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穆沙拉夫背后的三大心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14:55 《环球人物》杂志

  本刊特约记者 邱 旭

  尽管英联邦11月22日宣布中止巴基斯坦的成员国资格,尽管美国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但是,穆沙拉夫似乎正在取得胜利——巴最高法院先是确认其以军职身份当选总统合法,之后又宣布支持其实施的紧急状态。

  不过,穆沙拉夫也在“退却”——11月底,他终于要脱下陆军参谋长的军服。

  印度观察家穆萨奇对此评论说:“穆沙拉夫之所以答应脱掉军装,外界的压力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他已在军中布好了棋子,在关键位置上装了‘保险丝’,确保他今后能继续控制军队。”

  那么,谁在扮演穆沙拉夫“保险丝”的角色?

  最粗的“保险丝”

  10月2日,巴基斯坦军方突然公布一份任命状,将原三军情报局局长、陆军中将阿什法克·基亚尼提升为陆军副参谋长,同时晋升为四星上将。这意味着,一旦穆沙拉夫脱去军装,基亚尼将自动出任陆军参谋长。

  “从他(基亚尼)还是个中下级军官时,我就认识他了。当我脱去军装的时候,我很放心由他来接替我,因为我信任他。”55岁的基亚尼,显然已被穆沙拉夫认定是那根最粗的“保险丝”。

  与巴基斯坦高级将领多是军队强人后代不同,1952年出生的基亚尼,并没有显赫的背景。唯一特别的就是,他出生在素有“巴基斯坦军界精英摇篮”之称的旁遮普省。基亚尼之所以能在军界平步青云,与穆沙拉夫的赏识和提拔密不可分。

  1971年从杰卢姆市军事学院毕业后,基亚尼加入俾路支步兵团。当时,他的顶头上司就是穆沙拉夫。刻苦的基亚尼从普通士兵做起,逐渐崭露头角,不久就被穆沙拉夫提拔为团长。但真正让基亚尼赢得穆沙拉夫信任的,却是他在2002年巴印军事冲突中的表现。

  当年,时任巴陆军军事作战行动总指挥的基亚尼,全面负责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军事冲突事务。在两国边防军频频交火、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基亚尼镇定自若地动员军队,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

  “在最紧张的那两个月里,基亚尼将军每天只睡3个小时,行军床就架在作战室里,没有人不佩服他那钢铁般的意志和指挥若定的素质!”一位参谋副官透露说,“有一次,穆沙拉夫总统深夜突抵指挥部视察。从睡梦中被叫醒的基亚尼,竟然滚瓜烂熟地汇报了部队调动、前线部署、后勤保障及边境疏散等问题的准确数据。穆沙拉夫当时就感慨说:‘真正的职业军人就应该像基亚尼这样!’”

  2003年,基亚尼收到了穆沙拉夫发出的一纸调令,奉命出任驻拉瓦尔品第市第10集团军军长。当时有媒体分析说,“第10集团军至关重要,负责捍卫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和陆军总部驻地的安全。巴基斯坦历史上的军事政变几乎都是由第10集团军发动的。这一任命说明,基亚尼已深得穆沙拉夫的信任和器重。”

  2003年底,两次针对穆沙拉夫的未遂暗杀事件发生后,基亚尼奉命展开调查。他经过周密部署,迅速逮捕了十余名杀手和奸细,其中包括一名总统警卫。此一役,让穆沙拉夫发现了基亚尼的反恐情报战能力,随即任命其为极其重要的三军情报局局长。在此后3年里,基亚尼为穆沙拉夫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帮助巴政府军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的塔利班及非法武装,实施有效打击,并重新控制了该地区。

  “不露声色是基亚尼给人最深的印象。”一位与基亚尼打过交道的西方军官说,“就算遇到再紧张的事,他也是多听少说,言辞谨慎。但你能感觉到,他骨子里透着坚毅和勇敢。”11月3日,巴基斯坦进入紧急状态后,穆沙拉夫坐镇首都伊斯兰堡,指挥军队采取行动;基亚尼则受总统委派,奔赴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区,视察驻扎在那里的一线作战部队,替穆沙拉夫稳住“外围战场”。

  那么,一旦基亚尼接任陆军参谋长之职,他将如何保障穆沙拉夫未来的安全呢?巴基斯坦媒体一致认为,他将成为穆沙拉夫的“军权看守者”。

  从巴基斯坦建国那天起,陆军就在国家事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陆军参谋长是巴基斯坦50万现役官兵和50万后备役官兵的最高统帅,就连总统身边的军事秘书,都是其下属。因而,即使总统、总理想调兵,也绕不过陆军参谋长这一关。这意味着,基亚尼从穆沙拉夫手中接过的,是巴基斯坦的最高军权——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穆沙拉夫政权安全与否,得由他说了算。

  生死与共的助手

  今年9月,刚刚晋升为巴三军情报局局长的纳迪姆·塔吉中将,被认为是穆沙拉夫在军中布下的第二道“保险丝”。

  塔吉被巴基斯坦人视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穆沙拉夫”的人。眼下,他控制着极具影响力的三军情报局。穆沙拉夫脱下军装后,塔吉领导下的三军情报局,将保障其仍拥有灵敏的“眼睛”与“耳朵”。

