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折射的80后焦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10:48 青年参考

  文姜茶(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焦虑是普遍的,白头偕老是罕见的,值得依靠的真男人只存在于没有女人的世界里。”如果通过看电视来观察一个 国家的社会现状,国际观察员将会得出以上几条“2007年中国社会报告”。

  “我很焦虑,非常焦虑,特别焦虑。”这是2007年热播电视剧《奋斗》中男主角的一句台词。20多年来追着日 剧韩剧掉眼泪的中国观众,今年终于等到了可以为之痴迷的本国青春偶像剧。主人公们在中国是被称为“80后”的一代,他 们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80年代,享有中国年轻人前所未有的物质优裕,他们的口头禅是:“我这么年轻我怕谁呀?”剧中的 男主角刚出校门就穿GUCCI开奥迪住别墅,有个从天而降的富爸爸往卡里打进了两千万。虽然很多人对这样的“奋斗”嗤 之以鼻,却不由自主地认同他的焦虑。一夜之间,都市焦虑症犹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人都把“我很焦虑”挂在嘴边。

  有人说,70后、60后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轨道单一,但80后的人生选择太多了,焦虑到不知选什么才好。我 身边80后的年轻人们,却不像电视剧中的俊男美女那样风花雪月地焦虑着,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越来越买不起的房子 ,他们的焦虑是现实主义的。同事小彭在热火朝天的牛市中焦虑着:人人都在炒股,我能不炒吗?可我每个月信用卡的债都没 还清,拿什么炒股?朋友小黄集父母兄姐之力,好不容易在深圳买了一套房,但随即焦虑起来:房价不会跌吧?结果,在她买 房一周后,房价就下调了。

  务实的中国观众对《金婚》的追捧更甚于《奋斗》。这部有如一本婚姻流水账那么实在的电视剧,不像《奋斗》那样 有着一批狂热收集台词、甚至用剧中主人公的言行为范本改造自己的痴迷观众,却打湿了无数条中老年人的手绢,年轻人则将 自己父母的爱情故事贴在网上,各城市的媒体也纷纷开始报道以前乏人关注的当地金婚、钻石婚老人的故事。

  然而,当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闪婚和劈腿,对白头偕老的感动在电视剧落幕后能持续多久,却是不容乐观。

  我的闺蜜小黎今年一年内目击了身边朋友的六起婚变,虽然她和丈夫的感情毫无问题,但她还是一边感叹着未雨绸缪 的必要性,一边把财产如何切割都想清楚了。自己能和另一半修成“金婚”吗?这是中国夫妻们在中国式的浮躁中不敢设想的 疑问。

  金婚的不敢指望,对很多中国女人来说,首先是找不到一个可以放心依靠的宽厚肩膀。其实这要怪她们自己。自从她 们在10多年前追捧台湾偶像组合F4开始,面如冠玉、中性妖冶的花样美男风行至今。像鲜花一样娇美的男人用来养眼是不 错的,用来依靠就得提防闪着自己的腰。这也难怪中国女观众们在2007年痛改前非,爱上了一群不涂防晒霜、不扭扭捏捏 、不摇头摆尾、不穿韩版衣服、不说黄色笑话、不对着镜头喊“投我一票”的硬汉。

  以下是一名女网友的自白,像她这样的中国女观众还有成千上万:“近期我狂粉《士兵突击》,加班到10点多,然 后看到凌晨两点多,然后6点多再顶个水泡眼起来。是个人都被我抓住狂介绍该片,连领导找我谈心我都不忘插一句,‘哎, 你最近看了《士兵突击》没?’领导狂汗。”

  女观众们陶醉地总结出,《士兵突击》中有十一大型男——他们之中有又酷又帅的高智商分子、古典音乐迷、狙击神 枪手,也有来自农村的老实人,共同的特点是“有男人味,有担当,做女人的靠上去,绝对不会塌下来”。

  《士兵突击》的火爆会让中国都市女郎们拥向军队寻找理想情人吗?结论是否定的。中国观众永远能够分清理想和现 实之间的差距,深夜追剧带着水泡眼上班的都市女郎,只会望着办公室里的小张小李叹口气,希望明天能在这石屎森林中遇到 一个比较MAN的男人。《士兵突击》的男主角被战友评论为“不焦虑,耐得住寂寞”,这在中国,应该算得上稀有动物的标 准了。而荧屏外的中国男人和女人在可预见的未来,恐怕仍将继续焦虑下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