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欲从俄罗斯购买战斗机直升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16:49 央视《今日关注》

  《今日关注》2007年12月26日播出:伊朗求购军火:忧从“核”来?,以下为节目内容。

  大批购买军火,加速核电站建设。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伊朗面对引擎轰鸣,游弋于波斯湾的美国航母战斗群是否依旧选择强硬对抗?近期,俄美等国在伊核问题上的看法又有什么样的新变化?稍后收看《今日关注》。

  主持人(王世林):

  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关注》。

  今天,我们围绕伊朗最近的一些动向来关注一下伊朗和俄罗斯以及美国的关系问题。

  12月25号,阿联酋《联合报》发布了一条消息,伊朗和俄罗斯正在进行军火谈判,伊朗准备从俄罗斯购买战斗机发动机和直升机。如果消息属实,就意味着伊朗在和俄罗斯按计划进行核合作的同时也在加强军事方面的合作。

  伊朗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会有什么影响?在2007年即将过去的时候,伊朗是否会继续选择与美国对抗?就这些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了两位专家为我们做进一步的解读。一位是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的孟祥青教授,您好,孟教授。还有一位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先生,您好,李主任,欢两位到演播室来参与我们的节目。

  节目一开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条消息的详细内容,看一下大屏幕。

  (播放短片)

  解说:

  12月25日,阿联酋《联合报》报道说,目前伊朗正与俄罗斯进行军火谈判,以从俄罗斯购买战斗机发动机和直升机。

  报道说,为了替换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服役的美国生产的f-5战斗机,伊朗准备从俄罗斯购买RD-33发动机,以配备伊朗新型超音速战机,同时还决定从俄罗斯购买新型多用途卡-32直升机,双方军工企业的代表正在进行紧张地谈判。

  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俄罗斯与伊朗在国防领域的合作有利于该地区的稳定。”据透露,为执行过去两国达成总价7亿美元的军事协议,2006年到2007年期间,俄罗斯向伊朗出售了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

  主持人:

  关于伊朗从俄罗斯购买武器这样的消息,以前我们也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但是也注意到俄罗斯也曾经进行过一些否认,所以我们先来聊一下这个消息的可靠性到底有多大,孟教授。

  孟祥青(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战略研究所教授):

  其实俄罗斯和伊朗的军事合作早已有之,远的不说,我们就说这两年吧。2005年年底,俄罗斯和伊朗达成了一个比较大宗的军火贸易,就是向伊朗出售“道尔-M1”防空导弹,这个协议是2005年签署的。到2006年底和今年年初,这个协议已经全部完成了,也就是说29套“道尔-M1”防空导弹已经到位了。紧接着,国际媒体就有一条消息,伊朗正在加紧和俄罗斯谈判,出售“萨姆300”,这个导弹比“道尔-M1”更先进了,距离更远了,当时俄罗斯国防部长就出来否认,说没有这个消息。这次报纸又爆料出俄罗斯正在跟伊朗进行军火谈判。其实这个谈判在这几年就没有停止过,到底这个消息属实还是不属实,到今天为止,25号报道,俄罗斯还没有人出来否认,所以我觉得这个消息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主持人:

  还是存在的。

  孟祥青:

  对。

  主持人:

  国富,您怎么看?

  李国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

  就像孟教授所说的,因为这么多年来,伊朗和俄罗斯一直有军火贸易的关系,而且两国关系非常密切。现在伊朗是俄罗斯第三大武器出口国,每年俄罗斯向伊朗出售飞机、导弹和其它一些军用装备等大概有4、5亿美元,所以这种报道不时传出来,我个人倾向于就像孟教授所说的,这种消息可能是有的。

  主持人: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围绕着伊朗核问题联合国有一系列的制裁决议,如果俄罗斯向伊朗出售这些武器有没有违反联合国制裁决议的嫌疑在里面?

