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军士兵讲述伊战噩梦:唯一的希望是活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09:18 《环球人物》杂志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江 玮

  3月20日,正值美伊战争爆发5周年。伊拉克的天气已渐渐炎热起来。23岁的华裔美国士兵陈果坐在一辆装甲车里,对着录音笔描述他在伊拉克的战争生活。车外是单调的沙漠,吹着仿佛从地狱刮来的风。他的这段录音很快变成文字,被他的家人传到博客上。在这个博客里,他给自己起名为“斯特瑞克”,那正是他驾驶的装甲车的名字。

  一不留神,加入美军

  作为一名移民,陈果最初的梦想只不过是想在美国上个大学,然后自己创业,买车买别墅,有一个家和三四个孩子。如果有可能,他还想在夏威夷的海边拥有一艘自己的游艇,过一种精神和物质都很富足的生活。

  在夏威夷落脚后,陈果曾想申请一所大学,但美国大学学费越来越贵,他不想依靠家人,决定自己挣学费。他原本也可以像大部分移民那样,去中餐馆端盘子, 给人送外卖或者摆地摊,但他却想“干点别人干不了的”。因此,当陈果在夏威夷大街上看到征兵广告后,他走进了征兵办公室。他在博客里写道:“一屋子的军官全拿我当个宝,小心伺候着,生怕我反悔,不但送我好多陆军小礼物,还有一个美女军官负责车接车送,真有点受宠若惊。一不留神,我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和战友一起诅咒伊战

  就这样,在移民美国的第六个月,陈果被送到佐治亚州的一所步兵学校,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步兵学校的训练很残酷,陈果遇到的教官和反越战电影《全金属外壳》里的那位魔鬼教官长得一模一样,残忍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电影里有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杀的新兵,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陈果身边。和他一起受训的那批人里有两个人自杀,还有6个人逃跑,但是陈果坚持了下来。

  经过4个月的锤炼,陈果终于成了一名美国陆军步兵,他学会了使用各种武器,开始熟悉美军的作战技巧。之后,他先后被派到华盛顿州和德国的一个美军基地,分别待了8个月和1年。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2007年8月,他接到了上伊拉克前线的通知。

  陈果是坚决的反战派,他在博客里毫不隐讳地痛骂伊战“是美国建国以来最肮脏、最无耻的一场战争”。他和周围的战友一起诅咒美国总统布什,诅咒共和党,巴望着美军明天就撤军。但作为军人,除了服从命令,他们别无选择。

  现实远比电影残酷得多

  在陈果奔赴伊拉克之前,已经有3600多名美国士兵在那里阵亡,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2007年8月11日,陈果在的日记里写道:“从德国派往伊拉克,就像从天堂去地狱。”

  8月23日,陈果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当他第一次站在巴格达街头,看到整个城市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时,他对记者坦言,当时他心里有一点害怕,紧张。在伊拉克,陈果有了一个新身份:美国陆军第2装甲骑兵旅第3营的一名下士。出外执行任务时,他会携带一支E4卡宾枪。他把这支枪称为自己的“恋人”。

  9月4日,陈果第一次在巴格达街头武装巡逻,开始了一个士兵的实战生涯。这一天,他没有经历任何惊心动魄的战斗,他坐在“斯特瑞克”装甲车里,手里拿着一把散弹枪,盯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外面是单调的、千疮百孔的建筑,陈果觉得这次任务漫长又无聊。

  接下来的几天,他重复着上街巡逻、搜查警戒、收兵睡觉的生活。不过,他很快就体会到了战场的惊险。9月13日,陈果受命去“端掉”一个由武装分子把守的武器窝点。在巴格达死一般寂静的夜里,他被派去第一个踢门。第一次和武装分子当面过招,陈果就出了点意外,他的夜视仪被挂在了门把手上。虽然只有短短5秒钟,但他却觉得有半年那么漫长。幸运的是自己没有因此意外丧命。由于情报有误,这次行动扑空了。

  在伊拉克,真实的战斗每天都在发生,袭击从未消停。眼前的一切远比陈果从前在电影里看到的枪林弹雨残酷而真实。

  2008年初,陈果所在的营有6名士官在围剿战斗中丧生,那是几个月来美军在伊拉克遭遇的最大一次伤亡。这6名士官就死在陈果面前,他全都认识。他在博客里追忆:“两年来,我们在一个食堂吃饭,佩戴同样的臂章,坐着同一架飞机从德国飞往伊拉克。”但后来,那些活蹦乱跳的人安静地躺在覆盖着星条旗的棺木里,“提前回家了”。

  陈果自己也曾3次遭遇路边炸弹。就在今年2月6日除夕那天,他驾驶装甲车路过一个小镇,一颗路边炸弹在他刚刚经过的地方发生爆炸。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次都像捡回一条命。他因此感谢上天。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