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国支持盟友与塔利班秘密接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16:58 青年参考
支持盟友与塔利班秘密接触 美国向塔利班“暗送秋波” 本报特约记者 范新红 2007年12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独家文章,披露了美国对塔利班的不接触政策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并为此与阿富汗政府“大唱反调”。那么,美国为什么突然向打了6年多的对手“暗送秋波”? 美认可盟友搞接触 《金融时报》的记者琼•布尼在喀布尔发出的这篇报道看似平常,却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有分析家认为,一个秘密正在慢慢揭开。 2007年12月26日,阿富汗政府突然对西方外交官表达了少有的愤怒。阿富汗政府驱逐了来自欧盟和联合国的两名高层外交官(其中一名是英国人,另一名是爱尔兰人),要求他们在48小时内离境。理由是这两人曾在塔利班武装活动猖獗的赫尔曼德省(位于阿富汗南部)与塔利班成员进行接触。 2007年12月27日,一位美国官员对此却表示,“应该有进行这种对话的余地”。 在此之前,美国驻阿富汗大使威廉•伍德也公开宣称:两位遭驱逐的外交官的举动“有着绝对良好的动机”。这句话被《金融时报》解读为伍德大使支持与塔利班接触,但也只是支持与塔利班内部一小部分试图承认卡尔扎伊政府以及阿富汗宪法的人接触,而与基地组织密切联系的那部分人不在考虑之列。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并没否认《金融时报》的这一看法。 2001年,美国发动了针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此后,布什政府多次宣称:绝不与该组织谈判。这甚至被理解成美国的国策:因为塔利班势力与“基地”组织同穿一条裤子,“基地”组织制造了“9•11”恐怖袭击,那么美国对塔利班斩草除根就变得理所应当。这就是美国攻打阿富汗塔利班的理由。 早就开始接触了? 要不是《金融时报》披露了美国大使的表态,很多人也仅仅把两位欧洲外交官与塔利班的接触看成是一次“私人行动”,该媒体报道后,人们开始猜测,西方国家在与塔利班接触的问题上是不是已达成默契? 英国是美国的反恐盟友,英国的媒体还挖掘到一些内幕消息,称英国情报机关军情六处人员在今年夏天就与塔利班高级指挥官会晤,双方共同出席阿富汗一些部落的“长老会议”,并借此进行对话。 就在几个星期前,英国首相布朗还曾对议会承诺,英国不会与塔利班谈判。这次,美国高级官员“力挺”被驱逐的欧洲外交官,更让“美欧默契说”甚嚣尘上。 美国盟友怨言多 其实,美国与塔利班的不接触政策早已让盟友们很不满——战场上主要是盟友的军人拼死拼活,可现在的塔利班却越来越难收拾。欧洲外交界认为,该进行谈判桌上的对话了。 不久前,布什在记者会上曾表示——担心西方盟友对阿富汗局势感到“厌倦”,他称美国将寻求一个政策,那就是“使盟友们意识到双方在阿富汗政策上的一致性是多么重要”。这句话被外界理解为美国正在寻求“阿富汗新政”。 卡尔扎伊其实也在寻求突破,他的政府实际上只能控制首都喀布尔以及周围的一些地区,塔利班仍是该国的“独立王国”。因此如何与塔利班接触并达成权力妥协对他来讲尤为重要。卡尔扎伊最近在接受CNN采访时,还抱怨他想与塔利班举行“严肃的和平谈判”的意图被美国“喊停”了。 《金融时报》还称,伍德大使在被问到美国与塔利班接触的问题时,仅仅含糊地表示:“我从来没听说任何级别的谈判在公开场合进行。”没“公开进行”,是不是说明正在“秘密进行”,外交官的措辞确实耐人寻味。《金融时报》就据此认为,美国正在向塔利班“暗送秋波”。 贝•布托死后变数多 最近半个月内,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的领导人接连访问阿富汗,“实地考察”当地局势,这三国的口径是支持美国反恐,继续驻军阿富汗。 欧洲与塔利班的“私下接触”为西方破解阿富汗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不过,贝•布托之死可能会堵死这条路。 在伍德大使发表“接触谈话”的第二天,贝•布托就死了。巴基斯坦政府是美国在南亚最重要的反恐伙伴,在巴国内局势不明朗的形势下,美国在处理塔利班问题时将面临太多变数。笔者估计,美国接下来得再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决定是否与塔利班正面接触。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