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第20集:谜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15:25 央视国际

  2006年,数百万人从境外涌入德国,加入为期一个月由一只黑白皮球引爆的狂欢。

  世界杯让柏林和整个德国热起来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是继1976年担任世界杯东道主以后,30年后德国再次获此殊荣。

  2006年世界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从慕尼黑开始而在柏林结束。

  6月10日,慕尼黑安联体育场内一声哨响,正式宣告“世界杯仲夏”正式到来。

  其中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在2006年世界杯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世界杯共有6场比赛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其中包括万众瞩目的总决赛。

  北京时间7月10日凌晨2点,意大利队和法国队上演最后对决,在经历了残酷的点球大战带来的大悲大喜之后,最终意大利人捧走了大力神杯。全球数以亿记的观众通过电视转播目睹了这一盛况。而长达四年,耗资2亿4200万欧元改建后的昔日帝国体育场,也以崭新的容貌再次成为世人谈论的焦点。

  享有盛名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古旧肃穆,裸露的水泥墙和石柱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副饱经风霜却疏于维护的样子。古老陈旧的外表让人感觉:这里也许更合适做为一座历史博物馆。

  进入体育场里面,一股现代化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与外表截然不同。虽然只有几十步之遥,但却恍若隔世。

  为了迎接2006年世界杯,2000年夏天,耗资高达2亿4200万欧元的巨大的翻新工程开始了,在长达四年之久的施工过程中,每天大概有1000个建筑工人在体育场上紧张工作,同时必须保证55000个观众能够观看在改建期间同时进行的100个展览和比赛。

  2005年,奥林匹克体育场以焕然一新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作为柏林赫塔队的主场,以其先进的设施和设备获得了由欧洲足球协会颁发的"五星级体育场"奖章。

  体育场重建过程长达四年,其中嘉宾席看台成为整个体育场里改建最麻烦的一部分,作为柏林历史遗迹的一部分,对这部分宽只有65米的座席的任何改动都受到严格的保护。承担改建工程的ibb 建筑工作室为此共动用了1万5千吨混凝土和一千八百 吨钢筋。

  2002年,

装修工人对看台附近翻修时,竟然在地下挖出了一枚二战时期的炸弹,炸弹的埋藏地点离希特勒当年观看奥运会比赛的看台只有50米之遥。这枚500磅的炸弹竟然在7万多名赫塔球迷的脚下沉睡了半个世纪。

  70年前,这座看台是另一场规模更为庞大的体育盛会瞩目的焦点,在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中,希特勒正是在这里宣布第十一届奥运会开幕。

  椭圆型的体育场在马拉松入口处保留了一个缺口,在那里高耸着圣火台,在圣火台旁边的墙上,雕刻着当年的建筑师姓名。从这个方向望去,可以看到一座77米高的塔楼。

  1933年,希特勒用他那标志性的咆哮要求在900天之内,修建一座能容纳十万人以上的体育场, 在元首的特别关注下,一座规模空前的体育场以及供集会用的五月广场、露天剧院等建筑群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顺利完工。其中用于悬挂奥林匹克大钟的77米高的塔楼成为体育场内最高的建筑物.

  00:23:00:00

  这里的风景也很好。可以看到整片地区,比如体育场、五月广场、 骑兵体育场。那边是体育广场,其中有用于训练的准备席位,以及不同的比赛场所。那边马掌形的建筑是帝国学会用于锻炼身体的体育广场。 那下边的拱形大厅可容纳1200名观众观看剑术表演。有趣的是,那边还有个露天舞台。按照古老的习俗会在露天举办一场可供2万观众观看的体操比赛。

  00:23:54:00

  体操比赛,但是是在露天?

  是的,在户外。同时还有戏剧演出和我国的喜剧演出。

  当时这里也被使用了吗?

  是的。整个计划都与古老的演出有关。即:体育场,Templon (希腊语),就是我们现在位于的这座神殿; Gymnasium (希腊语),在这里运动员会做准备运动; Palestra(希腊语)是训练场所, 以及Theatron(希腊语) 是演出的剧场。人们将一个古老的模式转移到了这里。

  希特勒有明确的目标,知道他想从奥运会得到什么。希特勒命令将柏林体育场后面的帝国体育场,改建为可以容纳一百万人的阅兵场,用于奥运会开幕前举行的大阅兵.在所有这些以体育盛会的名义,被特别规划的建筑物以及仪式里,敏感的人们已经能嗅到大战即将到来的气息.

