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据称美国防部斥巨资研制昆虫间谍(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02:38 新京报
“美媒体日前报道称,反战示威者在华盛顿和纽约进行游行活动期间,常有不明昆虫跟踪监视。消息人士称,这是政府部门研制的机械昆虫,实为“间谍”。它所具备的隐蔽性、灵活性必将改变未来战争模式。为此,美国国防部不惜斥巨资予以研制。不过,技术门槛的有限性,使得大量业余爱好者也投身其中,给政府管理工作带来难题。” 现场有人大喊“天哪,快看” 今年9月,在华盛顿拉斐特广场的反战集会中,来自纽约的大学生瓦内萨·阿拉科恩碰上了这辈子从未见过的古怪玩意。她先是听到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喊:“天哪,快看!”阿拉科恩本能地一抬头,惊呆了,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什么?” 据其回忆,当时盘旋于他们头顶上的那些古怪玩意儿看起来既像蜻蜓,又如小型直升机。在场的一名律师伯纳德·克兰也证实看到过这类飞行物,他说:“我从没见过这些东西,如果是蜻蜓,它们的个头太大了。我在想,它们到底是机器还是活物?” 美国媒体称,这类形似昆虫的不速之客已非首次露面。最近,在华盛顿和纽约的许多政治集会上,很多示威者都见识了它们的架势,有人怀疑它们是高科技监控工具,很可能是国土安全局释放出来对集会游行进行监视的;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大个儿的蜻蜓,只是看似人造机器。 揭秘国防部拒绝透露细节 猜测并非捕风捉影。尽管美国政府从未公开承认成功研制出机械昆虫“间谍”,然而来自于美国政府内部的匿名消息证实,美政府正在进行此项研究,由其资助的研究小组致力于开发携有电脑芯片的活体昆虫。此类昆虫可被施行远程控制,从事无人能及的间谍活动。 据介绍,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科研项目局(DARPA)资助的研究小组正进行机械昆虫的研究,它并非将机器人制成昆虫形状,而是通过在昆虫体内植入芯片,将活体昆虫改造成半机器人。研究人员计划将电脑蕊片值入蛾的蛹体内,待其发育成健康的成体飞蛾后,昆虫的部分神经与电脑蕊片自然结合,已达到被军事人员控制飞行的目的。 DARPA项目负责人阿米特·拉尔在日前的一次研讨会中描述说,在魔幻电影《魔戒》中,大魔法师甘道夫用一只飞蛾召唤来空中支援,“这一科幻场景正在变成现实”。DARPA未公开更多细节,并拒绝了美国媒体记者提出的参观实验室的要求。 一旦开发成功,机械昆虫将在各个领域派上大用场。除了充当间谍工具,机械昆虫可以跟踪疑犯,可以引导导弹精确打击目标,还可以在倒塌的废墟中寻找生还者。机械昆虫的研发工作仍然面临很多高难度的技术障碍,由此大多数专家认为机械昆虫的研发技术还未走向成熟。 风险业余爱好者引发挑战 美国媒体称,进行机械昆虫研究的并非美国国防部一家,不过,美国国土安全部、勤务局拒绝就此解答。只有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提供一份声明,否认类似科研项目的存在,“我们没有这类东西”。 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时间内,美国微型飞行器已登记在册的飞行时间就达16万小时,这比2003年增加了4倍。美国军方最近就此特意警告称,如果不尽快出台有关微型飞行器的飞行规则,大量增加的无人飞行器会使军方空域混乱不堪,甚至蕴含潜在危险。 有分析人士称,这个领域的门槛并非高不可越,造成了大量业余爱好者进入其中,给官方的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历史蜻蜓飞机上世纪问世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就曾开发出简单的蜻蜓式间谍飞机。伴随着军事研发水平的进步,即使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也相信美政府部门有能力秘密研发更为先进的机械昆虫“间谍”。据其发言人透露,CIA研发办公室在30年前就开发了一款名为“昆虫直升机”的飞行器,形如蜻蜓,它有一台微型汽油发动机来驱动两翼。虽然“昆虫直升机”有能力升空,但是一遇大风就无法飞行,甚至有被大风吞噬的风险。CIA发言人称,至于目前研发的新产品,只能是“无可奉告”。 二战结束后,美国军方就开始使用微型飞行器。而在过去十年,无论是数量还是技术水平,微型飞行器的“含金量”已大幅提升。美国国防部提供的文件显示,迄今为止,美国已投入使用的微型飞行器有100多个不同品种,大的如同小型飞机,小的好似飞鸟。 (谢来) 体积缩小遇能量障碍 从机械鸟到机械昆虫,并非体积缩小那么简单,它需要跨越的是巨大的技术障碍,能量供给就是现实难题。对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专家罗纳德·弗林表示:“并不是将传统机器人或飞行器尺寸缩小就可以搞定,因为涉及的昆虫仿生学技术是一个重大的工程挑战。” 直到最近数年,专家们才能完整解释昆虫飞行的原理。康乃尔大学研究人员今年9月发布了一项成果,即解释蜻蜓如何通过调整两翼,从而在飞行中节省能量。这一研究对机械昆虫的开发有着重大意义,因为两翼的设计是对于能量支持的考量。 (谢来) 小家伙易遭飞鸟暗算 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的专家们已成功研发出能够自由飞翔,如手掌大小的微型飞行器,不过它的两翼如同船帆,和昆虫有很大区别。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专家小组在今年7月研发出真正类似昆虫飞行的仿生飞行器,其两翼每秒能扇动120次。 即使所有技术障碍被一一克服,但是机械昆虫间谍的飞行器还存在其他风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专家罗纳德·弗林指出,它们很容易被飞鸟吃掉,也可能被蜘蛛网缠住,“就算你给它们装上奔腾芯片,当一只鸟高速冲过来时,它也只能束手就擒。”(谢来) 公民隐私权易被侵犯 随着政府部门加大研发机械昆虫的力度,以及业余人士越来越多地投身其中,公民隐私权就存在被侵犯的风险。对此,美国民权组织“公民正义伙伴”负责人马拉·哈立拉德表示,她已根据《信息自由法案》向数家联邦机构表达了希望了解真相的要求。她说,若证实政府机构使用微型侦察飞行器监视政治活动,“这将是严重违反人权的行为”。 机械专家弗林对此认为,这一担忧有些“多余”。他说:“我不希望人们患上妄想症,如今拍照手机随处可见,这和机械昆虫并无多大区别。”言下之意是,即使无需机械昆虫,用于窥探和监视的方式已足够多。(谢来)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