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之女称“白宫子女”令人很难长大成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13:02 信息时报
里根之女称“白宫子女”令人很难长大成人(图)
  1975年,苏珊·福特与她的贴身特工一起翩翩起舞。4年后,21岁的“第一女儿”苏珊嫁给了另一个贴身保护她的特工查尔斯·万斯。

里根之女称“白宫子女”令人很难长大成人(图)
苏珊与查尔斯·万斯的结婚照。

里根之女称“白宫子女”令人很难长大成人(图)
  里根的儿子迈克尔曾私用父亲的名字来影响客户,几乎被送上法庭,后来迈克尔发奋图强,最终成为小有名气的男主播。

里根之女称“白宫子女”令人很难长大成人(图)
1986年,卡特的女儿艾米(右)在为自己反对中央情报局的招募活动辩护。

  烦恼篇

  永远摆脱不了白宫阴影

  作为总统子女,白宫子女们拥有一个号称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父亲,他们生活在公众关注之下,不得不牺牲部分隐私。他们在社交方面的某些过失、戴的第一个牙套、甚至是交往的第一个男(女)朋友都会曝光在公众面前。而他们选择公立或是私立学校,也会引发争议。

  美国已故总统里根之女帕蒂·戴维斯在谈到“白宫子女”时候就认为,“白宫子女”仿佛一种奇怪的标签,让人很难真正长大成人,但如果明白“公私分明”的道理,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戴维斯说:“有为数不多的一类人,不管他们长到多大,取得什么成就,人们总称他们为‘第一子女’,我就属于这类人。我们的父亲当选为美国总统,我们也就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她说:“如果我90岁去世,他们仍然会说‘第一女儿’,这是一种奇怪的标签,似乎我的成长永远超越不了在我父亲里根入主白宫时限定我的那种关系。”

  跟谁同床都要被曝光

  戴维斯讲述了身为第一家庭子女的几件事。她说:“不管你走到哪儿,都有全副武装的人跟着。他们知道你要去哪儿,不要奢望心血来潮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等你到了某个年龄段,他们知道你与谁同床共枕,你跟谁断绝关系,你要欺骗谁。到处都有拿相机的人,媒体知道一切。个人隐私不复存在。你以为这很爽吗?”

  她说:“总统选举的时候,我总是为候选人的子女隐隐担心。”她说,如果那些孩子很小,他们的父亲或母亲赢了,那他们就永远无法体会自由自在的童年了。他们要保住个人生活,就必须学会区分生活公开的一面与隐私的一面。戴维斯说:“我到二十几岁时仍然不会区分。我父亲当选总统时,我已经28岁了,此前他当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时,我14岁。作为‘第一女儿’,我在公开场合讲话就像我同关系密切的朋友讲话一样——毫不遮掩地把一切置于光天化日之下,我不会别的做法。历经多年痛苦之后,我才学会划清二者的界限。” 戴维斯认为,切尔西·克林顿是唯一一个完好无损走过来的“第一子女”。她称赞切尔西说,她小小年纪就懂得沉默的价值,这让她生活得比较开心。

  老爸用特工调查子女

  苏姗·福特·贝尔斯是前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女儿,她目前任贝蒂·福特康复中心董事长。同她的几个哥哥们一样,苏珊在该市的公立学校读到16岁,此时福特已任总统。虽然父亲是总统,苏珊在暑假里还是去卖纪念书籍,并定期在国会山的办公室里为父亲工作。但她进入了一个生活在白宫的总统女儿的角色,青年生活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父亲两次险遭暗杀时,苏珊谈起她自己的恐惧:“我记得那些充满恶梦的夜晚。”在暗杀未遂之后,她又说:“每次他出去同人们相见时,我总是不放心,注意他是否穿上了防弹背心。”同其他的美国总统子女一样,苏珊很快意识到拥有一个总统父亲意味着失去一些朋友,而那些渴望获得她的友情的人不过是因为了她的总统父亲。因此,作为生活在白宫里的总统之女,她同样面临着各种得失利弊。

  苏珊的父亲在任副总统和总统期间均用秘密调查机构来监视女儿的行踪。如果苏珊回家迟到,父亲就会向该机构询问她回家的时间。总统对子女使用秘密调查手段已是众所周知,作为总统子女几乎是没有隐私可言。但作为父亲,福特认为此举是为了保护其子女,也有助于他做个好父亲。

