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说沃尔玛“冷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16:49 青年参考

  博客主人kueihsienl::编译Joy

  在我念大学时,在当地长大的一对朋友很照顾我,经常开车带我到处采购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很会精打细算的他们 为了替我省钱,最常带我去的地方就是沃尔玛。在省吃俭用的学生岁月里,沃尔玛的低价商品的确替我省了不少钱。这两位朋 友几乎把逛沃尔玛“捡便宜”,当作了他们的休闲活动,并总是重复着已告诉过我无数次的话“沃尔玛是我最喜欢的商店!”

  连锁店遍布美国各地以及超过10个国家的沃尔玛,不只是我的朋友们最喜欢的商店,我相信也是千千万万其他美国 人最喜欢的商店。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一来沃尔玛的商品比其他地方便宜,它的主要促销口号就是“天天低价”;二来在 沃尔玛里可以买到你能想到的、生活上所需的任何用品。地球上每天平均有将近2000万消费者光顾沃尔玛,由于各地消费 者的忠诚拥护,沃尔玛的老板在2001年首度打败了比尔·盖茨,成为全世界的首富。

  很难想像吧,一个零售业商人居然能成为世界首富。但在媒体和普罗大众为沃尔玛的成功啧啧称奇之际,却看不到其 成功策略背后的冷血——正因为沃尔玛的经营者彻底贯彻了这套冷血的商业操作模式,沃尔玛才拥有今天的“成就”。当我越 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沃尔玛是个怎样的企业后,就再也不愿踏入任何一家沃尔玛,我也决定加入全美各地越来越多抵制这家超大 连锁店的行列。

  当人们渐渐意识到全球化对本地文化带来的严重冲击时,沃尔玛和其他以美国资金为主的连锁企业例如麦当劳,都开 始遭到越来越多的厌恶和反对。最近,一群影像工作者更是制作了一部纪录片:《沃尔玛:低价背后的高成本》,详细报道了 沃尔玛种种“恶劣”的企业经营模式。

  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沃尔玛在美国及世界各地拥有总数高达1600万人的员工。表面上看起来,沃尔玛虽创造了 许多就业机会,但事实是,即使在美国本土,这些为沃尔玛卖命的员工却领着微薄的薪水,并且没有相关的保险及福利。

  沃尔玛采用紧缩人事费用的政策,来压低商品价格:首先,基层员工必须自费购买沃尔玛的健康保险,然而大多数基 层员工来自社会底层,都是没有其他工作技能的低收入户,因无法负担健康保险,只好申请政府为低收入户提供的保险。如此 一来,沃尔玛就“聪明”地将其本来应该支付的员工健康保险,转嫁到了政府身上,也等于是由广大的纳税人来帮沃尔玛的老 板支付员工保险。在沃尔玛“捡便宜”的消费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沃尔玛省下来的钱,又被间接放回了沃尔玛经营者的口 袋里。

  此外,沃尔玛设法雇用最少的人,来从事最多的工作。员工不但被迫延长工时,还领不到加班费,如果不愿意配合加 班,就有被开除的危险。在就业市场上没有太多选择的基层员工为保住饭碗,只好忍气吞声地乖乖配合。同时沃尔玛更不允许 员工组织工会来争取权益,有意图想要集会组织的人,就会遭到解聘。

  沃尔玛商品能维持低价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因为产品成本低,而对经营者而言,压低产品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压低劳 工成本。于是,沃尔玛和其他西方企业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中国、孟加拉国、洪都拉斯以及许 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沃尔玛工厂里,劳工被不人道对待的程度超乎想像:不但工作环境恶劣,一周7天、一天超过14小时的超 常工时,和一小时不到几美分的低廉工资,让沃尔玛成功地维持其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沃尔玛对发展中国家劳 工的“成功”剥削模式,建立了类似零售业运营的“范例”,于是为了与沃尔玛竞争,其他在发展中国家设厂的西方厂商,也 被迫压低劳工工资。

  很少有人知道,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背后,却是如此地惨无人道。在纪录片中,几个为求温饱而受 雇于沃尔玛工厂的中国工人,对着摄影机道出了他们卑微的希望:“当你们在沃尔玛消费廉价产品时,请想想远在地球另一端 、没日没夜工作的我们……”当人们心满意足地在沃尔玛买到一件不到10美元的衣服时,那可能是远在孟加拉国某个密不通 风、拥挤酷热的工厂里,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在饥饿中,在被禁止起身去上厕所、用眼过度有失明危险的情况下,一针一线缝 出来的。

  每当一个地方出现了沃尔玛,镇上的杂货店、五金行、轮胎店、园艺店等支撑生活机能的小商家,就因无法与之竞争 而关门大吉。在美国许多小城镇,因为这些支持着地方活力的商家关门,而变成了死城。沃尔玛对地方的影响还包括破坏环境 ,其经营所需的实质空间:单栋大型仓库建筑以及大面积毫无生气的柏油停车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是不言而喻。

  选择比较便宜的商品来消费,是人之常情。但在惟利是图的商人罔顾商业道德的操作之下,“低价”背后有着我们无 法想像的高成本。那些廉价到不可思议的产品成本,除了商标上的价格外,还包含着无数被剥削员工的血汗、无数地方商业文 化的被毁,以及无可挽救的环境破坏。而这些成本都会在不久后,由我们自己以及下一代来“埋单”,而荷包满满的商人的“ 成功故事”却仍被视为“传奇”,更被视为学习的“典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