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全球粮食进入“短缺”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6日08:54 中国新闻网
大公报:全球粮食进入“短缺”时代
  2008年4月9日,近日“米荒”正危及全球粮食供应。中国、埃及、越南和印度,这4个大米出口量占全球1/3的国家,今年已通过关税等手段收紧了大米出口。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粮食实际价格还可能涨两成。中新社发 俄国庆 摄

  中新网4月16日电 香港《大公报》4月16日发表题为《全球粮食进入“短缺”时代》的评论文章说,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对粮食的需求量必将因此急剧增长。预计粮食供求平衡将很快被打破,最早到2015年,粮食危机将会到来。

  文章摘录如下:

  作为地球人主食之一,大米的全球基准价日前已由580美元/吨上扬至760美元/吨,涨幅超过30%,达到历史高点。

  近来,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为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大米出口。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这一糟糕的消息会否助推国际粮价的进一步上涨?

  有关专家认为,从市场的角度看,各国大米出口禁令都是短期的,属于临时采取的措施,国际正常贸易往来不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全球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大规模的欠收、粮食减产的情况。因此,国际粮价会整体攀升,但不会暴涨。

  国际米价已经在过去两个月上涨了50%,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这轮大米价格上涨已经开始从亚洲向全球蔓延。

  近日,作为世界粮食市场基准的泰国产中级大米价格达到每吨760美元,比3个月前翻了一倍还多。继国际原油价格破百之后,“米价破千”的预言似乎也正步步逼近。

  作为全球一半人口主食的大米,其价格的起落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连日来,菲律宾已经爆发了多次抗议米价上涨的示威活动。越南3月28日表示,今年大米的出口量将大减22%,即越南今年大米出口量预计由去年的450万吨减少到350万吨。印度也于当天公布,将出口大米的最低价格大幅调高近五成,由每吨650美元增至每吨1000美元,以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另外,柬埔寨和埃及3月27日也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印度尼西亚则禁止大米出口。

  缺粮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亚洲。由于通货膨胀严重,加之南部地区粮食歉收,俄罗斯正在经历新一轮粮食涨价,这场危机已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已经有人建议政府减少粮食出口,而在“北方首都”圣彼得堡,当局则准备实施新的粮食票证制度。

  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对粮食的需求量必将因此急剧增长。预计粮食供求平衡将很快被打破,最早到2015年,粮食危机将会到来。

  有关专家认为,这轮大米上涨并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近年来随着库存成本日益升高,加上市场供不应求,各国政府已经纷纷减少其大米库存量。进出口量的减少,加上各国库存的减少,供需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了粮食大幅涨价。

  值得一提的是,气候变化带来粮食减产。因全球变暖导致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以及土地沙漠化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的现实,在过去100年间,北半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了0.76℃。气候的变化不仅导致危险紧急自然情况数量增加,更对粮食的生产形成了威胁。在澳大利亚、乌克兰和加拿大等粮食主产国,由于天气恶劣,也导致产量严重受损,粮食库存急剧下滑。

  膳食结构的变化。在粮食生产因气候干旱及水资源短缺等因素而减产的同时,需求方面出现了新的增长点。由于发展中国家国民收入迅猛增长,越来越多的贫穷人口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持续改善膳食结构。这加剧了原来就有的供不应求,同时推高了其它食品价格。

  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也是引发全球缺粮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大力发展生物燃料加大了粮食的消耗量。从美国和欧洲希望利用粮食和宝贵的农田制造生物燃料开始,粮食降价的现象就消失了。据称,给一辆SUV汽车灌满一箱生物乙醇所需的粮食可以让一个人吃一年。按照美国新能源法案,生物能源在2022年的使用量将达到360亿加仑。与此同时,也有人称,“富人的汽车最终会吃掉穷人的面包”。

  囤积粮食卖高价。对于那些购买力较弱、难以确保粮食供应稳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问题很可能引发国家或地区间的争夺战,而作为有限资源的粮食价格就会飙升。

  虽然米价已涨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但泰国商务部长萨苏万还预言,米价将很快触及每吨1000美元,并鼓励本国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形势”,这样的表态使当地囤积粮食的情况更严重。

  受泰米价格高企的影响,近日,越南、印度、埃及先后宣布大米出口禁令,以确保国内供给,应对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各国趋紧的出口禁令会否助推国际粮价的进一步上涨?

  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判断未来国际粮价走势要先观察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这些粮食供给商的粮食产量和存货,以及气候、农资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另外要看市场人士对国际期货价格,特别是远期的价格如何估价。

  国际大米价格上涨,会不会对我国的用粮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就算发生极端情况,我国的粮食生产也可以保证国内不发生饥荒。此外,在国际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我们拥有大量的顺差和粮食储备,即使国家粮食价格上涨,我们仍然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为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今年2月8日国家公布了2008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近日再次提高,两次累计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

  中国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明确表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目标,是使市场粮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既不大涨,也不大落。(林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