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镇取消红绿灯和路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05:50 都市快报

  

德国小镇取消红绿灯和路牌
惟一的路牌是人车共享标志德国小镇博姆特一个月前实施了交通改造,把红绿灯、路牌、路障、人车划分线等交通标志全取消了。

  英国《每日邮报》23日报道说,这个改造项目叫做“共享空间”,实施一个月以来,效果还不错。现在,博姆特小镇的居民不再担心因闯红灯而吃罚单,但过马路得比从前更小心才行。

  共享空间

  交通规则只剩2条

  右行 限速

  为改善交通状况,博姆特镇大胆采用逆向思维,4周前着手搞“共享空间”项目。镇上所有红绿灯、提请司机停车或让路的路牌和其他交通标识全被取消。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代替了以往的人行横道和柏油路,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间的路障也被拆除。

  至于交通规则,也简化到只剩两条:不论是自行车还是汽车,或者推着婴儿车的妈妈,全部靠右行,这个规则全德适用;汽车在市区里行驶,时速不得超过30英里(约48.2公里),这条全德也都一样。

  博姆特镇官员说,这个项目得到了欧盟的支持,欧盟专门拨款180万英镑(约合360万美元)鼓励小镇搞试点。

  取消红绿灯后交通变好

  没发生一起事故

  如此“共享空间”,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博姆特议会23日说,路标取消4周以来,当地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警官彼得·希尔布雷西特说,项目实施前,小镇每周至少发生一起严重撞车事故,至于小擦小撞的事就更常见了。一些主要交通路口每年大约发生50起交通事故,现在,“这个数字大幅下降”。

  政府官员说,告别了红绿灯和交通标志,镇上开车的司机反倒更加谨慎小心,彼此也增加了相互理解。

  人们开车更认真小心

  有人说行路时间延长了

  “面对交通标识,你不用思考。开车和停车完全依靠红绿灯指示,”“共享空间”支持者、城市规划师本·汉密尔顿-贝利说,“当没有路标时,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路人处境。看到有位老太太在你车前,你就不会撞到她。”

  现在,人们开车更加认真,有些司机甚至停车向行人微笑,打出手势请他们先过路。

  但对于“共享空间”理念,不少博姆特镇人仍心存疑虑。有人说项目开销太大,把大笔资金用于重新铺路是种浪费。还有人担心,这样可能会造成路况混乱,延长行路时间,给路人带来更多危险。

  警官希尔布雷西特说,德国人习惯了“所有事情都有规可循”,“共享空间”为众人接受还需时日。

  新闻延伸

  试点多是一些小镇

  有借鉴性 但没普遍性

  欧洲国家近几年为改造交通也想了不少招数,比如取消红绿灯和交通规则,这目前还是一项比较有争议的试验。

  德国小镇博姆特不是欧洲的第一个试点,甚至不是德国的首例。早在2000年,荷兰北部德拉赫滕市就已实施“共享空间”,紧接着荷兰北部的几个城镇也推广“无红绿灯”交通,车辆和行人们通过自我约束来“和平共处”。

  在欧洲试点小镇,普遍反映效果不错。现在,荷兰、丹麦、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已有十来个城镇和地区取消了红绿灯。

  但是,也不难发现,取消红绿灯的试点多为人口相对稀少的小镇。不少人认为,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红绿灯必须保留,因为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红绿灯摆在那,在于人们遵不遵守交通规则,以及有没有良好的出行习惯。

  眼神和手势取代规章

  需要谦让和默契

  “共享空间”是荷兰交通专家汉斯·蒙德曼提出的。

  根据这一概念,司机和路人不必按照交通指示规范自己行为,而要根据彼此需要相互妥协。这个理论简单说就是:互相看着办吧。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考虑他人,更加注意路况。人们在街上直接与其他路人用眼神和手势交流来达成默契,表面似乎有些“混乱”的交通,实际上在有序地运行。

  城市规划师汉密尔顿-贝利把“共享空间”比作溜冰场。溜冰场看上去很乱,但人们通常能够排除困难,有效分享场地。在没有路标的道路上,汽车、自行车和行人之间距离很近,但常识、礼貌和司机对情况的思考判断能够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心理学家似乎也支持“任由行人临阵发挥”的交通管理,专家认为,太多的规章会使人失去知觉。开车的人被法规的紧身衣层层包裹时,就会冷酷无情地踩下油门,而不是凭感知判断周围的具体情况。相反,当情况不明时,他们就不得不更小心谨慎地驾驶,从而避免交通事故。

  荷兰试点可以成功,归功于荷兰人的礼让传统,当地“汽车让自行车、自行车让行人”已经深入人心了。

  (综合新华社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