  挂在钟楼后面的奥林匹克时钟,用来宣布柏林奥运会的开始,在奥林匹克钟塔的下方,有一条著名的标语 “我召唤所有的青年”。

  在1936年奥运会期间,这句广为人知的标语成功地使人们接受了一个开放的新德国,但很少有人知道隐藏其中的真正含义. 几乎没人意识到它所呼唤的并不是活着的人,而是那些已经死去的,在钟塔地下被埋在土里的人,这其实是死亡之钟发出的呼唤.

  00:49:00:00

  这其实和一个关于德国历史的故事有关,因为当时那个挂钟,就是挂在那里,那上面的那个,虽然现在那个挂钟已经取下来了,现在挂的是一个新挂钟,但当时的挂钟是朝着挂钟下面的地喊的,挂钟的下面其实是一个坟墓,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屠杀地点,比利时的朗根马克那里运来的土地,当时一个由年轻的德国军人组成的军团的在此地驻扎,可是由于他们没有作战经验,基本全部牺牲在这个地方,但纳粹份子将这个故事发展成了盲目的爱国主义,并企图将这件事情同英雄故事联系起来。

  1914年冬天, 为了在西线第二次寻求胜利,德军与英法联军开始了从英吉利海峽至瑞士边界漫长而残酷的壕沟战,雙方傷亡慘重,一批又一批的德国年轻人被送往比利时的朗根马克战场,他们既缺乏战斗经验,也没有适当的武器,高唱着德意志高于一切的国歌步入枪林弹雨的战场,三万多年轻德国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朗根马克的泥土.年仅25岁的希特勒此時正在附近作战,据说他已听到德军士兵进入战场时的雄壮歌声。

  00:50:08:00

  那么这句标语和希特勒有什么关联吗?

  00:50:09:00

  希特勒当然和这句标语有关联, 因为希特勒本人就参加了在比利时进行的战争,虽然不是在朗根马克, 但也是在那附近,希特勒曾在那里受到敌人的毒气战的袭击,他的眼睛在这场战争中受到重伤。

  00:50:26:12

  另外当时参与组织这届奥运会的国务秘书,一个建筑师,他的孩子全部死于此地,它们都有类似的经历和相同的想法。

  三万多年轻战士的鲜血造就了朗根马克关于年青、牺牲与理想主义的不朽

神话。第三帝国希望他们的士兵不畏死亡,英勇向前,一直走向德国强大的未来。

  1936年,希特勒命令从朗根马克取回曾被鲜血染红的泥土, 作为地基建造钟塔,钟塔面向德意志的宿敌法兰西,其上安放用于奥运会开幕式的大钟,钟声敲响之际,即象征着对,

  1940年6月2日,希特勒在击败法国后,率领青年团装甲师重回朗根马克,以胜利者的身份再次凭吊20多年前死在这里的德国士兵,在那时,人们才彻底意识到,在希特勒的眼里,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前总动员.

  1936年8月1日,希特勒在短暂祈祷后进入五月广场,在这里,第三帝国的士兵们正整齐列队等待接受元首的检阅。在纪念了死难的德军将士后,他走下台阶,同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一起步入体育场,穿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国体育代表团,走上主席台。

  00:03:22:00

  荣誉看台的中间位置是希特勒曾经坐过的。左侧和右侧坐的是国家政府最重要的部长,如帝国宣传部长格博斯,总理戈林,他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主席,当然也是组织委员会的主席。最右边的是雷芬斯塔尔的位置。他也在尝试着,美化希特勒形象,将其标榜为最大的和平主义者。

  00:53:42:00

  这里,这里就是当时希特勒和奥委会主席坐的贵宾台,这是奥委会主席的,其他的人是国家宣传部的,这是纳粹当时典型的庆祝方式。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看台的上方是新闻媒体看台。1936年8月1日开幕式上,这里坐着大约2000名记者,通过实况转播,从这里发出的影象和声音传播到了全球,其中也包括万里之外的中国。这是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做新闻转播。服从于纳粹的宣传需要,这样精心的媒体操作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的意义。其中一部特别制作的的奥林匹克纪录电影,在1938年希特勒生日当天获得嘉奖,之后在多个国家放映。

  同期

  声音下去,解说上来

  在位于柏林市区西边的一个小型电影资料馆,据说保存着目前最为完整的1936年奥运会纪录电影的拷贝。德国奥运历史专家???先生带我们来到这里,尝试着为我们寻找关于1936年奥运会的影像纪录.

