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联合的日本报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01:54 金羊网-新快报

  陈言 专栏

  三大报宣布实行联合送报,在发生天灾人祸时,未受灾的一方要协助受灾方印刷、配送报纸。三家还决定联合建立一个网站。

  在远离日本山口县县城山口市几十公里的川上村,沿一条小河住着几户农家。日本的农民大都读过高中,对国内外时事也非常关心,不少人订了全年的《读卖新闻》,还有人订《朝日新闻》。在只有1.2亿人口的国家里,《读卖新闻》的早报能发行1000万份,《朝日新闻》的早报也能超过800万份,如果加上数不清的地方报纸和各种晚报,日本是世界上报纸普及率最高的国家,每户家庭至少订了1份报纸。

  不论你住在哪里,报纸的价格都一样。在山口县城,《朝日新闻》每月的订价是3000日元(约200元人民币),到了川上村,送报员开车走几十里路,报纸也还是这个价格。大报同时出早报和晚报,加在一起的价格每月订价也大都设在3900日元(约260元人民币)左右。尽管近年来中国的报纸订阅价格已经是非常便宜,但感觉上日本的报纸价格比我们更低。发行量撞上天花板60年前,《读卖》、《朝日》只有几十万份的发行量。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大报的发行量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没过几年就纷纷过了百万大关。到十几年前泡沫经济盛行时,《读卖》早报超过了千万份,《朝日》早报加晚报也过了千万数字。而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厚,从战后只有4页到现在动辄就是五六十版,到了过年等大节日时,版数甚至超过100版。

  广告虽然也多,但还是比我们的媒体要少。日本大企业多,全国性的信息也多,产品又都是走大众化路线,所以这方面的广告特别多。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在泡沫经济时十分盛行,登广告的也特别多。经济的发展也给报业带来了空前繁荣。

  但泡沫经济一崩溃,日本进入到“失落的十年”后,订报的人少了,虽然《读卖》、《朝日》仍然维持着较高的发行量,但在日本五大报中,《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已经经不住市场的磨练,发行量开始下降。到2006年,《产经新闻》在东京等大城市里已经没办法再发行晚报了。

  这时恰逢互联网迅速发展,又给了报纸致命一击。日本报纸的主要报道内容并不上网,但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的人并不在意报纸新闻的“准确性”。订报人数更是每况愈下,而广告则更多地开始流向互联网。

  三大报走向联合

  今天的《每日》、《产经》的尴尬,也预示着明日另外三家大报的结局。10月1日,《朝日》、《读卖》、《日经》三家报纸开始走向了强强联合之路。三家宣布,在订阅报纸比较少的偏远地区将实行联合送报,在发生天灾人祸时,未受灾的一方要协助受灾方印刷、配送报纸。三家还决定共同出资数亿日元联合建立一个网站,把自己的新闻上网。

  走上联合之路是日本报纸的一个最佳选择。过去是大报吞并小报,结果是强者愈强,才有了今天的《读卖》、《朝日》。但现在虽然《每日》、《产经》已经走向衰落,但日本经济继续膨胀的势头早已过去,报纸的总订量正在以每年1到2个百分点的速度下跌,吞并小报也没有多少甜头可赚,与此同时,要维持上千万份的发行体制需要支付巨额成本。

  三报联合后,日本不会出现新闻垄断。《读卖》以偏右的报道姿态获取大企业、有钱人的支持;《朝日》则以中间偏左的态度,保持着对日本政治经济体制的批判态势;《日经》看似打出的政治口号不明确,但与大企业的立场完全一致,在报道时更强调信息的报道速度和数量。三报通过各自的报道方式,努力争取新的读者。

  走向联合的日本报纸,从其送报体制、报道方针等方面看,虽然还会不断遭遇互联网的侵食,但并没有丧失新闻功能,今后还能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生命力。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