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题进入美国大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11:3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3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题为《中国话题进入美国大选》的文章说,无论是奥巴马的“轻率”,还是麦凯恩的“务实”,中国话题进入美国大选将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因为中国影响力的全球辐射已冲撞着美国的霸气,而且因为中美间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让美国人感到中国就在身边。

  文章说,随着美国大选的愈演愈烈,中国话题正渐成大选议题。西藏骚乱平息后,民主党的奥巴马轻率地批评中国。几天前,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则提出较为系统的外交政策,直言“如何面对崛起的中国,是下届美国总统的核心挑战之一”。他认为,中美之间不是对手,两国有很多利益重叠,希望两国关系能本着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均有利的方向发展。中美关系将以周期性的共同利益为基础,而不是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

  希拉里在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初选中起死回生后,民主党内的厮杀日渐激烈,而且经济问题正成为大选最主要的议题。与美国经济相关的中美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中国产品质量等“中国话题”自然会不断增温,进而对中国“人权纪录”、“贸易逆差”、“台海关系”、“军事技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辩论。

  文章指出,美国大选讨论中国话题,并不是新鲜事。克林顿在1992年大选中指责老布什纵容了北京,但上任后便确立了“中美战略伙伴关系”。选战结束后,那些丑化中国的美国政治家们还得回到现实中,礼貌地同中国交往。 “中国话题”进入美国大选,并不是件坏事,正好证明中国实力的增强已让世界头号强国不敢忽视。

  但是,美国大选是全球关注的热点,总统参选人对中国的观点,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无论是实事求是还是一派胡言,其传播力都非常强。如果对蛊惑选民的谣言和不顾事实的污蔑不予以及时的澄清和揭露,那么很可能误导全世界,影响中国形象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2004年美国大选中,极右势力为打压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就曾制造出“中国给克里提供竞选资金”的谎言,广为流传,把中国人误导成习惯行贿者,对在美华人企业和中国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希拉里决定角逐美国总统时,有意避开和华人团体接触。

  在西方社会,政要们对内批评要负责任,要有根据,媒体的严密监督会迫使发言者说真话;而他们对外指责,则是不需要负责的,媒体也无求证的职守。奥巴马的竞选助手说希拉里是“魔鬼”,她得辞职;但奥巴马信口开河谈西藏暴乱问题,则没有媒体去求证。

  另外,美国大选中的“中国话题”往往能透露出新总统对华政策的取向,不能一厢情愿地如一些北京学者所言,任何一个总统参选人都明白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打中国牌只是吸引选民眼球。不能忘记,小布什在第一次总统竞选中提出中美“战略竞争关系”后,可是把侦察机飞到中国领空。如果没有“9•11”事件的牵制,中美关系很可能是另一幅图景。

  其实,“中国话题”已经进入美国2008年大选。早在去年8月,奥巴马在一次辩论中已指出,“这个世界的重力中心已经转向亚洲”。中国正在崛起,而且不会偏离这条道路,既不是美国的敌人,也不是美国的朋友,“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麦凯恩的外交顾问说“任何有兴趣成为下届美国总统的人,必须严肃地考虑一个问题,如何让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这些观点还显得比较温和与理性。到了今年大选拉开序幕后,有关中国的言辞就显得很有火药味,尤其是民主党参选人。希拉里在华盛顿发表外交纲领演讲时称:“布什总统的政策让中国政府简直成了美国的银行家。如今,中国制造的钢铁被运到美国,而美国流失的则是就业机会。当美国循规蹈矩时,中国却在操纵自己的汇率。”。

  奥巴马更进一步,他指责克林顿政府2000年与中国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时牺牲了安全标准。在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前,他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对中国进口货币的质量监督,声称“如果我当选总统,会禁止所有中国制造的玩具进口”。

  美国大选今后之所以要热炒“中国话题”,不仅因为“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将一一登场,而且大选主题将从外交、军事转移到内政、经济上。《纽约时报》近日的报道显示,美国人中有53%的人对伊拉克战争的善后工作保持乐观,相信美国或许能实现战争目标,因此伊拉克政策将不再是大选的核心。而在今年初,只有19%的美国人对经济说好,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迹象日渐明显,经济政策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民主党在总统候选人角逐中,已经把经济视为比试领导能力的主考题。他们不仅可以狠批共和党的无能,而且民主党的传统支持者本来就是蓝领工人、工会成员、拉丁后裔、妇女和老人们,只要不断宣扬就业保障政策,强调贸易保护主义,将会得到草根阶层的拥戴,把民主党推进白宫。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以及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决中,必然少不了要提有关中国的各种课题,“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等,进而从经济延伸到“环保责任”、“民主人权”、 “少数民族政策”、“航天技术”、“亚太安全”等。在竞选演说中,尖利的炮弹总能赢得喝彩和选票。

  文章认为,中国有必要对总统参选者们对自己的说三道四予以及时澄清,主动地、快速地给出真相,努力缩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不必要事事反击,不一定非要“骂回去”,应当从容应对,谨慎前瞻,谨慎分析其中潜含的中美关系政策信息,做好预案。以便在新总统兑现某些竞选承诺时,中国能拿出更有效的策略制约他们,以保护本国利益。(陈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