  00:21:24

  原件也不在我们这里。

  00:21:30

  我现在也不知道,到底原件是否还存在。

  00:21:37

  但尚存的原本,就是我们复制这些拷贝的原件,在Hoppegarten, 不在我们这里, 这里的拷贝只是给Fehrbelliner广场用的。

  00:21:55

  都是些硝化影片,但是都在Hoppegarten.

  00:21:56

  您这里的都是些拷贝?

  00:22:00

  您是说这些都是存档的资料,都是你们可以使用的拷贝,原本的拷贝。

  00:22:07

  原本已经找不到了,这些都是关于奥运会的影像资料,在战争结束后都失踪了,我们也不知道这些资料的原本是否还存在。

  00:22:19

  那么您这里所有的电影资料,都是可以使用的。

  00:22:24

  对,都是可以使用的,Fehrberliner广场的这些资料都是可以使用,尚存的一些资料的原本被保存在Hoppegarten,

  00:23:27

  你们想看看所有的资料吗

  00:23:35

  Griesbach小姐对这里了如指掌,直到哪个放在哪里。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体育纪录片,该片创造了以后成为典范的竞技体育拍摄技巧,时至今日,这些拍摄技巧仍旧未能被突破。它史诗般的镜头和非凡的想象力都远远地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面。其革命性的蒙太奇剪辑、广角特写运用更是大大影响了日后的电影和广告业。迄今为止,它依旧是奥运记录片史上无法逾越的颠峰之作。

  (影片同期)

  这些令人震惊的黑白场面,将人们带到了1936年8月的柏林。它所记录的人体之美和仪式之美令人叹为观止,速度与力量的结合在摄影机之下,呈现出宗教般撼人心魄的力量。代表着力与美的运动员与纳粹党旗交替出现,在激动人心的体育比赛画面外,旁白中充斥着“战斗”、“征服”的字眼。

  (影片同期)

  这部影片被誉为摄影机的胜利,荧幕的史诗。影片强有力的美感正是影片的危险之处,这部纪录片强大的美学力量使得法西斯美学波澜壮阔地侵入人心,客观上成为纳粹最有力的宣传工具之一。在它诞生后不久,影片被禁达数十年之久。它的名字简单直接: 《奥林匹亚》,制作者则是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时代最才华横溢的女人。

  1902年,雷芬斯塔尔出生于柏林一个商人家庭,16岁时迷恋上了舞蹈, 1922年,由于膝关节受伤而告别舞台进入电影界,10年后,她以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蓝光》,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电影导演.

  她的一生都在光影的创造中寻找当年在舞台上舞蹈的感受.可全世界,包括她自己都明白她活着或死去都无法摆脱一个名字:希特勒。在回忆录里,她说:“人们无休无止地问我是不是和希特勒有罗曼史,是不是希特勒的女友。每次,我都笑笑告诉他们,那是谣言,我只不过为他制作了纪录片。”

  她曾被希特勒称为“我的完美德国女人",她曾见证了第三帝国的诞生与崩溃,雷芬斯塔尔一生最辉煌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同时在1933年到来:

  00:12:20:00

  她来自柏林,生于1902年。最开始是一个舞者和演员,直到她做导演的才能被发现。自1932年起她就献身于导演事业。她在1933年遇到了希特勒并对他深深着迷。她被希特勒的魅力所吸引。1933年他们相遇时,希特勒对她说:“当我掌权时,你要为我拍一部电影。”而这真的成为现实了。她也不再拍摄故事片,而转到了记录片领域。

