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党竞选人血拼新罕布什尔预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02:45 中国青年报

  继艾奥瓦州的首场政党基层会议预选后,美国总统选举党内预选首场直选8日在另一“风向标”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序幕。

  第一场较量过后,民主党阵营呈三分天下态势;共和党阵营新秀脱颖而出。预选的不确定性,使新罕布什尔州成为预判这场选举“马拉松”结局的重要观察哨。

  7日早上7时不到,前马萨诸塞州州长、共和党竞选人米特·罗姆尼便来到酒店餐厅。他眼带血丝,面露倦色,边往嘴里塞着松饼,边跟助手讨论报纸上的选举评论文章。最后一口还未下咽,见到助手看表的姿势,他便匆忙乘车前往竞选活动现场。

  午时,罗姆尼带着他在艾奥瓦一役后新提出的“共和党变革使者”口号来到新罕布什尔一个商业人士俱乐部,试图说服听众,作为一名“华盛顿局外人”,他能够修补“已经破损”的白宫,在减少预算赤字、反对非法移民和减税等方面带来真正变革。

  几十公里外的山间木屋餐馆中,共和党艾奥瓦预选胜者、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赫卡比也在用玉米馅饼、腊肠、减税政策等争取更多选票。演讲最后,他用屡试不爽的幽默再次赢得满堂掌声。

  “我希望你们明天前往投票站支持我,拉上你们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那些不愿投票给我的人就留在家好了,没事的话,清扫一下车库门前的积雪……”赫卡比说。

  选前媒体预计,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共和党竞选人约翰·麦凯恩有望在新罕布什尔获胜。麦凯恩选择在闹市区的广场举行街头演讲。借着美国和伊朗舰艇险些在国际海域发生冲突的“东风”,这名越战老兵麦凯恩再次发出“美国尚不安全”的警告,强调自己才是能给美国带来安全保障的总统。

  距离最终投票不到一天,新罕布什尔州不少选民仍在权衡。尽管变革是众望所归,但经验、能力和信誉哪个更重要,他们感觉难于取舍。

  民主党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由于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立场前后矛盾,也遭到一些选民批评。但选民沙莉认为,政界人士也有权改变自己的观点,与此相比,她更大的顾虑在于,尽管奥巴马的观点和能力不可低估,但他从政经验尚浅,是否具备实现他所说的“变革”能力不得而知。

  7日午夜刚过,新罕布什尔州预选在夜幕中拉开序幕。依据传统,该州北部村镇迪克斯维尔山口可在预选日零时开始投票,也是第一个公布结果的地区。

  不到10分钟,结果揭晓,民主党选民投出的10票中,7张收归奥巴马,希拉里一票未得。共和党选民的7张选票中,4张归于麦凯恩,罗姆尼拿下两张,还有一张归于前纽约市长朱利亚尼。

  早上6时开始,其他各地选民开始进入投票站,最终结果将于当晚宣布。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链接

  预选“风向标”——新罕布什尔州

  美国总统选举党内预选首场直选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举行。以下是新罕布什尔州与预选有关的一些情况。

  一、依照惯例,新罕布什尔州是全美首个举行直接预选的州,与首个举行政党基层会议预选的艾奥瓦州并称预选“风向标”。前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吉米·卡特和罗纳德·里根当年预选时在该州赢得胜利后,支持率随后蹿升,最终从党内脱颖而出。1968年,谋求连任的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在新罕布什尔州预选败北后,作出退出竞选的决定,从此淡出政坛。

  二、新罕布什尔州投票率较高。2004年预选时,约有40%的登记选民参加投票,而艾奥瓦州当年预选投票率只有6%。

  三、新罕布什尔州一些选民往往倾向于同情“弱者”。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参选的共和党人约翰·麦凯恩和帕特里克·布坎南,参选当时均不被看好,却在这里赢得预选。不过,两人最终没能赢得党内提名。

  四、新罕布什尔州1300万人口中,94%是白人。从美国整体看,白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67%。

  五、由于减税、重视商业等原因,新罕布什尔州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一直是美国东北部经济增长最快的州。

  六、新罕布什尔州中老年人口较多。2004年,州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9岁,同期全美平均水平是36岁。(王薇 新华社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