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五国齐聚德黑兰谋划新利益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11:00 《环球》杂志

  10月16日,环里海的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五国领导人齐聚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第二届里海沿岸国家峰会。会后,五国领导人公布了内容广泛的《德黑兰宣言》,但并没有解决关键的里海法律地位问题。短短一天的里海峰会,反而凸显了其背后的重重博弈,成了地区各国控制与反控制、俄美等大国争夺战略空间的缩影。

  《环球》杂志驻德黑兰记者/梁有昶

  分割资源之争

  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已然变成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从地理概念来看,里海一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湖,但对于里海五国来说,目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里海的法律地位问题,也就是里海到底是海还是湖以及如何划分的问题。参加本次峰会的五国领导人未能就这一棘手的问题达成一致,只是同意继续就此定期举行会谈,以求最终达成各方满意的结果,并签署决定性的《里海法律地位公约》。

  1991年以前,里海是平静的,没有多少争议和冲突,沿岸只有苏联和伊朗,而两国在1921年和1940年间,已两次就使用里海及其资源的有关问题签署协议,其基本原则是“平分海底,共同利用水域资源”。自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也成了里海沿岸国家,而且随着在该地区不断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围绕里海法律地位问题的纷争变得日益激烈。

  起初,由于所临水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多,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组成了“海派”,坚持认为里海为内陆海,应依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对里海水体及海底进行划界,明确各国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范围。而以伊朗、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三国为一方的“湖派”认为,里海是内陆湖泊,国际公认的海洋法不适用于里海,里海是沿岸各国共同财产,开采里海能源须征得五国一致同意或共同协商方能付诸实施。因此,里海之争从一开始就是围绕能源的利益之争。

  后来,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出乎意料地倒戈,同意以中线为主要参数划分里海的建议。从1998年起,俄罗斯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签署了划分里海海底的双边和三方协议。土库曼斯坦在该问题上原本就动摇不定,后来也同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就划分问题开始进行双边商谈。

  在日渐被孤立的情况下,“湖派”主力伊朗不得不接受里海被分割的现实。至此,“湖海之争”的结果已经基本明朗。但是各方在如何划分里海的问题上仍然争执不下。伊朗联合土库曼斯坦一起要求各国按各占20%的份额平均划分里海,而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三国则要求按中心线和海岸线等为参数按比例划分里海。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各国至今未就里海划分达成协议,在很大程度上与伊朗的强硬立场有关。伊朗国内早有对里海重新划界不满的声音。有伊朗议员表示,当年伊朗与苏联各占里海50%,而今伊朗占20%水域的要求都难以得到满足,这让伊朗难以接受。因此,在利益相互矛盾的里海划分问题上,各方仍需进一步协调和谈判。

  地缘利益之争

  沿岸五国围绕里海法律地位的持久争夺,既是一场主权和能源之争,同时也是一场涉及西方大国的错综复杂的地缘利益之争。

  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开始就从自身利益出发,干预里海法律地位的确定,力挺“海派”,希望与其关系密切的阿塞拜疆获得至少一半已探明的里海油气资源,以便自己从中谋利。而此后各方围绕里海新铺油气管线而发生的分歧,更是凸显了它们在地缘利益方面的博弈。

  俄罗斯在中亚油气交易中一直保持主导地位,该地区油气资源长久以来一直主要经俄罗斯的“北线”出口到世界市场。欧洲国家担心自己的能源来源多样化受俄罗斯的牵制,而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也希望实现能源出口渠道多样化,摆脱俄罗斯的垄断性控制。

  从经济角度看,把里海油气资源经伊朗到海湾的“南线”管道运送到西方和亚洲原本是最为便捷、成本最低的方式,但美国不愿把控制权交到伊朗手中。因此,美国不顾俄罗斯和伊朗反对,牵头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了经济上极不划算的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为里海石油打通了一条极具地缘政治色彩的“西线”通道。

  目前,阿塞拜疆已经可以通过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里海-地中海)、巴库-苏普萨石油管道(里海-黑海)和另外一条输气管道出口资源。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有意通过巴库实现本国油气资源出口渠道的多样化,其中可选的方案包括连接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的跨里海海底天然气管道以及连接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跨里海海底石油管道。

  美国也支持相关国家的跨里海海底管道计划,希望使欧洲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同时进一步孤立伊朗。

  这些动向显然已经引起俄罗斯的警觉和不满。俄总统普京在此次峰会上表示,由于油气项目可能对里海独特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任何跨里海海底管道项目都应该首先征得五国的一致同意。但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却明确提出,里海的管道计划只需经海底所属国家的同意即可。

  俄罗斯的立场只获得了伊朗的支持;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显然站在了哈萨克斯坦的一方。阿塞拜疆副外长卡拉霍夫近日甚至表示,在里海法律地位问题上的僵局不应影响跨里海海底管道计划。由此可见,里海沿岸各国在该问题上的分歧使里海问题更趋复杂化,而跨里海海底管道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更是遥遥无期。

  战略空间之争

  里海地处欧亚之间的结合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因此美国对之一直虎视眈眈,希望通过介入里海开发加强在该地区的影响,不仅在经济上使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等国演变为依赖美国的“准盟国”,还希望在军事上进行渗透,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同时对伊朗实行有效的遏制。

  在美国的如意算盘中,阿塞拜疆既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中转国,又位于俄罗斯和伊朗之间,是美国最理想的盟友和美军基地最理想的所在地。美国军方以反恐、反核扩散和打击贩毒等为由,与阿塞拜疆及哈萨克斯坦开展了“里海警卫计划”合作活动。阿塞拜疆还参加了1994年以来北约所有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行动。最近甚至有传闻说美国希望把阿塞拜疆作为攻打伊朗的集结地和跳板之一。不过目前阿塞拜疆仍没有答应美国建军事基地的要求。

  德黑兰峰会显然注意到了这个迹象。普京和伊朗总统内贾德要求所有里海国家共同拒绝外国势力对里海事务的干涉,强调里海主权及资源仅仅为沿岸国家所共有,并要求共同阻止任何外国势力利用其领土作为反对或军事打击其他里海沿岸国家的平台。

  普京和内贾德的这些要求最后都被列入了五国共同发表的《德黑兰宣言》当中,这表明俄在与美的战略空间争夺战中获得了一次胜利,成功使里海五国签署了实质上的“集体安全协定”,宣示了俄对这一传统势力范围的控制。同时,这一声明也显示了阿塞拜疆等国不断地在大国之间搞平衡,以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面对外来的威胁,里海地区的两个大国——俄罗斯和伊朗,都希望能够加强相互间的团结以及整个里海区域的合作。伊朗积极提出建立环里海铁路交通网,成立里海经济合作组织。俄罗斯则一直提议成立里海国家海军联合部队。伊朗和俄罗斯的建议旨在从经济、军事和政治上将里海五国拉在一起。

  与此同时,在美国以核问题为由试图进一步孤立和打压伊朗之时,普京依然对伊朗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在1943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与英美领导人举行德黑兰会议以后的60多年里,一直没有苏联和俄罗斯最高领导人访问伊朗。在伊朗期间,普京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使用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并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几乎是处处与西方“唱反调”。

  有分析人士认为,普京最近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也是在向美国示警:如果美国继续打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俄罗斯也不会帮助美国实现其战略目标。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