  孟祥青:

  2005年年底达成协议以后,就是出售“道尔-M1”防空导弹,当时美国就表现出极大的担忧,一直在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就是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美国要求俄罗斯不要向伊朗出售这些武器系统。

  俄罗斯国防部长发表了一个讲话,讲得非常明确,他说,第一,这是一个防空导弹,第二,它不违反联合国关于对伊朗的制裁决议。为什么?因为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决议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能向伊朗出售敏感武器。显然这不是敏感武器,也就是说它没有排斥向伊朗出售常规性的武器。“道尔-M1”导弹是短程防空导弹,刚才我们讲的发动机、直升机都是常规武器,而且俄罗斯国防部长还专门讲过,它不仅不违反这个协议,还有利于保持这个地区的力量均衡。

  主持人:

  就是不存在违反制裁决议的问题。

  孟祥青:

  对,还不存在打破这个地区力量均衡的问题。

  主持人:

  如果说不存在打破这个地区力量均衡的问题,还有一个消息,伊朗和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已经就购买约250架“苏-30MK”远程战术战斗机和另外20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已经接近达成协议了。

  国富,你分析一下,这一批武器如果卖给伊朗会不会对伊朗在这个地区的军事优势或者力量平衡有影响?

  李国富:

  我认为不会打破这个地区的力量平衡的。因为伊朗的军事装备应该说是相对落后的,海湾地区其他的一些国家基本上都得到美国最先进的一些武器,相对来讲,伊朗的武器装备基本上是当时70年代末美国人所提供的,30多年来基本上还保持着30年以前的一些比较陈旧的装备。所以伊朗的军事力量的强与弱并不在于它的武器,首先伊朗的军事力量比较强,是个军事大国。我们知道伊朗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政府军,一支是革命卫队,两支部队加起来的总人数约100万,它还有将近100万的后备役部队,这一支将近200万战斗力的部队在整个海湾地区是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比的。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伊朗军队的斗志比较高昂,这一点我们从两伊战争中看得非常清楚,最重要的一点伊朗自己手中有一些所谓的拳头产品,就是最近几年来伊朗自己研发的一些中程、短程的一些导弹,伊朗认为这是它的杀手锏了,所以从总体上来讲即使伊朗得到了苏联的,而且是俄罗斯提供这些武器,我个人认为仍旧没有打破整个地区的军事力量的平衡。

  主持人:

  这个地区的军事力量的平衡是针对谁说的?对美国来说。

  孟祥青:

  我觉得这个问题优势当然很大。

  它没有明确说这个军事力量平衡到底针对谁,但是根据我的理解,我认为它讲的力量平衡主要是指伊朗的军事力量和以色列相比。

  李国富:

  孟教授,我再加一句,还包括和伊朗原来的军事力量相比。

  孟祥青:

  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就是再卖给它先进武器,它比不了以色列,也比不了美国在海湾地区这么多国家那么多军事基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伊朗的军事实力不跟以色列比,在中东地区还是最强大的,为什么?伊朗不仅有百万大军,它的杀手锏就是它的导弹,伊朗从90年代初曾经提出一个“导弹地带”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伊朗所处的地缘环境是海湾地区这样一个特殊环境,如果在伊朗大规模地部署弹道导弹,就可以给这个地区带来一种重大的震慑力量。所以根据这个理论,伊朗在这十多年的军事发展当中,它重点发展研究的就是它的导弹。

  从去年以来,我们做了很多期这样的节目,专门伊朗的军事演习展示的最多的所谓新式武器杀手锏就是导弹实验,尤其让它感觉引以自豪的“流星-3”,“流星-3”经过改进以后射程是2000公里,意味着整个中东地区包括以色列,包括美国在中东地区,甚至欧洲南部的一些军事基地至少都在它的射程范围之内。

  主持人:

  那么就是说,伊朗购买再多的军事武器也不会对于在波斯湾地区有着很强大的军事部署的美国有任何力量方面的改变。

  李国富:

  应该是这样说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一旦发生战争就会加大美国的伤亡,加大美国打击伊朗的代价,同时也震慑了周边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它的一些能力已经达到美国在欧洲的一些军事基地,这一点美国人是不愿意看到的。

  主持人:

  这也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就是这一年来我们经常在节目中探讨美国会不会攻打伊朗,但是伊朗和美国之间的战争一直没有爆发,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来解释?