  从1933年开始, 雷芬斯塔尔每年为希特勒制作一部纪录片,影片中所传达的征服意识和壮阔美感与纳粹思想不谋而合。希特勒发现了她在电影中对力量和美的完美表现能力.1936年, 雷芬斯塔尔接受了希特勒的委托,为柏林奥运会拍摄纪录片.第三帝国为此向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梦寐以求的工作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包括16个摄影师,每个摄影师配备一个助手,三十六架以上的摄影机在同时开工,再加上无数的聚光灯听候调配。无与伦比的拍摄条件让雷芬斯塔尔首创了电影史上的很多摄影技巧。

  00:28:57:04

  雷妮.瑞芬舒丹:最重要的是,我想拍摄一部真正的电影,涵盖几乎全部的重要赛事,而且看起来不乏味,要表现对抗性,我想到了运用移动摄像机。

  00:29:17:00

  解说:从此现代电视技术,不再有如此巨大的进步。尽管纪录片《柏林奥林匹亚运动会》带有纳粹色彩,它仍然是拍摄最精致的体育电影。雷妮.瑞芬舒丹的视角非常细腻。

  00:29:57:24

  马蒂.格里克曼(1917—2000):雷妮.瑞芬舒丹是最早期著名的女体育摄影师之一,有一个画面是一名百米选手起跑前,你可以看到他的手臂、腿部,肌肉收缩,慢慢进备战状态。

  00:30:27:23

  雷妮.瑞芬舒丹:当时没有使一体化变焦,没有今天这样的声效、光效,要困难很多,我们几个月前就到足球赛,田径赛的赛场上做拍摄训练,希望能够跟得上运动员的动作节奏。

  00:30:50:04

  解说:科技进步,已是今非昔比,当年雷妮.瑞芬舒丹,在着手拍摄前准备了整整两年,她改变了人们欣赏体育的角度。

  00:31:07:01

  解说:从此,电视记录了无数激动人心的时刻,巴德.格林斯潘执导了六部官方纪录片。

  巴德.格林斯潘:我看过很多奥运会纪录片,当然,最让我佩服的,还是雷妮.瑞芬舒丹1936年的作品,因为那在很多现代摄影技术问世之前,我更感兴趣的是体育中展露人性的一面,而不是那些数字,谁赢谁输,事实上,最精彩的故事在那些失败者身上,他们以失败打动人。

  经过长达两年的剪辑, “奥林匹亚”于1938年4月20日首映,正好是希特勒的49岁生日。她的这份辉煌礼物后来在电影史上得过四个大奖,但同时也永远地成了她的污点,因为在当时和现在的众多影评人看来,她把奥运会转化成了法西斯仪式,她先是把竞技变成宗教,然后又把宗教变成“意志的胜利”。

  1939年9月,她被邀请去波兰拍摄闪电战的胜利,在波兰的5天时间里,残酷的战场让雷芬斯塔尔第一次开始怀疑这场战争的正义,她很快返回了柏林,从此不再制作政治宣传影片,但她作为纳粹艺术家的身份却开始成为一生无法摆脱的噩梦。

  在1945年4月26日凌晨,250万苏军官兵以18天伤亡30万人的代价攻入柏林,30日21时50分,柏林国会大厦的圆形拱顶上升起了苏联国旗,从而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同一天,在总理府花园被炸开的一个弹坑中,希特勒和他的新婚妻子连同第三帝国的梦想被一桶燃烧的汽油彻底埋葬。

  战后,雷芬斯塔尔同时受到美国和法国的指控,她被定名为纳粹同情人并被逮捕,几次入狱,也曾被送入精神病医院,最终被战争法庭宣布无罪释放。但她的导演生涯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也永远结束了。雷芬斯塔尔一生都拒绝承认和希特勒政府有过什么“密切交往”,更否认她曾是希特勒情人的说法,她坚称她只是一个电影导演。她只是想拍一部“完美”的影片,而希特勒则给了她至高无上的创作自由和金钱的支持.

  奥林匹亚以其创新技术与富有震撼力的影象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记录片,然而电影技术上的成就并不能让她获得道德和理念上的承认,在1938年带着这部影片访问美国时,美国人对她说:“雷妮,滚回家去!”

