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12:36 《环球》杂志

  对于这样的交易,美国政府似乎放下了自己的“警惕”。《经济学家》的文章认为,此时吸纳主权基金投资对于双方均有利,但美国可能获利更多,因为通过主权基金的投资,美国金融机构不仅得到急需的资金,也可能因此打通连接新兴经济体市场的途径。

  目前,中东和亚洲主权基金在向受到美国信贷市场危机影响的西方金融机构注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无怪乎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刊文指出,以往美国资金往往充当世界金融的救世主角色,但如今那些在上世纪末曾陷入金融危机的地区却成为美国金融的救世主。

  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如意算盘打得很简单:一方面,要将救世主引进门,就不能对主权基金限制太死;另一方面,又不能让主权基金的一举一动脱离视线,因此为主权基金制定一套自律守则,加强主权基金运作的透明度就成了他们盛行的口号。

  金米特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说,七国集团已经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连同主权基金所属国拟定一套自愿遵守的行为守则。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则证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要求新加坡、挪威和阿联酋等几个主权基金重要所属国牵头拟定相关的信息披露规则。李光耀现在还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董事长。

  在欧盟内部,有关主权基金监管规则的讨论却引起了不小的分歧。法国对新兴经济体的主权财富基金持保守态度;德国希望保护国内企业免受来自国外的政治性接管,提出在欧盟设立一个监管主权财富基金收购的部门;英国则对主权基金持更加欢迎的态度,反对过于严格的监管。

  欧盟委员会在日前的首次内部讨论中认为,目前还没有必要通过立法约束主权基金,但会考虑制订一些指导方针,以提高主权基金的透明度。

    监管之争

  美国等西方国家希望约束主权基金的举动遭到了设立主权基金国家的普遍反对。

  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说,主权基金在全球市场上正发挥着积极作用,声称主权基金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掺杂政治意图的指责言过其实。

  库德林认为,主权基金实际上满足了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其投资也受到许多公司的欢迎,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资金雄厚的主权基金有助于缓解西方主要金融市场普遍遭遇的流动性短缺问题。

  设在华盛顿的美国国际金融学院最近公布的一项报告指出,由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巨额石油美元建立起的主权基金,将对稳定和推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近日也警告说,对于主权基金的保守主义担忧毫无道理,对主权基金不应过于限制。

  从当前情况来看,主权基金大多奉行长期投资的理念,风格更为审慎和稳健,理应是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全球经济不平衡有序调整的重要力量。

  此外,在投资过程中,它们大多保持低调,在参股的公司中并不强求进入董事会,不对企业经营施加影响。在近期主权基金对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等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中,没有一起主权基金安排了人员进入董事会。

  科威特投资局常务董事贝德尔·萨阿德说,科威特投资局已经运营了55年,从来没有像西方国家所担心的那样,受政治因素影响做出投资决定。

  沙特货币局副局长穆罕默德·贾赛尔批评西方国家对待主权基金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他说这意味着“主权基金除非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就是有罪的”。

  主权基金到底是“洪水猛兽”,还是“救命稻草”,挪威财政大臣克丽斯廷·哈尔沃森一语道破天机,“他们不喜欢我们,但他们需要我们的钱。”

  来源:2008年2月1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