  至少现在一直是没有。

  李国富:

  我觉得美国人到目前为止迟迟没有打伊朗最主要的还不是双方的力量对比,因为尽管我们刚才所说的,伊朗得到了俄罗斯这批比较先进的武器,它的军事力量有所提高,但是从美国和伊朗总体力量的对比仍旧是不对称的,双方不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美国之所以没有打伊朗,主要是打伊朗以后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这一点我认为恐怕是阻止美国对伊朗动手的最主要的原因。

  主持人:

  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是今天我们还是关注一下伊朗和俄罗斯的核合作、军事合作以及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问题。

  说到伊朗和俄罗斯的合作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两个国家之间来往还是比较密切的,相关的背景我们再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2007年10月16日,在伊朗当局空前严密的戒备之下,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对那里进行了正式访问,这也是64年来俄罗斯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伊朗,而且普京这一次的访问正是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正在加紧推动对伊朗新一轮制裁的关键时刻,所以备受关注。

  抵达德黑兰当天,普京参加了里海沿岸国家峰会,并表示:“不允许有在这一地区动武的念头。”此后,普京还与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分别举行了会谈。

  与哈梅内伊的会谈,普京就解决伊朗核问题提出了一个新计划,但是具体内容双方并没有透露。

  在与艾哈迈迪-内贾德的会谈中,伊朗核问题和布什尔核电站是双方的讨论重点,会谈后,普京表示,将推迟布什尔核电站的交付,有关的合同需要修改,以澄清一些法律问题和双方的财政义务,之后,俄罗斯将会做出运送核燃料的决定。

  两个月之后,12月16日,俄罗斯开始向伊朗布什尔核电站运送首批核燃料,这批核燃料运送完毕半年后,布什尔核电站预计将开始运转。

  主持人:

  刚才前面的背景片里讲到,10月份普京对伊朗的访问是64年来俄罗斯元首第一次到伊朗进行访问。

  时间的选择我们注意到了是10月份的,在这之后俄罗斯和伊朗的合作不断在加强,核合作按计划实行,12月16号第一批核燃料已经运过去了,而且现在不断地传出购买武器、军火谈判等消息,为什么俄罗斯要加强跟伊朗的合作?在时间点的选择上您怎么看?

  孟祥青:

  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背景。俄罗斯跟伊朗的合作是一个传统,传统以来,俄罗斯对伊朗的合作一直是在加强的。

  主持人:

  但在前几年中断了一些。

  孟祥青:

  对,中断了一些。同时,俄罗斯在伊朗的利益是非常大的,伊朗也是购买俄罗斯军火贸易的主要购买国,而且它们之间在能源领域、核发电领域的合作一直都在加强。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我觉得有两个重要背景:

  第一,这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普京政府其实一直在强调,没有证据证明伊朗是在开发核武器,在伊朗核问题上,俄罗斯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其实是有分歧的,这个分歧是全世界都知道,这是非常明确的。

  第二,俄罗斯这一时间以来不断遭受美国打压,不断在国际社会包括东欧反导系统、格鲁吉亚等一系列问题上遭受美国的打压,俄罗斯不断被挤压跟这样一个国际处境也是有关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俄罗斯在某一个阶段是否打伊朗这张牌跟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又是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当俄罗斯跟美国关系相对紧张的时候,俄罗斯显然跟伊朗的合作也加强。相对缓和的时候,显然这种合作不是说停了,但是至少有一段疏远。我还记得在两年前,俄罗斯曾经在布什尔核电站问题上,伊朗也表示不满,拖延给布什尔核电站燃料的运输。

  主持人:

  那时候伊朗核问题是最关键的时候,给伊朗造成压力也是最大的时候。

  孟祥青:

  对,也是我记得在第一个制裁决议的前后,俄罗斯暂时在推迟。那个时候其实整个国际社会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合作比现在来讲相对还是紧密一些,至少分歧没有现在这么大,美俄关系那个时候相对也比较平稳,至少没有今年以来发生这样剧烈的冲突。所以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伊朗依然是俄罗斯手中一张重要的牌。

  主持人:

  如果说伊朗是俄罗斯手中的一张牌,国富,您觉得俄罗斯打这张牌打得怎么样?

  这里面有一个点,12月3号,美国情报机构发布了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报告,12月16号,俄罗斯就开始给伊朗运送第一批核燃料,这是不是也跟这个报告有一定的关系,俄罗斯打伊朗这张牌打得您觉得怎么样?