  1940年,雷芬斯塔尔导演了自己最后一部故事片《蒂芬兰》。这是一个关于反叛的故事,关于弑君的故事。她没有接受纳粹宣传部的经费,人们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瑞芬舒丹对希特勒的拒绝,她试图通过这部影片开始 “逃出第三帝国”,逃出她一手创造的“法西斯美学”。然而这种逃逸却让雷芬斯塔尔失去了自己强劲的表现力。意识正确无法保证一部电影的艺术;反之,意识的错误也无法抹却“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在艺术成就上的辉煌.

  在生命后期,她几次出入非洲,和当地的土著一起生活,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在她七十二岁的时候,她开始学习潜水,撇开人间,专注于拍摄寂静无声的水下世界。2003年,一生倍受非议的雷芬斯塔尔在德国去世。

  一切已经成为过去,只有这些胶片和遗留下来的建筑成为历史的记忆的证明。今天的钟楼凝聚了太多的历史,可以看到柏林市各处景观

  二战期间,体育场下设有地堡,作为纳粹的无线电网络据点。战败后,纳粹旗帜被撤下,英国人进入了控制了体育场。昔日的帝国体育场成为了盟军的指挥部,

  00:25:53:00

  他们 (英国人) 占领了体育广场的这个部分,并将其作为总部。这就是他们的总部。

  00:26:00:00

  直到1993年。从这座山上看那边,就可以看到所谓的鬼山。

  因为那里有美国人的一个雷达装置——一个窃听哨,可以监听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甚至苏联的信息。

  00:26:43:00

  这是东部最偏远的一个窃听哨,是美国人在东部地区的耳朵。

  00:24:47:00

  那边是奥运村,距这里14公里。

  00:25:14:00

  这里是西柏林。那里可以看到哈弗尔河,我们周二游览划船中心时就会看到这条河。14公里外,在德伯黑茨,就是刚才说过德奥运村。运动员可以沿黑尔街乘公共汽车到这里。

  柏林奥运村建在距奥林匹克体育场14公里的郊区,占地面积48公顷。奥运会后不久,转为军队营房,在二战期间,遭到了轰炸,在现有的194幢平房中,只有少数几个房子还保留着当年运动员代表队居住过的的原貌。 很少有人知道,奥林匹克村是按照德国地图设计的。村子的外界完全是按照德国边界线的轮廓建的,其中的一些建筑还是以德国城市的名称命名的。

  00:41:37:00

  例如这个房子的名字叫迈森。迈森是萨克森州一个美丽的城市,以其瓷器和瓷器手工制作业闻名于世。这栋建筑里住的是美国代表队。当然人们都无法准确的说出,哪张床是杰西欧文思睡过的。另一方面也无法排除他确实在这栋房子住过的可能性。人们将内部重新设计过,将其恢复了原貌。但其中还缺少城市徽章,起源是交叉的迈森剑。它有一天也会回到这里的。 那边还设了一个房间,就如同照片上一样。现在我们就进去参观一下。

  00:42:30:00

  这就是杰西欧文斯和他的三块金牌在奥林匹克村中的合照,之后他还获得了第四块金牌。

  00:42:52:00

  电话设施在前面。这里又有一个单独的小房间。

  这些装潢和取暖设施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都是为双人设的。运动员两个人住一间房,在当时当然是很先进,在此之前还从未有过。

  00:43:26:00

  到这里就要中断一下了。对于当时的环境来说,这已经算是非常舒适了。

  00:43:35:00

  这个房间保留了1936年时的原貌。在电影中这一房间出现在巴本山这栋楼中,所以人们都有了印象,这个房间当时是什么样的。

  00:43:55:00

  这张床看起来很短,哈哈。您可以试着在上面躺躺。

  这里的代表队房间供大家碰面、吃饭、煮杯咖啡或者听广播。当然只能收到德国广播电台。所以总是有20到24名运动员挤在一栋房子中。 欧文司也在这里,他并不知道,一封寄到这里的信写着他的名字,他从未看到过。

  00:54:56

  当然也有人试图向运动员说明这些情况,比如这里就有一封寄给当时住在奥运村中的杰西 欧文斯的一封匿名信,信里告诉他,在希特勒面前他就是一个低等的黑人。

  00:55:15

  犹太人和黑人都是低等人。.

  00:55:25

  这封信是写给杰西 欧文斯的?

