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国际医疗体系的受害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0:42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驻内罗毕记者/宋盈

  病魔阴云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共发布了110份流行病爆发简报。其中有59份涉及非洲国家,超过总数的一半。简报内容包括了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脊髓灰质炎和裂谷热等多种疾病。

  从分布来看,这些传染病有很强的地区性。例如埃博拉热病毒和马尔堡热病毒多发生在非洲中部地区。它们来自同一科,皆有能力引起剧烈爆发并具有高病死率,堪称危害非洲的“姐妹毒株”。乌干达去年就先后受到这两种病毒的困扰。

  而裂谷热则是东非大裂谷地带在雨季容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在牛、羊中传播,但也可通过蚊虫叮咬或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给人。去年,肯尼亚、坦桑尼亚和索马里相继爆发裂谷热疫情,造成超过300人死亡。

  除了这些急性传染病,被称为传染病“三大魔头”的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都在非洲肆虐。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艾滋病依然是该区域成年人的主要杀手。

  整个非洲区域有42个国家流行疟疾。在全世界每年3亿到5亿临床疟疾病例中,90%以上发生在非洲。非洲区域每年还有240万新发结核病例,占全球报告病例的24%。

  近来“魔头”们还出现了联合作战的趋势。由于艾滋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为结核菌的趁虚而入创造了机会,致使同时染上两种疾病的患者数量大大增加,也为治疗带来了新的困难。

  与此同时,迁徙的鸟类将禽流感带到了这片医疗基础薄弱的大陆。去年在非洲西部,已有尼日利亚、尼日尔、加纳、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和多哥7个国家接连出现禽流感疫情。位于北非的埃及则是全世界受到禽流感重创的国家之一。

  谁之过

  贫穷是制约非洲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人才流失使非洲医疗事业发展前景雪上加霜。

  一位旅居加纳多年的老华侨曾对《环球》杂志记者感叹:“加纳并不缺医学人才。但往往这些医生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后,都会到欧洲去发展。”在不少非洲国家,平均每一千人中才有一名医务人员,而在欧洲,这一比例高达100:1。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依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量非洲医疗人才为本国服务。据悉,1998年到2002年间,加纳医务人员大量外流英国,相当于加纳白白耗费了6800万美元为英国培训医务人员。仅2006年,英国政府就向来自非洲的4615名护士和650医生颁发了工作许可。目前,仅在美国工作的尼日利亚医生有2万多人,尼日利亚本国却严重缺乏医疗人才。据肯尼亚卫生部的统计也显示,肯每年在公立医院受训的医生中只有10%留在国内。

  医疗负担最小的发达国家拥有着最多的医学人才。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最近刊文指责说,发达国家从非洲招聘医务工作者就是掠夺非洲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这种对穷国医护资源的破坏会引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当被看作是一种“国际犯罪”。

  非洲的努力

  据世卫组织近年来的调查,非洲国家正在创造性地根据自身特点,努力寻找方法来解决医疗体系问题。

  例如,南非就定期组织保健列车为偏远农村地区送去医疗服务,深受当地人的欢迎。活动参与者多是年轻医生和即将毕业的医学院学生。27岁的爱玛·拉波就是其中之一。她介绍说,自己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8点,但站台上依然站着候诊的病人。一些人生怕错过了难得的看病机会,干脆就在站台上睡觉,那场面让人看了真是辛酸。

  为弥补人力不足的缺陷,一些非洲国家还开始对护士等医务人员及普通民众进行培训。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就尝试着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家庭式医疗站,让亲属或社区内的邻居照顾感染艾滋病毒的病人。在坦桑尼亚乡间,助理医师经常担当医师的职责。那些受过特别培训的助理医师还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充当麻醉师和专科大夫。此外,一些国家还发展远程教育和再教育来培养医学人才,并通过提高现有医务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允许他们在公立医院工作外私人行医等措施来留住人才的心。

  在这些努力下,非洲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毒阳性者人数大幅增长。 由水源污染造成的一些疾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非洲各国要早日追上全球“健康列车”,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真心诚意的支持。

  来源:2008年4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8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