  “穆沙拉夫对塔吉的信任,经得起生死考验!”今年9月21日,巴基斯坦媒体评述穆沙拉夫提拔塔吉为三军情报局局长时如是说。事实上,塔吉与穆沙拉夫的确有多次“生死与共”的经历。

  1999年10月12日晚,穆沙拉夫搭乘的飞机飞临卡拉奇时,时任巴总理的谢里夫下令禁止飞机降落。随行的军事秘书塔吉,第一个向穆沙拉夫报告了政变的消息……在此后惊心动魄的1小时10分钟里,塔吉与穆沙拉夫在狭小的飞机驾驶室里,商讨应对之策。他镇定自若地联络上忠于穆沙拉夫的军队,指挥他们控制了卡拉奇机场,并传达了穆沙拉夫的命令——逮捕谢里夫。

  塔吉就像是穆沙拉夫的“福星”——穆沙拉夫虽然屡遭暗算,但只要有塔吉在身边,就总能有惊无险。穆沙拉夫曾回忆说:“2003年12月14日,在从恰克拉拉空军基地返回官邸的途中,我和塔吉正在车里谈话,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我们乘坐的加装了钢板、重达3吨的

奔驰车,被抛向了空中。我和塔吉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场暗杀袭击。所幸炸弹是在车后爆炸的,并未伤及我们……仅仅过了不到两周,惊险的一幕又上演了。2003年12月25日,我在伊斯兰堡会议中心做完演讲后,乘车返回陆军参谋长官邸。当我们驶过一座桥时,震耳欲聋的巨响又传来……这次跟我在一起的仍是塔吉,幸运的是我们又躲过了一劫!”

  塔吉领导的三军情报局在巴基斯坦的地位,堪比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其权力甚至还大大超过后者。目前,塔吉手下有7000名特工和雇员,还有大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线人”和“情报小组”成员。整个情报局由8个处组成,巴基斯坦国内外的一切秘密事务,包括政坛要员在内,都无一能逃脱其耳目。因此,穆沙拉夫脱下军装后,塔吉将能确保其信息灵通,以继续占据政治先机。

  核武器守护者

  今年10月晋升为巴基斯坦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塔立克·马吉德上将,则是穆沙拉夫的第三道“保险丝”。

  毕业于巴基斯坦武装部队指挥与参谋学院的马吉德,1971年4月加入军队。经过巴印战事的洗礼,马吉德很快脱颖而出,并被送往美国亚太安全关系中心及巴基斯坦国防大学等处深造,获得了战争研究博士学位。

  马吉德命运的改变,也发生在1999年的那场政变。在政变中,他扮演了“救主”与“扶主”的双重角色。

  1999年10月12日晚,马吉德得知穆沙拉夫所乘飞机不能降落的消息后,立即与第10集团军军长商议发动军事政变,营救穆沙拉夫,并逮捕谢里夫。行动开始后,马吉德亲率一个师的部队,包围总理官邸,将谢里夫及其家人全部扣押。经此一役,马吉德一跃进入穆沙拉夫的权力核心,为其日后出任第10集团军军长铺平了道路。不过,真正令马吉德在军界扬名的,却是今年他指挥军队平息了“红色清真寺”事件。此后不久,穆沙拉夫即提拔其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出任参联会主席后的马吉德,负责处理与巴国家安全有关的所有军事事务,整合、协调三军力量。一旦巴基斯坦有战事,他将是总统发布战争命令、发动战争的主要参谋官。而最引人瞩目的是,目前在巴基斯坦,掌握核武器的人既不是穆沙拉夫,也不是基亚尼,而是马吉德。国际军事观察家认为,只要穆沙拉夫通过马吉德牢牢控制核武器这张王牌,那么,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就得让穆沙拉夫三分。

  背叛的宿命?

  尽管穆沙拉夫已在军中为自己设好了三道“保险”,但这仍挡不住伊斯兰堡不时传出的“军人政变”传言。

  眼下看来,巴基斯坦军方只有两批人有可能扳倒穆沙拉夫——其一是他的陆军部属,包括陆军副参谋长基亚尼、三军情报局局长塔吉和陆军情报局局长艾贾兹;另一批则是各军区军长。长久以来,穆沙拉夫在军中的地位,建立在部属对其个人的忠诚及军人对最高司令官效忠的基础上。就这两点而言,穆沙拉夫目前仍可高枕无忧。基亚尼与马吉德两人能够登上高位,显然是因为穆沙拉夫信得过他们的忠诚与能力;而塔吉和艾贾兹则一直是穆沙拉夫的亲信,后者更是穆沙拉夫夫人的近亲。

  从表面上看来,穆沙拉夫似乎已做好了所有准备,因此才放心地脱下军装。但总部设在伦敦的“亚太基金会”资深专家古赫尔却认为,“在巴基斯坦政坛中,最受信任的人往往就是背叛者。尽管在外界眼中,基亚尼对穆沙拉夫忠心耿耿,但他和其他军方将领的忠诚度都是有限度的。古赫尔还举例说,在今年3月9日迫使巴基斯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辞职时,几乎一屋子的官员和军官都表态支持,唯一没做声的就是基亚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