  00:55:27

  对,但是杰西 欧文斯没有收到,当时警察要检查所有的信件,当时的信件检查的严格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00:55:35

  而这封信就是这种检查方式的成绩。

  00:55:37

  这封寄自英国的南汉普顿。

  00:55:41

  还抄送了一份复印件给Reinhar Heydrich, 他当时是盖世太保,安全警察的头头。

  欧文司一直到去世都没有读到它,盖世太保手里成为一个秘密,知道今天才被放在这里。严密控制的奥运村,

  希特勒的耐心没有持续多久,奥运会结束后两天, 有犹太血统的奥运村主席被解除职务,被逼自杀。希特勒在奥运村建立了一个秘密的根据点,从这里受训后的纳粹份子被派往德国各大城市。

  这是1936年的柱子。

  按希特勒的命令,在奥林匹克竞赛后,会将在整个奥林匹克比赛中获胜的德国运动员的名字刻在柱子上。

  首先是1936年的比赛,然后是1932年 、1928年等更早的比赛,只要有德国运动员参加的。柱子上出现的最早的当然是1896年的,有趣的是,这个柱子上有两个在体操比赛中获胜的犹太冠军的名称,阿尔费雷德弗拉托瓦和费力克斯弗拉托瓦。

  他们在1936年作为荣誉嘉宾被邀请参加奥林匹克竞赛,也出现在了体育场中。而他们就在几年后被希特勒的杀人机器所害。

  阿尔费雷德弗拉托瓦在1942年被驱逐出特莱茵市。而他的堂兄费力克斯, 之前曾流亡到荷兰,后在当地被逮捕,于1945年1月悲惨的饿死。

  多年之后,我对两个弗拉托瓦的这一段历史进行了调查,找到了费力克斯弗拉托瓦在特莱茵市的墓地。我们请了他的儿子来到这里,为我们讲述这一段在他们后代中流传的历史。在1997年通过了一项公民提案,将从奥林匹克体育场南侧开始的,当前的帝国体育场街更名为弗拉托瓦林荫道,以纪念这一对犹太奥林匹克冠军。

  家有一间大约90平米的工作间,那里全都是箱子,书架和各种文件夹,都是和奥运相关的资料

  00:27:53:00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这就是我的爱好。

  00:27:59:00

  这些东西现在都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他们同时也和很多知识相关,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做这些事情了。

  00:28:18:00

  您只收集了1936年那届奥运会获奖运动员的签名吗?

  不,各届奥运会获奖运动员的签名,还有1896年的, 我们现在一共有大约6000个获奖运动员的签名。

  解说

  这些书里记录下了1936年所有的奥运会获奖运动员的资料, 其中有些人可能已经离开了人世,我现在正在试图搜集这些运动员的签名,但是有些比较困难,不过迄今为止,我已经找到了95%的签名, 或者甚至更多。 但也有些人比较顽固,不太愿意签名,就得动点脑筋才能拿到他们的签字。

  00:24:49:00

  比如在签收邮件的时候,采用类似的方法搞到他们的签字,人们真的采取了很多奇怪的方法去获得这些人的签名。 比如这里有一个美国篮球运动员的签名是从一张支票上获得的,他当时签了一张支票,那个人收到后就留下了签名, 当然也正是这些的千奇百怪的点子才能让后人看到这些人的签名。

  00:05:28:00

  我们现在就站在我们的政府所在地柏林市的老城宫里。 我们这里有个熊厅, 是柏林的市徽动物柏林熊,并享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柏林大约有770年的历史, 而柏林熊成为柏林市徽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这个熊也是我们老城宫熊厅的装饰。

  00:13:46:00

  柏林和北京是友好城市,而且同时申办了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但最后两个城市都失败了。

  00:14:00:00

  柏林失败的原因是:当时两德刚刚统一,柏林墙刚刚被推倒, 这个城市当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且有很多需要解决的内部问题,哪些是需要推翻的,哪些是为了柏林的统一需要重建的,当然大部分人是支持柏林申办奥运的,大约60%的柏林人都投了赞成票, 但是这些赞成的声音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说服国际奥委会。除此以外,当时德国也存在权利激进主义者,还有当时的排外情绪(很多人反对德国的外国移民),所以德国当时在申办的时候手里的牌并不好,另外极少数人的某些举止行为也让大家觉得德国还没有为举办奥运会做好准备,所以,尽管我们的竞选方案也受到的国际奥委会的高度重视,但最后还是落选了。

