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邵乐韵:聪明人为何总做傻事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11:01 新民周刊
撰稿·邵乐韵 为追求刺激,我们偶尔会疯狂,比如蹦极、特技跳伞,还有,作为一个公众瞩目的人物去召妓。既然这些事都能带来快感,为何有人热衷,有人却对此不齿? 这还要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说起。上世纪90年代,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所谓的“风险基因”,这是一种行为符码,可改变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的再吸收,使人们能更好地应对紧张和焦虑。越是能处理好紧张情绪的人,对风险的承受力也越大。但是,多巴胺也只能控制10%的刺激行为。后来,美国德拉华大学的研究发现,还有种叫羟色胺的物质也在起作用。羟色胺能抑制冲动行为,当人们冒险行事时,就说明羟色胺分泌不足。 单胺氧化酶抑制物是一种控制多巴胺的物质。科学家发现,人体内存在高含量的睾丸素(男性荷尔蒙)时,单胺氧化酶抑制物浓度往往较低。原始时期,男人会冒极大的风险去捕杀比自己大好几倍的猎物。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爱冒险。 当然,不是所有的冒险都是玩命的。德拉华大学心理学家指出,追求刺激可以是感官上的刺激,比如食物、旅游或更原始的刺激——性——就像斯皮策那样。问题是,知名人士在追求刺激的时候往往会低估风险。 即便这样,也不能说斯皮策是化学物质的无辜受害者。有时候,傲慢者就要付出傲慢的代价。但是,人类总是渴望刺激的,也就是说,对刺激的追求会越来越强烈。就好像赌博,想要赢得更多,就会加大赌注。斯皮策学到的道理恐怕是,当你押上了所有的东西,你也可能失去一切。 揭丑关键:不让金钱说谎 撰稿·刘文越(本刊驻华盛顿特约记者) 高官性丑闻自然是媒体报道的一个重点,但记者倒是对斯皮策丑闻曝光的过程更感兴趣。这一点,或许也出乎办案老手斯皮策的意料。 据《纽约时报》披露,其实,事情最初源于汇丰银行的举报,该银行发现有两个皮包公司的账户电汇往来可疑。国税局介入调查后发现,这两个皮包公司果然不正常,其和一个绰号“皇帝俱乐部”的卖淫集团有关联,意想不到的是,纽约州州长斯皮策先生也被发现曾向该俱乐部进行过电汇。 由于涉及州长高官,调查人员在得到司法部长和法官的批准后,随即对斯皮策电话进行监听。案情自然也不会太复杂,斯皮策这些电汇是他的嫖资,而他长期隐瞒了这些金钱往来。真相最终大白于天下,在舆论压力下,斯皮策这个昔日执法人员最终被迫告别大好前程,并可能因隐瞒金钱去向而遭到刑事起诉。 斯皮策召妓丑闻能最终曝光,美国司法调查人员的办案能力和独立性有重要功劳,要知道,身为州长的斯皮策在案发前自己也一直被蒙在鼓里。但最大功劳,记者认为,还是须归功于美国有效的金融监管系统。尽管这种体系也存在漏洞,比如现在的次贷危机就是贷款资格认证不严产生的恶果,但在对待民众和官员财产收入、资金往来方面,金融监管相当有效且严格。 根据美国的相关监管法律,金融机构一旦发现日常交易中有可疑行为,必须向财政部“金融犯罪执行网络”(FinCEN)递交“可疑行为报告”(SAC)。 什么是可疑行为?花旗银行的职员马克就对记者解释,一般情况下,客户账户上的资金往来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有个客户每个月会电汇一两千美元,但突然一天,他电汇了一两万美元,那情况就可疑了。按照规定,他就必须将此情况上报并促请有关部门展开调查。 这种监管,记者本人就很感同身受。去年将几个月工资汇往国内,一天后,接获银行打来的询问电话,证实这些钱是否确实出自我手。想不到一个小小人物的几千美元的“异常”尚可能得到银行的“青睐”,一些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往来,自然更在银行掌握之中。 普通人的异常行为会受到监控,但银行对公众人物的监管显然更加严格。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当事人是“现任或前任外国政要、他们的直系亲属和亲密朋友”,银行就必须更加仔细注意他们账户往来。而许多美国银行也透露,其实在具体操作中,他们也将这条规定应用于本国达官贵人头上。 正是这种“全程掌握”的金融监管,最终让斯皮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电汇交易露出原形。因为在交易实名制的金融体系下,只要不是现金交易,很容易查询到某个人及其家属的所有财产、金额往来,只要金融系统严格把关、司法系统公正执法,其实不仅是嫖娼资金往来,就是行贿、受贿、偷逃税等其他非法交易,也很容易被查出。这也正是在西方电影中,一些不法之徒喜欢现金交易的原因。但在刷卡普遍的美国社会,大额现金交易毕竟很不普遍,而且,大额现金取出本身也是异常行为,受到严格监控。 在斯皮策案发后,一位美国检察官员就感慨说:“金钱不会撒谎,金钱往来也总会留下痕迹,这一切也正好都发生在斯皮策身上。” 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也使得美国官员财产申报顺理成章。官员的工资、房产、投资收入,包括买了什么股票,卖了什么股票,都有据可查且无从逃避。“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也自然成为美国公务员的常识。比如,美国就很少出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这类事件,因为通过金融监管,很容易就查明其来源。 中美国情不同,反腐有所差异也属正常,但美国在金融体系方面对官员的高效监管,或许也值得中国有所借鉴。因为,在中国目前的体系下,中国官员即使有类似斯皮策的行为,估计也很难从银行监管中发现蛛丝马迹。另外,荡开说一句,从美国对外国官员在美资金的监管看,美国对哪些是贪污钱财应一清二楚,加强中美在这个方面的合作,也将能有效打击中国贪赃官员卷款逃美的犯罪行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