《经济学家》杂志和《卫报》等境外媒体报道在中国可能存在罗马军团后裔,瓦尔特·维尔特尼也表示有所耳闻:“我知道(这种说法)还没有被认可……如果罗马帝国在中国留下了什么痕迹,我并不觉得意外。”

  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西方人开始知道在东方有个强大的国家叫“秦”(Qin)。而中国也逐渐知道在西方有个和秦朝同样强大的国家,所以称为大秦,也就是古罗马。但在马可波罗以前,除了公元166年,罗马使节到过中国以外,欧洲与中国并没有发生重大的历史接触。

  不过,近年来,关于罗马军团后裔可能在中国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古罗马军团后裔到底存不存在?他们在哪里?他们和公元前一世纪的两场战争又有什么关系呢?

  历史密团:两场战争的交集点

  这场战争的历史要从卡莱开始追溯。

  卡莱,美索不达米亚古城,位于今天土耳其东南与叙利亚交界处的桑互尔法。传说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被上帝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伊甸园赶出来,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卡莱。因此这里也被欧洲人认为是第一个人类婴儿诞生的地方。

  公元前53年4月,罗马共和国“三巨头”之一、叙利亚总督克拉苏率7个军团步兵,4000骑兵,4000弓箭手共计4万大军攻打波斯帕提亚王国,在这里和帕提亚将领苏雷纳率领的3万名波斯骑兵精锐展开血战。

  战争结果,罗马军团大败,克拉苏及其手下2万人被杀,1万人被俘,大约6千士兵突出重围。公元前20年,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塔和波斯签订了和约,但是只有区区几百名战俘获释回来。

  那么在这33年中,突围的罗马军团残部和大部分被俘士兵又到了何方?

  如果将视线在地图上东北方向移动,会发现位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交界的坦塔拉兹市,在西汉时叫致支城。就在卡莱战役发生17年后,中国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已接近尾声。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但丝绸之路仍不时受到匈奴残部致支单于的骚扰。

  公元前36年,致支单于被康居国收留,但反过来又想侵占康居,康居向汉朝求救。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采取假传圣旨的非常规方式,调集汉军4万人,与正校尉甘延寿一起,向西奔袭500公里,拔掉了致支城,消灭了致支单于。

  这场战役,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丝绸之路从此畅通。

  那么,在这两场相隔17年的战役中,那支消失的罗马军团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骊靬:历史古城揭开神秘面纱

  德孝骞是牛津大学的汉学家。1940年,他发表了《公元前36年中国人与罗马人的一次军事接触》的论文。在翻译《汉书·陈汤传》时,他发现当时郅支城外有用双层木栅栏做成的“重木城”,而守城军以100人为一组把盾牌搭起来摆出“鱼鳞阵”。战役后,汉军生俘了145名守军,另有千余人归降。

  德效骞认为,“重木城”与罗马军团防御体系相当。而“鱼鳞阵”就是罗马军团100人一队结成的密集方阵“龟甲阵”。他进一步认为,卡莱战役中失踪的罗马军团,很可能有一部分来到了郅支城,作为守城的雇佣军和陈汤交战。战役结束后,汉军把归降的罗马军团安置在甘肃永昌一个名叫“骊靬县”的地方。

  《后汉书》中记载:"汉初设骊靬县。同时,《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大秦国,一名黎犍”。 德孝骞据此考证说,“骊靬”就是大秦,而大秦就是古罗马。同时,清代王筠《说文句读》和王先谦的《汉书补注》都提到“骊靬”是“汉降人置县”,这说明骊靬县收容了降兵,并有可能有罗马降兵。

  问题的关键慢慢集中在了“骊靬”上。那么,为什么古人要把古罗马称为骊靬,人们众说纷纭。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正义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骊靬文化研究。发表过多部有关“罗马军团”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他认为,罗马军团英文的翻译是Legion,这个词是来自于古希腊语。因为当时罗马军团名噪一时,中国人也听到这个信息,就把它记下了。

  但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提出了异议,他根据《汉书·匈奴传》,认为“骊”的得名和匈奴“犁王”有关,而不是罗马人。

  1989年,陈正义与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关意权一起考察了70多个古城堡后,认定甘肃省永昌县者来寨村里的断壁残垣就是古“骊靬”城遗迹。从事中亚史、罗马帝国东迁研究的专家关意权(已逝)之子关亨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我父亲研究古罗马,在河西地区发现这个骊靬名称。当时在国外有一个哈里斯先生也在搞这个课题,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哈里斯把国外的史料寄给我父亲,我父亲就终日对照、相互比看,每到一个城堡就逐步缩小范围……

  就确定了现在这里的遗址,就是现在者来寨山下的骊靬遗址。”

  陈正义就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立迁古城的确定有三个因素,第一点是史料的记载,清朝有些学者……确定了骊靬古城的位置……在永昌县南10米,因为这个村子小,应该是在这个村子里面;第二,1991年的时候,甘肃省组织了一些专家……进行摸底考察……我们对照史料认为这应该是骊靬古城,就是罗马城;第三个因素是根据民间的调查,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在小的时候,几十年以前,墙大概是300多米,有四五米高,上面宽度是五米(请确认),而且北门在那边,这是南门,这是它的西墙,这后面就是那个河流,符合汉朝的标准,后来我们就认定骊靬古城在这个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它保护起来。”

  古城居民:“高鼻子、黑眼睛、卷头发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

  关意权等人还发现一个证据,那就是当地人和西方人的体貌特征相似。在距离骊靬古城10公里的永昌县焦家庄乡辛树庄村,许多居民都是因为骊靬古城的条件恶化搬过来的。从外观来看,许多居民就具有欧洲人特点。

  一些人类学家、一些外宾来到此地,十分疑惑:这里的居民看起来觉得都是我们欧洲的同胞

  怎么说话是永昌话?村民蔡俊年女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外型上浓重的罗马人外型也引来了许多媒体的采访报道。当被问及“你爸爸是不是罗马人”时,她很犹豫:“觉得是吧”。她的同学们在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叫她蔡罗马。她自己觉得自己和同学确实有一些不一样——“是有时候有些同学的头发比较黑些。”

  不但在外型,当地的居民连个性上也很有点罗马人的热情豪放。当地村长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外型上的特点是祖先的传统,“高鼻子、黑眼睛、卷头发就这么一代一代传下来。”连性格特征也和别的地方居民不大一样:“在我们祖祖辈辈这点特征是除不掉,地方上的人说野蛮,就是厉害得很……我能做了这个事,我想起这个事来,假如是人与人,我能惹得起你,我就能把这个事情办了,我就不想一切后果了,就是这样。”

  村民罗英是被西方媒体看作是最具有罗马气质的一个典型。他的大幅照片被刊登在国外杂志的封面上。成了媒体红人的他这次没有接受采访。和外界接触多了,市场经济的观念也开始悄悄影响着村民。一些村民已经开始提出有偿接受采访。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