  在柏林城市的心脏地带,至今还有一座残留的墙。。

  1961年8月12日,一个沉闷的夏夜,这个身处冷战前线的城市,即将面临巨大的改变。凌晨1 点,2 万多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仅仅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整个东西柏林被铁丝网全部分割,再加路障。柏林墙正式树立了起来。

  历史记载,柏林墙初步完成,即东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点37分,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为标志。

  13日上午,西德人涌向柏林墙,向墙那边的同胞投掷自己的通行证,身份证件。到苏联军队能够阻止这一举动前,数以千计的证件已经被扔到了东德同胞的手里。大批东德人借机混在返回西柏林的西德人中间偷渡逾越了柏林墙。

  一项“夜间雾里行动”在东柏林悄悄地进行着。从东德地区川流不息的逃亡行动将就此结束。街垒、铁丝网和坦克首先出现在东西柏林的边界上。第二天清晨,一堵水泥墙建起来了。边界被进一步封锁起来。

  铁丝网,警犬,壕沟,路灯,警报器 武装警卫构成的长达160多公里的阻隔一共截断了192条街道,32条铁路线,8条轻轨和4条地铁以及3条

高速公路。边界上的河流、湖泊也被禁止通航,并加以监视。

  西柏林变成了一座孤岛。谁想在西柏林与西德之间旅行,则必须通过边境的严格检查。

  在该墙建立后,有人采用翻越、挖地道、游泳、甚至不惜用客车撞击、甚至热气球飞越等方式翻越柏林墙,自从1961年,当十八岁的东柏林青年彼得·费希特尔成为第一名死在柏林墙下的死者后,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

  1987年6月12日,罗纳德·里根访问西柏林时,在勃兰登堡门的柏林墙前发表演说:“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推倒这堵墙!” 1989年11月9日,新东德政府开始计划放松对东德人民的旅游限制,但由于当时东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对上级命令的误解,错误地宣布柏林墙即将开放,导致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拥在柏林墙的两边。

  这是继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又一个历时转折的关头。而历史在这一瞬间干脆停下了脚步,为的是让人们记住它的沧桑。不知道渴望自由的人们同这面血墙对视了多久,终于有一个东德的青年人,壮着胆子,往那禁区的空地,试探着,迈出一只脚……

  这应当是德国历史上,街头上最安静最紧张的时刻了。

  当小伙子在身前身后人山人海的无声的注视下,终于接近柏林墙,奋力攀上墙顶,预期的枪声仍然没有响起,紧张的人们却沉默得几乎要爆炸。

  当他落地时,它的警卫事实上以然解除。

  它已经全然不过就是一堵墙而已了。

  然后,西柏林一边向这位以命相抵、探试自由的青年人伸出了丛林般的手臂;

  两德人们相互拥入对方,成千上万的人们彻夜不眠地享受着亲友重逢的喜悦。两德人民拥满柏林墙墙上墙下墙东墙西,人们举杯相庆,奏乐狂欢,欢乐的自发的庆典持续数日,节日的气氛经久不消。这座被分割的城市终于又成为了一个整体。

  无论如何,柏林墙的故事已经结束了。而且,是喜剧性的结束。人间的故事,如柏林墙这般悲惨的并不少,能够最终这样收场的,已经很不错了。

  德国人毕竟是幸运的,柏林墙见证了德国人的痛苦,全世界分享了他们的痛苦。

  柏林墙的倒塌被历史学家认为是东西方冷战终结的开始,也是东西柏林和东西德统一的标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

  1990 年10 月3 日两德重新统一后,联邦政府几经周折终于在1993年春取得市民们的谅解,决定重建一堵象征性的柏林墙。新柏林墙长只有70米,但完好的体现了原貌,岗亭、“死亡地带”、铁丝网等一应俱全,并定于当年8 月13 日开放,供游人参观。

  40年前的8月13日东西柏林的边界上一夜之间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城墙,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光阴荏苒,柏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柏林墙的不复存在使日耳曼人虽然团圆了,但无形的界墙在人们的心理上依然存在。

  中央电视台第十套 <探索发现>栏目11月1日晚21点25分播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