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内阿的处世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2日15:59 瞭望东方周刊

  文/云也退

  在他的写作中,看不到多少劫后余生的血泪艰辛,相反,他念念不忘的是在隔离生涯中感受到的“犹太人区的大染疾”

  去年读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书,有一个情节印象深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复国主义浪潮时的欧洲犹太人,其内部观点分裂得厉害。犹太人自失去家园以后,与欧洲民族已经混居了上千年,当新一代领袖号召大家回到圣经旧约许诺的迦南地,很多习惯了欧洲生活的犹太人不愿回去。直到30年代后期中欧东欧大举排犹,这才产生危机感。但已经晚了,为他们准备的集中营已经张开了黑洞洞的大嘴。

  生活在罗马尼亚的犹太人诺曼·马内阿就是被这些大嘴吞噬的人之一。但集中营经历,对于当时不到十岁的马内阿而言,与其说是苦难,不如说是一场小小的意外。后来在他的写作中,看不到多少劫后余生的血泪艰辛,相反,他念念不忘的是在隔离生涯中感受到的“犹太人区的大染疾”。

  “犹太人区的大染疾”,意思是一种抱团在一起,刻意强化自己犹太人身份的“病”。在马内阿看来,“同化”是一种事实:我们已经和欧洲人相处了这么久,为什么要决绝地抛弃他们呢?被人指着后脊梁骂没良心的叛国者,有必要吗?

  贯穿《流氓的归来》这部回忆录始终的一根红线,是马内阿的处世之道:行动上先把现实接受下来,再从思想上把自我游离出去。“我对一切改变命运的幼稚努力都表示怀疑,在我看来,对我们不够完美的、短暂的现状承担起责任,并予以理解,更胜于仅仅作出地理方位的调整这种改变。”

  马内阿在1958年决定留在了罗马尼亚国内,他开始写作,坚持生活在罗马尼亚语的环境中。除了父母,他的亲朋好友们都走了,以色列是他们的归宿,在那里享受着马内阿眼里的“大染疾”。然而,1986年,也就是自己的小说《黑信封》历经坎坷获得出版的那一年,马内阿终于也选择了出国。关于这第二次抉择,《流氓的归来》中有大量的思想斗争描写;他用大量精妙的、富有象征意味的描写揭露国家的现状,那里官僚横行,特务出没,人心惶恐,处处透出卡夫卡式的荒诞。

  但是,马内阿频繁引用的却是卡夫卡的另一句名言:“假如世界和你发生了对立,你要站在世界的一边。”在长期痛苦的对立之后,在做出去国离乡的艰难决定之后,马内阿仍然奉行“接受现实”的人生准则。

  1997年马内阿回国,在写下的11天见闻里,继续描写这个被西方集团册立为已获“自由”的国家的凄凉衰败。世界距离完美实在太远,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绝不应是作家的本分——这就是马内阿想对我们说的话。-

  (《流氓的归来》【罗】诺曼·马内阿 著 邵文实 梁禾译 吉林出版集团 2008年3月出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