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调查显示逾4成美国贫困户拥有房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11:35 南方人物周刊
他人眼中的刺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2005年美国有3700万贫困人口,770万个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12.6%(平均8个人中就有1个)……毫无疑问,这条信息是言之有据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确发布了上述数据。但是我觉得这条信息需要一个长长的注释,否则可能造成一定的误解。 说起贫困户,我们一般想起的都是一幅悲惨景象:一群面容憔悴的人,住在破烂的房屋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孩子没学上,生病没钱看……但是在美国,“贫困”的概念却不是这样的。下面引用一段2005年出版的调查报告,来看看美国穷人的“惨状”: “46%的贫困户拥有房产。一个典型贫困户所拥有的房子,平均有3个卧室、1个车库、1个阳台;美国贫困户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巴黎、伦敦、维也纳等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97%贫困户家里有一部彩电,50%有两部或更多彩电;76%有空调;75%有1辆车;30%有2辆车;73%有微波炉;62%有有线电视;33%有洗碗机。从营养消耗来看,美国贫困家庭儿童的平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消耗量和中产阶级家庭儿童完全一样。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蛋白质消耗量甚至超过健康标准一倍,也就是说,大多数贫困家庭儿童存在过度营养问题……” 看来美国的穷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悲惨”,这个国家存在3700万贫困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贫困线标准高出我们发展中国家。 美国当前的贫困线标准制定于1960年代。1963年,经济学家奥桑斯基计算出,一个普通四口之家当年需要花费1033美元购买食物,占家庭收入的1/3。因此,她将收入3100美元(1033美元的3倍)作为当年一个四口之家的贫困线。这个数字根据家庭人数而变动,也根据年份而变动。目前,美国四口之家的贫困线是年收入2万美元。 这里要提醒读者注意,美国的贫困线标准指的仅仅是贫困家庭的现金收入,不包括穷人所享受的各种福利。正是因为这些福利项目的存在,许多美国穷人没钱也可以有饭吃、送孩子上学、看病、住房子。近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年均福利开支为5000亿美元以上,支持各种各样的贫困人口资助项目。举几个例子: 食品券项目。专用于预防穷人挨饿,建立于1939年,不断更新发展,目前的运作机制是,政府给零售店预付货款、穷人刷卡购买食物。2004年,该项目覆盖了1000万个家庭、2400万人口,其中51%为儿童。 住房选择券项目。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房租补贴项目,1961年正式建立,延续至今。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从贫困户申请人中选出一部分,代表他们与其房东签约,为他们支付70%左右的房租。 “领先”项目。帮助贫困家庭儿童的项目,1965年成立,到2005年,已有2200万学龄前儿童曾接受其资助。就2005年来说,预算为68亿美元,90万儿童受益,平均每个儿童受益7222美元。该项目本身有21万多员工,但其志愿者队伍则有120多万人。 以上只是几个典型例子,类似项目不计其数,比如针对贫困家庭的“学校免费早餐午餐”项目、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联邦培尔助学金”项目、政府资助的“公共住房”项目、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险”项目、“贫困家庭的暂时资助项目”,等等。可以说,在市场失败的地方,美国政府积极介入,托住社会安全的底线。 当然贫困的出现也不完全是“市场失败”。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往往是因为就业机会少或者工资太低,但在发达国家,贫困虽然也有这些原因,同时与贫困人口自己的行为往往也密切相关。比如,美国贫困现象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单亲家庭的涌现,还有一个重大原因是一些人的工作量太少。据统计,2/3的贫困儿童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当中。又有数据表明,一个典型的贫困户的平均工作时间是一周16个小时,如果提升到一周40个小时,75%的儿童将会脱离贫困。 还需要说明的是,与发展中国家许多贫困人口的长期贫困现象不同,美国贫困人口往往是暂时处于贫困当中。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从1996年到1999年,低于一半的贫困人口“连续贫困”4个月以上,只有20%的贫困人口“连续贫困”超过一年。众所周知,持续贫困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如果一个国家的穷人有希望迅速“脱贫”,经济贫困往往不容易酿成政治动乱。 当然,并不是说美国就不存在发展中国家意义上的贫困问题,3700万贫困人口中不乏极度贫困的人。美国还有3000到4000万人口买不起医疗保险,城市贫民窟、流浪汉屡见不鲜。横向比较来说,在发达国家里,美国的贫困率最高。 各国的贫困标准线不一,按照美国的标准,美国有12.6%的贫困人口,按照中国的标准,中国才8%左右的贫困人口。不过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统一的日均消费购买力标准,中国有16.6%的人口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46.7%低于2美元,相比之下,美国日均消费低于2美元的人口比例少于2%。当然,中国人口多,起步晚,贫困现象难以避免,不应该以此否定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刘瑜 作者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