  李国富:

  我觉得俄罗斯打伊朗这张牌到目前为止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它有一个大的背景,刚才孟老师说的,涉及到俄美关系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普京总统执政以来有一个基本的战略,就是重返中东,要恢复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当年苏联的大国地位。因为苏联垮台之后,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急剧下降,普京要重新塑造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第一步就是在中东,伊朗正好为俄罗斯重返中东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俄罗斯普京利用个人的魅力打伊朗的牌打得相当娴熟。

  这次普京访问伊朗顶住了西方的压力,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原因是正好召开一个里海沿岸国家的峰会,这个峰会今年正好轮到在德黑兰举行,普京正是借着这个机会一方面参加多边首脑会议,另外一方面利用这个机会对伊朗进行了64年来的首次访问。他说,这次访问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加强了伊朗和俄罗斯之间战略性的关系。

  主持人:

  对,刚才我们谈到的是俄罗斯打伊朗这张牌,但实际上我们知道,这几年来,伊朗一直和美国进行对抗,您觉得是不是伊朗也有打俄罗斯这张牌的技巧在里面?

  孟祥青:

  是,伊朗其实在这方面也有它娴熟的一面。

  我们可以看到,伊朗在最近几年和美国伊核问题上矛盾分歧在加剧的时候,一到关键时候,伊朗总是不忘打俄罗斯的牌。

  主持人:

  俄罗斯也比较配合。

  孟祥青:

  这次也是,最早宣布都是伊朗宣布的,就是核电站明年建成,这是伊朗宣布的,俄罗斯还没讲它就说,为什么?因为伊朗说俄罗斯给它的这些核燃料包括这些设施会按期到达。按照原来计划,其实2007年布什尔核电站就应该建成发电了,为什么拖到今天?主要是俄罗斯的核燃料没有到位,就是刚才我们谈到的,俄罗斯在认为时机不太成熟的时候做了一定的拖延,当然它的公开理由是技术性的原因,伊朗也表示不满,但是在这个时候,伊朗先宣布明年就要建成了,紧接着的是报道核燃料到位了,所以伊朗也是很会抓住时机来打俄罗斯这张牌,在某种意义上也减轻了来自美国的压力。

  李国富:

  西方战略学家分析,对伊朗来讲,俄罗斯是它最大的潜在威胁,因为从历史上来讲,伊朗多次受到苏俄的侵略,二战之后,当时的苏联部队占领了伊朗很大一片地区,伊朗也是求助国际社会、求助美国,最后才把苏联部队挤压出去的。在今天这个社会,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大的国际环境下,伊朗利用俄罗斯,俄罗斯是联合国五常之一,俄罗斯从此愿意向伊朗提供它所需要的核合作、军事武器,通过俄罗斯这么一个大国也可以提高伊朗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都有战略上的需要,但是应该说伊朗人对俄罗斯人还是心存戒心的,戒心主要体现在核问题上。双方2005年达成了一个俄罗斯向伊朗运送核燃料的问题,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伊核问题的紧张,俄罗斯就利用了所谓拖欠费用的问题中止了一段时间,慢慢现在又恢复了,所以伊朗人从内心对俄罗斯也是不信任的。

  主持人:

  看来看去这是一个三角关系,伊朗、俄罗斯、美国。伊朗和俄罗斯的关系到底是近还是远,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跟美国有关系,最近的这一次又证明了。很多媒体评论,俄罗斯和伊朗最近关系比较热络是因为美国情报机构发布了那份关于伊朗在2003年时停止了核计划的报告。

  到底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报告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一起看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12月3日,美国情报机构发表了一份令世人大跌眼镜的报告,公开指出,伊朗已经在2003年停止了核武器发展计划,这同布什政府过去几年来所坚持的说法大相径庭。

  这份题为《国家情报评估》的报告,是美国的16个情报机构根据今年10月31日以前获得的情报作出的联合评估报告。报告称,他们对伊朗在2003年秋迫于国际压力停止了核武器项目的可能性拥有“高度信心”,并且这一项目至今也没有重启,但伊朗仍“保留着研制核武器的选择”。报告认为,伊朗研发核武器的决心并不像美国2005年以来所判断的那样坚定。