  1979年,住在加州的苏珊在21岁时嫁给了曾奉命保护她的家人的秘密机构的特工查尔斯·万斯。与万斯离婚后,苏珊再次结了婚并住在俄克拉荷马州的突尔萨。不过,回忆起在白宫的生活经历,苏姗仍然抱有好感:“不错,有时我会希望父亲只是一名国会议员。但事实上,我很珍惜作为总统女儿的经历。你可以去很多地方旅行,见到从电影明星到国家元首等许多大人物。”

  另类叛逆搞掂压力

  不过,也并不是每个“白宫子女”都选择默默为父亲承担责任的方法来面对复杂的政治生活,现任总统布什的双胞胎女儿詹纳和芭芭拉就是这样一对“白宫子女”。

  在《华盛顿邮报》记者安·格哈特在2004年新年伊始出版的新书《完美妻子:劳拉·布什的生活和选择》中描述说,詹纳和芭芭拉并没有像许多人期望的那样放弃她们青春期的反叛;她们没有同龄人的许多焦虑,也没有过多关心父母面临的压力;她们对保护她们的特工冷言冷语、很少在白宫露面……作者说,这两姐妹没有对布什家族的政治传统表现出什么兴趣。这些表现的背后,则是两姐妹对父亲工作的看法。她们认为自己是父亲担任的总统这份工作的牺牲品。早在布什决定竞选之前,她们就明确表示反对,因为有一个总统老爸意味着当时正要迈进大学的两姐妹无法像普通年轻人那样逍遥自在地度过大学生涯。

  另一方面,布什夫妇也十分理解女儿,并决意不让女儿承担起“第一女儿”的声名之累。竞选期间,布什就曾说过,他唯一希望女儿们知道的,是“我爱你们胜过一切,所以你们有权成功或失败,去做你们想做的人”。劳拉·布什的态度也对女儿影响很大。她曾说过,丈夫从政为女儿们带来了太多关注,而“这并不是她们想要的”。她说:“她们只是希望做其他所有孩子都在做的事。”

  既然希望两个宝贝女儿能过上普通人一样有隐私的“奢侈”生活,布什夫妇花费了不少心思。布什的前任克林顿总统在保护自己女儿切尔西的隐私上就做得不错,新闻界也相当配合。《完美妻子》一书说,这一事实让布什夫妇信心大增。劳拉曾要求新闻机构的摄影师们尽量不要拍摄姐妹俩的照片。除了拒绝拍照,白宫对两姐妹闯的祸也相当宽容,决不会发表让姐妹俩难堪的评论。

  可能面临丧父之痛

  作为“白宫子女”,孩子们还要每天为父亲的安全担忧——他们根本不敢确定自己的父亲在第二天是否会遇刺身亡。在林肯总统遇刺身亡的第二天,年仅12岁、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的小塔德抱住失声痛哭的母亲的脖子,安慰道:“妈妈,别哭了,要不然我也会哭的,你会伤我的心!”数天后,懂事的小塔德便开始准备面对自己的新生活,他对一个白宫工作人员说:“爸爸去世了,我无法相信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必须学会照顾自己。是的,爸爸死了,我现在不再是总统的儿子,我只是塔德·林肯,和其他孩子一样。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好孩子,这是爸爸和威利(林肯已去世的大儿子)在天堂的愿望。”

  第二天,林肯的一个朋友来到白宫吊唁林肯。小塔德问他:“琼斯先生,你想不想要一些我父亲留下的东西?”琼斯回答说:“是的,但是不要太贵。”于是,塔德慷慨的将林肯生前最后使用的两支钢笔送给了琼斯。

  两天后,小塔德又在白宫问一个游客说:“你认为我爸爸去了天堂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塔德说:“我很开心他能去那里,自从爸爸来到这里(白宫)后就从来没有开心过,这里不是一个好地方!”令人遗憾的是,坚强的小塔德在父亲遇刺6年后,也就是他18岁的时候,因肺结核去世了。

  同样的,肯尼迪总统的两个子女卡罗琳和约翰也在小小年纪的时候便经历了丧父之痛。在肯尼迪的葬礼上,一张杰奎琳·肯尼迪与她的两个子女的照片震动了全美。《纽约时报》的记者在报道这则新闻时哀叹说:“看看这对可爱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将就此改变,愿上帝保佑他们!”而母亲杰奎琳在多年后也表示,卡罗琳和约翰表现得十分坚强,从不在人前哭泣,“他们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默默哭泣,这给了我无限的动力。”杰奎琳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