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入主白宫之路面临种族问题考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5日10:29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特约撰稿人/张国庆

  一个新人,一个老兵,奥巴马与麦凯恩的白宫之战,就像奥巴马与希拉里的初选之战一样,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说到奥巴马,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年轻有为,想到力图变革,但其实他手中的“王牌”不只这几张。除此之外,他还拥有健康牌、开放牌和布什牌。

  常运动保持健康体魄

  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奥巴马的一大优势。最近的体检结果显示,奥巴马身体健康,足以胜任未来忙碌的“白宫主人”角色。而他的对手麦凯恩已年近72岁,让人不得不担忧他的身体状况。

  像布什一样,奥巴马平时也喜欢健身。奥巴马的私人助理雷吉·拉夫日前向《纽约时报》透露,虽然初选期间的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的“老板”每天都坚持清晨起床,去健身房健身。一天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后,奥巴马并不会马上睡觉,他一定要把美国体育频道ESPN的晚间节目看完才肯入睡。拉夫还透露说,他的“老板”从不挑食,从鸡翅到烧烤,从炸鱼到西兰花,什么都吃。

  奥巴马充满活力的身心状态,对于当下的美国尤为重要。由于面临着恐怖主义、核扩散的威胁以及经济衰退的多重挑战,美国需要一个精力旺盛的总统,就如同100多年前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那样。

  对外政策比较理性

  奥巴马的政策开放性也令人期待。在最近的表态中,他提出了与当年肯尼迪一样的主张,希望能够招揽跨党派人才入阁。奥巴马也多次表示欢迎希拉里加盟,显现出他的开放胸襟。

  另外,弥合美国的“分裂”也成为奥巴马的一张好牌。过去几年间,伊战和移民政策之争使得美国民众在诸多国内外政策上分歧多多,客观上为代表新生代的奥巴马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而在竞选中,奥巴马也不忘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大熔炉”造就的人,身上具有所有美国人的特点。

  即便是在对外政策上,奥巴马也与麦凯恩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表现出较多的理性,提倡与伊朗进行对话,而麦凯恩则拒绝与伊朗现政府进行对话,这使得许多人担心伊朗会对美国产生更多的敌意。

  在美俄关系上,尽管奥巴马并未作出过多表示,但分析人士认为,作为同龄人的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很可能会有较多的共同语言。相反,麦凯恩一直想把俄罗斯从八国集团中赶出去,他的激烈言辞不仅遭到俄罗斯方面的反对,而且也遭到共和党内同事的批评,因为美国需要俄罗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支持。

  不仅如此,也许是政治经验足够丰富,麦凯恩在许多问题上都表现得十分固执。对此,他的顾问们深有同感,在他们看来,如果直接指出麦凯恩的错误,他不仅很难接受,还可能很难原谅当事人。而在这方面,奥巴马则要从善如流得多。他不仅虚心听取身边人的意见,而且愿意与人交流。

  布什政绩拖累共和党

  布什的“镜子”功能也不可忽视。在厌倦了布什政府四处惹火的外交政策之际,奥巴马的到来给美国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而在反思2006年中期选举失利时,共和党内部也不得不承认,过去几年来发生在共和党内部的丑闻,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的坦诚、正直、果断,都带给选民以好感和信任感。

  目前的世界局势似乎也在为奥巴马助威。当奥巴马与希拉里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一桶,世界粮价仍在持续上涨。与此同时,美国与伊朗关系仍处于僵局中,俄罗斯政权交接后的美俄关系也还不确定。这一切,加上前景堪忧的美国经济,以及动荡不安的伊拉克局势,都令布什政府头疼,也给美国选民留下深刻的负面印象。

  换言之,布什总统的执政乏力已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的巨大负担,只要美国经济、油价和粮价、伊拉克战争与伊朗核问题等得不到改观,麦凯恩就很难在选民中广泛建立对他以及共和党人的信心,而奥巴马创造历史的可能性就会最大化。(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学者)

  (世界新闻报)

  他在美国人心中魅力大

  《世界新闻报》驻美国记者/许钦铎

  《世界新闻报》记者在与美国人谈起总统大选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奥巴马的魅力非常大:大多数民主党人,即使把选票投给希拉里的选民,也往往对奥巴马表示满意;而一部分共和党人也将选票投给了他。

  坎普女士是美国“父母教师协会”明尼苏达州分会主席。50多岁的坎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正在读大学的女儿被奥巴马的激情所感染,使得她对美国政治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受女儿影响,坎普也对奥巴马表示支持。她说:“如果一个候选人能让美国年轻人对政治充满热情,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那么他就是一个值得支持的候选人。”

  有美国网友在博客上指出,奥巴马反对伊拉克战争,主张与美国的敌对国家进行接触。这与布什政府的“牛仔外交”形成鲜明对比,颇能吸引那些对布什政府感到失望和厌倦的选民。

  对大多数美国黑人而言,奥巴马是他们的骄傲。在民主党初选的过程中,大约90%以上的黑人选民都对奥巴马表示支持。

  但也有一些选民认为,奥巴马从政时间较短。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民主党人海博乐说,自己把选票投给了希拉里。他并非不认可奥巴马,而只是觉得奥巴马从政经验远不如希拉里丰富。(世界新闻报)

  种族问题考验奥巴马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周鑫宇

  随着奥巴马赢得民主党党内提名,关于美国是否会出现一位黑人总统,近日又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有分析认为,虽然奥巴马经过几番鏖战最终出线,但在接下来与麦凯恩的较量中,种族这一敏感话题,也许会对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起到关键作用。

  种族身份惹上麻烦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黑人选民中具有天然的号召力,这是他的优势。可是这种优势最好是在暗自发酵,千万不能说出口。前段时间,奥巴马的精神导师赖特为美国黑人申冤、大骂美国种族政策的言论曝光,就坏了奥巴马的大事。

  就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性”来说,赖特的言论没人敢反驳,可是占人口大多数的白人对此非常不满。考虑到要争取白人选票,奥巴马最后不得不退出了赖特的教会。

  种族问题一直是困扰美国政治的核心问题。上世纪60年代的肯尼迪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他当年在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后,立刻遭到了150位新教领袖的联名反对。为此,他专门跑到政治上最保守的得克萨斯州,对基督教牧师发表演讲,从而挽回了不利局面,赢得了选举。

  保守文化核心没有改变

  当年的肯尼迪和今天的奥巴马所面对的,都是美国社会保守的主流文化。这个主流文化崇尚基督新教的信仰,所以历史上每一位美国总统都必须是基督教徒;这个主流文化以悠久的白人文化传统为基础,因此少数族裔在美国政治和社会中处境尴尬。

  只不过,这个保守的主流文化通过19世纪的解放黑奴运动和上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已经大大扩展了其包容性,这才有今天希拉里、奥巴马站在竞选台上的情景。

  可是直到今天,美国保守主流文化中最核心的那些价值观,似乎并没有被撼动。大多数美国人依然是保守的,而且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他们在敏感话题上往往又是沉默的。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将对美国大选发挥重要影响。

  在美国竞选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黑人政治家汤姆·布莱德利上世纪80年代曾两次竞选加州州长,在选前乃至选后的民调当中,他始终领先对手好几个百分点,但偏偏两次投票结果都是落后,一来一去有10%的出入。这10%的选民大多数是白人,他们怕被人指责有种族歧视,因而没有参加民调或在民调中说了假话。

  因此,虽然奥巴马已经出线,但还是会面对“布莱德利”现象的考验。换句话说,如果单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为白种男人、越战英雄的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似乎更对美国主流社会的胃口。(世界新闻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