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连续6年干旱使大米产量减少98%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9日07:25 钱江晚报

  澳大利亚和加勒比海的海地远隔重洋,但目前的全球粮食短缺却让它们之间有了直接的联系。

  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澳大利亚连续6年的干旱使得大米产量减少98%,严重影响了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供应。国际市场大米供应减少则让五分之四大米依赖进口的海地等国面临粮食危机。

  产量减少

  连续6年的干旱等恶劣天气导致澳大利亚水稻减产。部分农民因水稻需要消耗大量水而放弃种植水稻,转而种植用水量较少的小麦或用以酿酒的葡萄;部分水稻种植者将土地或用水权出售给葡萄种植者,以确保在灾年不会亏损太多。

  去年,澳大利亚水稻种植者仅得到政府承诺提供用水量的八分之一。而且,由于许多农民已将用水权永久出售给葡萄种植者,澳大利亚的大米生产能力已降低了约三分之一。

  澳大利亚产的优质大米价格近来达到1千美元一吨,但其利润仍然达不到种植葡萄的水平。种植葡萄的税前利润每英亩(约合0.4公顷)近2千美元,而种植大米仅为240美元。

  干旱造成米源减少,澳大利亚国内从事大米贸易的企业也只能从其他国家购买大米以供应国内市场。

  澳大利亚地方官员格雷姆·黑利说:“大米是主食。霞多丽(白葡萄酒)可不是。”

  气候变化

  面对这一切,澳大利亚全国农民联合会官员本·法赫说:“气候变化是澳大利亚农业潜在的最大威胁。”

  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进而影响国际粮价。部分人士认为,这是全球暖化开始影响食品生产的早期信号之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去年预测说,即使轻微的全球暖化,也会降低热带和亚热带的粮食产量。

  而且,除干旱外,气候变化还会带来极端天气,滋生更多害虫,使得杂草丛生,引起南北两极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而过去25年,全球大米产量增加多依靠接近海平面的三角洲地区。

  许多农学家表示,相对温度而言,雨季和雨量的变化对农作物更重要。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说,对降水做长期预测仍需5年到20年的研究。因此目前尚难以判断降雨是否会随气候变化有大的变化。

  李良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