  报告出炉后,《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当天都刊登文章认为,该报告对布什政府是一大打击,因为布什政府近年来不断散布伊朗威胁论,今年10月17号,布什甚至把阻止伊朗核武计划与防止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相联系。

  4号,在白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布什说,他认为这份报告实际上是发出了警告信号,伊朗仍然是个威胁。

  布什(美国总统):

  我将这份报告视为一个警告信号,因为他们有过(发展核武器)计划,他们曾中止了它,这之所以是警告信号就是因为他们还能重启计划。

  布什随后强调,他不会改变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他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对伊朗施压,并希望在任期内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他表示,最好的外交手段就是不排除任何选择。

  主持人:

  国富,你长期以来一直研究中东问题,这个报告是今年12月3号公布的,到现在12月底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酵,还有包括各个国际社会的看法,您综合一下,您觉得这个报告之后伊核问题将来会怎么发展?

  李国富:

  我觉得这个报告对伊核问题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有很多人说明年美国会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这种可能性大大地减少了,使布什政府发动对伊朗的军事打击的可能性更加困难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力。其它对于国际社会一起动员伊朗是不是让它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努力,我觉得可能减少了压力,但是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国际社会对伊朗施加压力。

  主持人:

  就是在铀浓缩这个问题上国际的压力不会降低。

  李国富:

  不会降低。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增加了布什政府推动联合国通过第三个制裁伊朗制裁决议的难度,但是通过这个决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主持人:

  对,如果美国攻打伊朗的可能性或者难度增加了,您觉得美国未来对于伊朗的核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

  孟祥青:

  我觉得这也是这个报告出台以后,国际舆论议论的焦点之一,也是美国国内议论的焦点之一,就是这个报告到底对美国对伊朗的核政策会发生多大的影响,如果简单地说,这个报告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其实每一个人或者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政治家都可以从这个报告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根据和理由。

  当这个报告出台的时候,我记得国际社会基本上是一边倒,都认为对布什是一个打击,这个报告给了布什一个响亮的耳光。但是我们看了刚才布什的讲话,他从这个报告中也做了不同的解读,第一,它停止了核计划,说明它有过。第二,它为什么停止核计划,刚才这个片子不全,其实布什还讲,因为国际社会对它的压力。也就是说,如果国际社会没有这个压力,它还会重启。第三,这个报告仍然表明了它仍然具有这样的能力,仍然随时可以启动这个计划,那不说明伊朗还对我们是威胁吗?所以布什讲话以后,赖斯多次讲过,伊朗仍然是我们的威胁,对伊朗的政策不变。赖斯在前天明确讲过,只要停止铀浓缩,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所以现在西方包括美国关注的焦点仍然是铀浓缩,就是铀浓缩不仅没有停止,前一段伊朗内贾德讲,铀浓缩在继续推进,明年3000台起动以后,它继续在加速运转。所以这仍然是美伊也是伊朗核问题的焦点,就是停止不停止铀浓缩,只要这个问题不停下来,我认为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压力总体上还是会加强。

  主持人: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富,您分析一下,接下来国际社会对于伊朗核问题,不管这个焦点是铀浓缩也好,还是布什尔核电站问题也好,到底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包括比如联合国还有第三份关于对伊朗的制裁决议的问题,您认为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李国富:

  我觉得这个报告正像刚才孟老师说的,它给了布什政府一个更大的选择空间。我们注意到现在的伊美关系也有非常微妙的一种变化,前两天,美国驻伊拉克高级指挥官第一次表示,伊朗在稳定伊拉克安全局势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过几天,伊美之间又要举行第四次双边大使级会谈,所以我个人认为,伊核问题会朝着更加复杂,关键一点还是取决于双方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主持人:

  今天围绕伊朗最近的一些动向,就伊朗和俄罗斯的关系以及和美国的关系问题我们先谈到这儿,非常感谢两位专家今天到演播室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你们。

  好,观众朋友,今天的《今日关注》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收看,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策 划:桑瑞严

  编 辑:马 敬 杨修雯

  制片人:陶跃庆

  监 制:王未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