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美国人联合支持奥巴马竞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6日0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致美国公民:你希望看到奥巴马参议员入主白宫吗?请加入我们在北京的第一轮筹款活动吧!”

  当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大洋彼岸开始繁忙的总统竞选活动时,在北京已生活了17年的美国人杨思安(Anne Stevenson-Yang)再次按捺不住,她开始把在华的美国人组织起来,开展支持奥巴马的活动。

  4年前,来自华盛顿的杨思安在北京组织过在华美国人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的聚会。当时他们的团队较小,克里没有和他们进行过沟通。

  克里最终输给了小布什,这使得杨思安还得继续“忍耐”4年。在布什当政的8年里,“基本上没法看电视,一看到布什就换台”,杨用带着浓厚京味的中国话说,“这个小布什确实是伤害了美国,伤害非常深。”

  2008年的总统大选让在华的美国商人们再次聚到一起,这一次奥巴马人气十足。他在中国的支持者们组成了一支“在华美国人的奥巴马竞选团队”。

  该团队的组织者之一Erin Keogh说,她手中的奥巴马支持者名单约有300人,而这支团队目前为奥巴马竞选筹得的捐款约为15万美元。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Alan Paul分析,奥巴马有海外背景,小时候在印尼生活过4年,所以更能吸引海外选民。Paul为该报撰写专栏“老外在中国”,现居北京。

  相对于其他候选人,奥巴马也更加重视来自海外的支持者。去年6月和11月,奥巴马和他的妻子通过电话和视频会议,分别和这支在华竞选团队进行过一次对话。

  “当我知道他们有了这样一个组织后,我就一直在等,等待其他候选人的在华支持团队出现,”Paul说,“但这最终并没有发生”。

  奥巴马的京沪钱袋

  2007年6月7日,数十位奥巴马的支持者聚集在北京三里屯南街的一家酒吧,他们围着一部免提电话,一边享用点心和啤酒,一边听着奥巴马在电话里讲述他在海外的成长经历并回答听众的提问。

  同一时间,Jamie Pellegrin把在上海的一些美国人聚到了静安区的一家西餐厅。Paul说,这些人中不乏投资银行家、律师和分析师。

  这是杨思安他们在中国发起的第一轮筹款,她“建议每人给奥巴马捐款250美元;当然我们鼓励每人多捐一些,只要不超过法律规定的限额2300美元”。

  杨思安说,美国的法律是尽量来控制这些筹款活动,每一个人限制最多捐2300美元,而且一定要是纯粹个人的行为。

  上海会场的建议捐款额度也是每人250美元,但至少要捐20美元才可以保证进入会场。“捐20美元就可以把下一任美国总统装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这样的机会值!”奥巴马在上海的热情支持者Eric Hu说。

  杨思安之前通过奥巴马的竞选网站和他取得联系,并获得与奥巴马对话的机会。

  在她看来,奥巴马的竞选班子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组织,“你要是不掏出2300美元,有些候选人就不理睬你;你要是组织活动,那些候选人要先看你们能筹到多少钱才决定是否参加。但是奥巴马根本不提,他不问你能给多少钱”。

  5个月后的一天,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奥巴马以同样的方式与在华美国人进行了沟通。

  Paul说,除了北京大约50人之外,上海、东京、名古屋、新加坡、香港和雅加达等地也有150-200人在同时收听米歇尔的演讲。

  到了今年1月29日,中国正经受大雪灾,许多地方交通中断,但奥巴马的在华支持者们仍从全国各地赶往上海,参加奥巴马及民主党全球初选的准备聚会。

  这次聚会有100人参与。活动只向美国公民开放,参与者须持有美国公民护照方被允许入场。

  会场准备了电脑,以帮助人们为7天后的民主党全球初选进行注册。而奥巴马在南卡罗莱纳州的演讲则播放在电影荧幕般大小的屏幕上。

  “虚拟州”的力量

  美国国会于1975年通过《海外公民投票权法》,允许海外美国人在他们最后居住过的选举区参加缺席投票。

  杨思安以前就是以缺席投票的方式参与美国选举,先给自己所在的州写信,要求获得投票的表格,收到表格填好后再邮寄回美国,“非常麻烦”。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