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效应”持续下降
从以上各方面情况来看,今年靖国神社的“热点效应”将继续下降。
其实,日本已经为小泉参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小泉的固执己见,不仅仅使中日关系变冷,也使日本越发和其他亚洲邻国格格不入。
据说,由于日本与邻国因为靖国神社问题吵得太凶,美国驻日大使希弗曾去靖国神社考察了一番。他看了游就馆后不知所措,认为按照游就馆陈列的历史逻辑,日本侵略中国和偷袭珍珠港纯属“迫不得已”,是从西方殖民主义者手里“解放亚洲”,仿佛战犯不是东条英机,而是罗斯福!对此,希弗感到“很为难”。虽然美国不会把这件事作为外交问题向日本提出,但美国以不希望“中日关系恶化”为引题,开始在历史问题上敲打日本。
“可以说小泉执政时期是日本政治家在历史问题上‘试错’的过程,就是进行错误尝试,最后结论都是否定的,根本走不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高洪认为,在日本谋求正常国家的努力当中,一些日本政治家考虑过用强硬的方式强行闯关,用强硬外交实现其普通国家的梦想,但是事实上外交实践证明,想要把历史一页翻过去,必须要有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在历史问题上明显理亏的情况下,如果试图文过饰非,试图歪曲历史,试图抹杀历史、涂改历史,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顽固参拜最后的结果是使小泉变成孤家寡人,日本社会各界给小泉施加很大压力,日本一些前首相联名写信要求小泉放弃参拜,这一切形成良性舆论压力,使安倍这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并没有太多正确认识的政治家改变前任的做法;福田属于另一种情况,他是稳健派政治家,对中国有感情,主观上不想在历史问题上和亚洲邻国发生不必要的纠葛。这两个人性质上不同,但说明了同一个问题,想要让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就必须老老实实地面对过去的历史。这是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国际公理对日本做出的最基本规范。”
小泉的教训,让随后的日本领导人逐渐放弃了靠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取悦一部分右翼势力的做法。几乎与此同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光明前景也清楚地摆在日本人面前。
不仅中断多年的高层互访恢复,而且中日也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加强交流与合作的联合新闻公报》等重要文件。
“这些都是稳定两国关系,防止日本在政治上发生倒退的有力措施。只有日本认清和中国友好交往对日本发展是有利的,日本可以在与中国交往过程中寻找到发展本国国家利益的机会,才能促使日本把自己国家利益的实现方式扭转到友好相处和避免刺激邻国的方式上来。”高洪说。
走回头路要付出更大代价
这种放弃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做法,不只中国政府,中国民众也看得到,更会记在心里。
根据最新日本《读卖新闻》和一家国内刊物联合进行的联合舆论调查显示,中国方面对日本的整体印象有了大幅度改善,大多数被访问者对日本给予了善意的积极评价。其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接近70%的中国人认为“战后60多年来日本是作为和平国家发展的”。
今年的8月15日恰好赶在北京举行奥运期间,在比赛期间,一位路透社记者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在8月10日的举重56公斤级比赛当中,最初不被看好的日本选手山田正治,当试图在比赛中获得更好名次时,在场的中国观众“毫不见外”的为他加油助威,这位英国记者感到困惑,因为此时此刻,“中国观众似乎忘记了过去的历史恩怨。”他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报道。
其实,这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只是这英国记者可能不了解“你给予中国人必需的尊重,中国人也会尊重你”的道理。
“未来的日本政界对此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要走回头路,必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日本是一个政治多元的国家,理论上也不能完全排除日本政要重蹈参拜覆辙的可能性,当然我们中国方面还是希望日本政要能够识大局,能够顾大体,真正从稳定发展两国关系的着眼点出发,慎重地对待靖国神社问题,这尤其需要日本政要作出相应的努力。”高洪认为,“如果日本政要重新参拜,那将是得不偿失、付出多倍政治成本的愚蠢的选择。”(张石系日本《中文导报》副总编)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