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拉登的战地记者阿内特:我还要回巴格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2日13:15 南方人物周刊
见过拉登的战地记者阿内特:我还要回巴格达(图)
阿内特与本拉登

见过拉登的战地记者阿内特:我还要回巴格达(图)
阿内特和萨达姆

见过拉登的战地记者阿内特:我还要回巴格达(图)
阿内特

  战争进行到第5天,所有外籍记者被强行要求撤离伊拉克,偌大的拉希德饭店,只剩下阿内特

  1949年,新西兰的一位高中生因与女孩约会,违反校规,被校方勒令退学。无事可做的他,在父亲的介绍下,进入当地一家名叫《南岛时报》的报纸工作。

  58年后,这位“不合格的高中生”彼得•阿内特一脸笑意。此时他已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奖得主。

  5月14日,汕头大学,早上8点还差一刻,戴着一副黑色墨镜,抱着一大堆书,阿内特不急不忙地在校园里穿梭,哒哒的脚步声充满活力。

  “这里的校园太漂亮了,就像一幅中国山水画!”1个月前刚刚加盟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任访问教授的他挥舞双手,一边说话,一边赶路。一堂Seminar课和一群年轻的中国孩子在等着他。

  此前50年里,他奔跑在全球硝烟弥漫的战场,从1960年代越南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有冲突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有战争的地方,就有阿内特的报道。

  惟一直播海湾战争的西方记者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先生,就是当年惟一留在伊拉克直播海湾战争、独家采访过萨达姆和本•拉登的CNN战地记者。

  阿内特刚刚从巴格达回来。半年前,他孤身一人在战火纷飞的巴格达采访,没有音响师、摄影师,自己一个人带着DV和女儿送的

数码相机

  “那里是地狱,那里是地狱!”望着手中一堆堆挤满了死亡和残垣的照片,阿内特叹息着。

  17年前,他是CNN驻以色列记者。当时,萨达姆拒绝遵照联合国最后通牒撤出科威特,波斯湾危机升级,全世界都在倒计时的高度紧张中等候战争爆发。阿内特主动请缨,要求去巴格达报道,被总社拒绝。

  危机加剧,美国与盟国部署庞大军力,准备使用强大空中武力实施空袭,巴格达眼看就要化为一片瓦砾。当地的外国人纷纷逃亡,各国记者也纷纷撤离,这时,CNN总社想到了阿内特。“你愿意去搭把手吗?”“我愿意。”

  阿内特动身了。

  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湾战争打响。CNN当即中止节目插入实况直播,“巴格达呼叫,巴格达呼叫。有事情发生,有事情发生。”阿内特的同事伯纳德•萧敲着电话控制钮,吼叫着第一个传回报道。

  此时巴格达全城灯光尽熄,尖厉的警报声,巨大的爆炸声,四处响起。阿内特开始口播报道:“空中有吓人的闪电!”阿内特所在的拉希德饭店四周目标全被炸毁。

  战争发生第一天,阿内特和他的同事连续实况播报17个小时。轰炸过后,那些信誓旦旦要坚持到最后一刻的CNN工作人员相继撤离,只剩下阿内特和他的两个同事。没有摄影师,没有影像编辑,他们的新闻只能依靠一个四线电话进行声音播报。

  战争进行到第5天,所有外籍记者被强行要求撤离伊拉克,饭店周围开始不停地遭到导弹轰炸,阿内特的两位CNN同事也撑不住了,“赶紧撤吧。”偌大的拉希德饭店,只剩下阿内特一个记者。他掏出走私入境的卫星电话,同亚特兰大总社联络,联络,不停地联络。

  这场“不算伟大的战争的伟大的直播”,让CNN名声鹊起。通过阿内特的努力,人类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战争,这是新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

  独家采访萨达姆,遭全国痛骂

  1991年1月27日傍晚,阿内特突然被告知准备访问一位“重要人物”。还没来得及反应,4名男子把他夹上楼去,全身搜查,然后带到一栋木屋里。他隐隐约约感觉到,是要去见那位世界上最可怕的人物了。

  “门打开了。萨达姆一个人进来了。他穿着一套深蓝色西装,一件轻大衣,戴一顶灰色羊毛便帽……他来到前面伸出手。握手的方式坚定有力,看来轻松自在,胡须修剪得很整洁……西装裁剪得极为合身,还打着一条时髦的猩红色领带。”3年后,他在自传《战场归来》一书中回忆道。“他是很有勇气的人物。”阿内特说。

  在敌我双方兵戎相见的时刻电视采访敌国元首,这是史无前例的,毫无疑问会引发争议。阿内特明白,他必须直截了当逼问对方,不让对方闪烁其词。通过译员,他不断追问萨达姆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他是否会使用化学武器,他是否坚持将战争进行到底。采访持续了90分钟。访谈在CNN播出后,立即引起巨大轰动。

  有人开始在国会上谴责他,说他是“萨达姆那个希特勒式政权的约瑟夫•戈培尔”,CNN还收到34位众议员的联名指控信,说他的报道“给了这个精神错乱的独裁者一个宣传器,让他得以对100个国家大放厥词”。 政治漫画家将他与萨达姆画在一起,说他们是电视搭档。最恶毒的攻击来自共和党参议员艾伦•辛普森,他不但说阿内特是伊拉克的“同情者”,还说阿内特当年在越南娶了越共的妹妹。

  “我完全被妖魔化了。”阿内特不停地敲打着手指、做出在键盘上打字的样子,表情并不严肃,“但是我还有一次刺激更强的经历。”

  整个1990年代,阿内特持续追踪报道伊拉克局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巴格达,此后他转往阿富汗,亲历了和“恐怖分子”面对面的恐怖时刻。

  1997年3月,阿内特通过本•拉登在伦敦的办事处,在东阿富汗恐怖分子严密控制的贾拉拉巴德的一个山头上见到了满脸胡须的本•拉登。阿内特被蒙上眼睛,带到本•拉登跟前。本•拉登甚至带着一把AK47。“那一天的每个细节我都能想起来。”此时本•拉登已经威胁说,要对西方世界发动全面进攻,只是还没有人注意到他。4年之后“9•11”悲剧发生时,阿内特正在纽约,“我一听到消息,直觉就告诉我一定是本•拉登干的,不会是其他人。”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8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