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富”和他的“泡沫帝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11:17 青年参考

  ::文小非

  

  孙树华成名了。一个拾破烂的农家子弟,在10年里迅速营造了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集团总资产达47亿元。2004 年,他以14亿元的身价登上了“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被称为“河南首富”。

  孙树华落马了。企业帝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崩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位“河南首富”14亿元的身价中,竟有13.6 亿元来自贷款。

  从“破烂王”

  到亿万富翁

  1964年9月,孙树华出生在河南省淮阳县。家中兄妹7人,孙树华排行老三。12岁那年,孙树华一家由县城迁 到农村。

  淮阳县是国家棉花生产基地,棉花育苗需要塑料地膜遮护,当地每年都要产生许多废旧的地膜,有外地厂商常年收购 。19岁时,孙树华在此行业中看到了商机,便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收购废旧塑料。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破烂王”,生意一度 做到上海、广东等地。

  1992年,孙树华筹集了90多万元,与乡政府合作,办起一个小型塑料农用地膜厂。由于起步早,经营机制灵活 ,孙树华净赚上百万元。

  1994年5月,孙树华在去郑州途中横遭

车祸,腹部器官严重错位。经过抢救,孙树华与死神擦肩而过,却成了植 物人。刚有起色的小厂于是化为乌有。

  谁也没有料到,8个月后,孙树华竟奇迹般苏醒了。孙树华的神奇经历一传开,已经离开的工人跑了回来,小厂复工 了。

  1997年8月,孙树华将塑料厂更名为淮阳沪光塑料有限公司,迁至淮阳县城。1998年,洪水袭来。洪水过后 ,恢复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农用地膜,孙树华抓住了这个绝佳机会。随后几年,孙树华先后创建了淮阳华洋贸易有限公司、淮阳 土工膜有限公司、郑州福林塑化有限公司。

  2001年,孙树华在淮阳组建了河南华林塑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林集团”),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至此 ,一个号称“产值过两亿,员工上千”的企业集团横空出世。

  此后,孙树华获得了“河南省十大财富人物”、“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等多项荣誉,还当选为淮阳县政协副主席、 河南省十届人大代表。

  

  大举扩张

  成“河南首富”

  华林集团组建后,孙树华开始选择一些重量级项目上马,大举扩张。

  2002年10月,华林集团开始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锂电池基地。同时,华林集团携手上市公司安彩集团,拿下国 家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重点配套工程——总投资20亿元的聚乙烯管线生产项目。2003年10月,华林集团兼并了总资 产2.4亿元的四五酒厂。酒厂还没复工,华林集团又兼并了濒临破产的三元化工。人们还没反应过来,一个计划投资3亿元 的万锭纯棉纺纱厂提上了日程……

  孙树华的扩张雄心并未就此打住,兼并重组、扩张收购的消息令人眼花缭乱。据统计,2002年以来,华林集团在 全国各地新设立的各类公司不少于15家,孙树华打造了一个涉足建材、贸易、水电、教育、餐饮、房产、旅游、

高速公路等 10多个领域的企业帝国。

  2004年,孙树华以14亿元的个人资产,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至此,孙树华 被人们誉为“河南首富”。

  

  企业帝国

  骗贷13.6亿

  孙树华的迅速崛起,靠的究竟是什么呢?

  几年前,华林集团的产值只有7000万元,孙树华战战兢兢地报了“1亿元”,原以为会挨批,哪知地方官员再往 上报时,这一数字翻了一番……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华林集团成了明星企业,银行有贷款,政府有政策,想做什么项目 几乎没有阻碍。

  2004年4月,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企业靠银行贷款支撑的路子被堵死。

  2004年6月,华林集团的锂电池工程夭折。2004年8月,边生产边走下坡路的沪光塑料厂“寿终正寝”。同 时停产的还有当初花大价钱收购的三元化工。更令孙树华始料不及的是,聚乙烯管线生产项目在立项后突遭“非典”,工程久 久不能开工。看不到合作前景的安彩集团断然撤资,向华林讨要合资时的几千万元注册资金……

  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华林集团走向了终结。

  2006年底,华林集团全面停产。2007年3月,华林集团申请破产。2007年4月,华林集团留守的工作人 员接到遣散通知。

  国家审计署和河南周口市警方的调查表明,2000年到2005年,孙树华利用其控制的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表 、土地证明等资料,从银行取得贷款13.6亿元。华林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大量信贷资金被提现或挪用,其中 ,直接或变相转入孙树华个人账户的为1700万元。

  2007年5月31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经审议决定,许可公安机关对省人大代表孙树华实施刑事 拘留强制措施。

  孙树华的泡沫帝国崩溃了。

  一位关注孙树华的企业家认为,华林集团走向末路,是因为缺乏权力约束机制,盲目扩张。对于哪些项目可以上马, 没有任何可行性分析。员工的依据大多是“孙总决定了,大家都照着做”,没有人怀疑孙树华的对错。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 的官员说,孙树华的悲剧在于,他始终充当了一个政绩型企业家的角色。说孙树华是被“捧杀”的,一点也不为过。

  (::《新西部》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