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物价持续上涨市场萧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00:40 信息时报
越南物价持续上涨市场萧条
  6月8日,胡志明市一家餐馆的老板(左)接受时报记者的采访。时报记者 林燕辉 张配吉 摄

  汇市走低 金铺里换汇多买金少

  在记者入住的成莲酒店附近,是胡志明市最繁华的边城综合市场,市场北门对面有紧挨着的几家金铺,其中一家生意特别红火。记者进去询问经营情况,40多岁的老板娘却不愿交谈,即使是我们用了700元的人民币跟她兑换了175000000越南盾,她也不愿与记者“闲聊”。

  此前记者在出机场的时候由于急用越南盾,在机场里用200元人民币换了360000的越南盾,汇率是1∶1800。在入住的酒店,兑换的汇率“升”到了1∶2100。街边的其他店铺基本上是1∶2300,这里却能换到了2500盾。

  这就是这里“生意”特别红火的原因了。本来记者是想采访关于市民兑换黄金的情况的,没想到这个金铺却是换汇为主,不过,来这里换汇的,并不是市民来换美元或其他货币保值,而是外国人跟老板娘这个本地人兑换。

  越南盾兑美金在最近几天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已经引起了政府的强烈关注。6月5日,越南总理阮晋勇接见外国一个集团公司的经济师,在谈到有关通胀和逆差等问题时说,在越南黑市兑换的汇率远远高于正式挂牌交易的汇率,这不仅是一个市场供求的问题,还在于受到谣传越南盾要贬值40%~50%的心理因素影响。政府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外汇管理工作并宣布采取措施。

  而记者看到的这个换汇点,也许正是越南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的“黑市外汇交易”点之一。老板娘的谨慎,原因也在这里。 在其他金铺,记者没有发现生意火爆的迹象。这里的金铺虽然成行成市,但前来买金的并不多见。

  餐饮萧条 成本涨价格升顾客少

  “虽然汇率每天都在大幅波动,今天早上美元兑越南盾已经达到近期的高点18万了,但我暂时没有换成美元的打算,毕竟我们经营需要的是越南盾。”6月7日,经营一个24平方米夜市餐馆的杜洪发先生对记者说。

  采取这一态度的还有一位会成餐馆的管理者,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士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的餐馆在胡志明市已经开了8家连锁店,目前每月营业额在2.5万美元左右 。这位管理者同时坦言,由于成本上涨,他们餐馆最近对菜价提升了10%左右。

  而33岁的杜洪发先生在胡志明市最繁华的第一郡边城市场附近的潘诸贞夜市一条街经营餐馆已经7年了,今年以来他的生意额锐减3成以上,但他说每月还能有10兆(目前相当于人民币4000多元)以上的纯利。

  杜先生说,今年以来,粮油和猪肉价格的上涨使得餐馆的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去年12月份的时候,猪肉价格每公斤大概是6万越南盾,现在已经升到10万越南盾(人民币40元左右);米价这个月也比上个月提升了30%以上。幸好青菜的价格升幅不大,所以他的菜肴总体价格只提升了5%左右。他认为,对经营影响最大的还在于生意额的减少。

  楼市跳水 价格跌一半乏人问津

  置身于这个夜市,记者仿佛回到10几年前的广州珠光夜市,不过这个夜市以“大排档”为主,鳞次栉比一家家排开,街道另一边经营的则是服装和工艺品。这里灯火辉煌,游人如鲫,摩托车在街道中间左右奔突。而来这里逛街的人络绎不绝,生意看来并不冷清。

  记者邻座有一家三口在吃消夜,男主人姓黄,河内人,夫妇俩均供职于交通部门,丈夫在驻胡志明市的办事处工作,妻子则在河内交通部门做文职工作,夫妇加起来的每月收入是7兆越南盾(人民币3000元左右)。据其反映,现在已经很少出来消夜了。当天是因为妻子带着女儿从河内来看他,所以到这里来开开荤。

  黄先生去年初的时候置业,买了一套105平方的住宅,一次性花了700兆越南盾(人民币60万元),因此没有供楼的压力,由于买得早,也不惧楼价的下跌。据他说,以他们现在的收入,在越南算中等,只要不经常外出下馆子,生活过得还可以。

  黄先生的房子是在河内,据悉,最近楼价下跌狂潮中,河内受到的冲击不大,只下跌了20%左右,而胡志明市则跌掉了一半。 但即使是跌掉一半,其住宅楼的价格依然维持在每平方米20兆越南盾(人民币8500元左右),商务楼则每平方米达到40兆越南盾(人民币17000元以上)。

  一位已经在第七郡(离市区较远)置业的市民对记者说,由于楼价暴跌,问津者少。许多房地产中介已经倒闭,目前胡志明市的楼市成交稀少。

    数字看越南近期经济

  月人均工资  1.7兆盾(约人民币730元)

   瘦猪肉      100千盾/公斤(约人民币40元)

  猪肋骨      90千盾/公斤(约人民币36元)

  大米        18千盾/公斤(约人民币7.2元)

  青菜        15~20千盾/公斤(约人民币6~8元)

  (数据来源:记者6月8日在胡志明市采访获取的数字)

  专题撰文 时报特派记者 林燕辉 张配吉 (除署名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