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朝关系被拖着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7日16:32 《环球》杂志

  日本在改善与朝鲜关系方面一度走在美国前面。2002年,小泉前往朝鲜,金正日承认绑架日本人质并表示道歉。然而,随后,一方面美国不能容忍这样的“越顶外交”,并用揭发朝鲜浓缩铀计划的方式来告诫日本;另一方面,日本国内的民间舆论也给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日朝关系正常化夭折在摇篮里。随后,在六方会谈的历次会议中,日本本末倒置,一直把绑架人质案作为谈判和日朝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日本成为不那么受欢迎的角色,朝鲜甚至数次要求将日本踢出六方会谈。

  与朝美关系正常化工作组的不断进展相比,日朝关系正常化工作组一直显得冷冷清清。当然,朝核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最关键的是美国因素。日本唯一可以使用的牌是对朝鲜提供经济援助,但朝鲜想要的东西在美国手上。所以,日本一直希望美国向朝鲜施压帮助解决绑架问题,而施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将朝鲜留在“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

  然而,出于国际和国内压力,在小布什政府时间不多的情况下,取得一项外交成绩成为美国迫切的任务。因此,美国最终在促使朝鲜无核化的道路上甩开了日本,朝美双边不断接触,并最终相互妥协,达成了核申报和“摘帽”的协议。

  对此,日本的失望溢于言表,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为了与朝鲜达成一项有缺陷的协议,小布什政府抛弃了日本这个亚洲最重要的盟友,美国根本不在意日本的想法。

  对于日本的这种情绪,布什在与福田康夫进行的电话通话中,答应“不会忘记被绑架的日本人”。赖斯也表示,我们期待朝鲜严肃对待这个问题,因为这对日本来说是个重要问题,对美国也是个重要问题。

  然而,这些安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日本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跟上美国的步伐,就会成为国内民意批判的靶子;如果固守对朝僵硬立场,则有可能在朝核危机的解决过程中逐步被边缘化,解决绑架人质问题更加遥遥无期。

  福田政府最终还是决定跟美国保持一致。在6月的日朝双边谈判中,双方就绑架问题取得了一定的共识,朝鲜同意重新调查人质问题,日本也部分解除了对朝制裁。对此,福田于6月26日公开表态,美国为朝鲜摘掉“支恐”帽子并不意味着日本失去了解决绑架问题的一个手段,日本对朝核问题的进展表示欢迎。

  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当前国际舆论最普遍的共识是:冷却塔不见了,朝核问题依然存在。鉴于朝核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对未来做出乐观的预期。朝鲜的无核化进程中,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朝鲜向美国提交了申报材料后,布什启动了将朝鲜从“支恐”名单中除名的程序,但是,这个结果要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申报材料后的45天后才能生效。期间,国会将举行一系列的听证会,讨论将朝鲜“除名”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在这45天内会发生什么,朝鲜能否如愿被“除名”,谁也无法预料。

  此外,虽然美国对于朝鲜浓缩铀项目的规模和结果并不甚了解,但是朝鲜要过关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朝鲜与叙利亚的核合作问题,主动权还是掌握在美国手里。

  迄今为止,朝鲜和美国都没有提及核武器,但是,这个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也正因如此,双方都小心翼翼地绕开,避而不谈。不过,现在可以绕过,将来必须面对,届时朝核问题将走向何处,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