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面临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17:46 外滩画报

  编译自《金融时报》社论

  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目前情况不妙:一来落后于进度,二来缺乏民间的参与。尽管如此,欧盟仍应给市场一个机会,使整个事走上正轨。

  由刚刚卸任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之流鼓吹的最初设想是:借“伽利略”打破欧洲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同时也向世界提供一个更精确、更可靠的欧洲版GPS。然而在严峻的商业现实面前,这个心比天高的目标却碰了壁。首先,美国的GPS是免费提供的,其系统也在升级换代;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同样免费,这就使得耗资40亿欧元的伽利略计划在商业上很难成立。其次,欧盟发现无法用正常的企业模式为该计划设立一个专门机构,为了让相关国家满意,只得组成一个包括8家公司的笨拙联合体。

  分管这一项目的欧盟交通专员雅克·巴罗(法国人)去年曾强调指出,伽利略计划既是欧盟的第一个大型太空项目,又是欧盟政府与民间合作研发的一大尝试。现在他可能被迫要求欧盟追回承担24亿欧元的额外成本,以便使“伽利略”的相关基础设施落实到位。

  按计划总共应发射30颗卫星上天,迄今只有一颗进入轨道;系统制造合同的签署虽经一再拖延,到现在仍未能完成。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到处征集“伽利略”的新用途,同时也向各国政府施压,迫使它们使用这一服务。这样做的风险是:这个本该自负盈亏的示范项目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公共资金投入。

  这样一个庞大的工业工程颇有1970年代的味道。欧盟委员会应该再进行一次最后努力,使“伽利略”具备商业上的可行性。它应该多和那些可能实际利用这一技术的企业洽谈,而不是只找那些光想赚钱、不想分担风险的大企业参与者。只有在这次努力又告失败之后,欧盟才应考虑再次向公共金库伸手。

  “伽利略”要么存在商业运作的可行性,要么就应该存在一个虽然无利可图却必不可少的公共用途。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它就能吸引到民间资金;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欧盟也应该解释清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