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看起来,压跨穆沙拉夫的“最后一根稻草”是8月7日执政的巴基斯坦人民党和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联合提出的总统弹劾案,但事实上巴国内政治斗争的压力不断聚积从去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
两大政治对手共发难“测试性”投票全部通过
2007年10月,穆沙拉夫再次连任总统,随后巴国内对其“既穿军装又当总统”的做法出现不满。为了防止巴最高法院判决其当选无效,11月3日,穆先下手为强解除了包括大法官在内的十多名最高法院法官职务,并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巴前政治领导人贝·布托和谢里夫分别于10月18日和11月25日回国,准备参与即将举行的全国大选。就在这个时候,巴国内“倒穆”的声音越来越高,穆沙拉夫不得不在11月28日脱去军装,成为“平民总统”。去年12月15日,巴国内紧急状态解除,在今年2月18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支持穆沙拉夫的巴穆盟国王派大败,遇刺的贝·布托所属的巴人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一系列的政治发展使得穆沙拉夫受到了空前的政治压力。在总统弹劾案提出之后,巴基斯坦四个省的议会举行了“测试性”投票,结果全部通过了弹劾案。在今天下午穆沙拉夫正式宣布辞职后,伊斯兰堡大街上爆发了群众按汽车喇叭、欢呼舞蹈的场面。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穆当前回天乏力的现实。
美国从“挺穆”到“中立”布什不接穆沙拉夫电话
以往多次出现穆沙拉夫可能下台的传闻,但每次穆都能“挽狂澜于既倒”,除了其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之外,有两个主要的外部支持因素:一个是美国,一个是军方。
“9·11事件”是对当时刚刚担任总统不久的穆沙拉夫的一个严峻政治考验。在支持塔利班还是美国之间,身为将军的他当机立断选择了支持美国。“当时我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不是经过仔细考虑的。”穆的选择使他成为美国在反恐战争中的可靠盟友,美国多年以来也一直给予他政治上的支持。
然而在8月7日穆沙拉夫遭到弹劾压力以来,美国的态度出现了从“挺穆”到“中立”的明显变化。上周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发言人分别表示,对穆的弹劾属“巴国内政治问题”,明确表示美国不介入的态度。昨天,美国国务卿赖斯更是直接出面表态称,美国不会考虑给穆沙拉夫政治避难的选择,巴面临的问题“应由巴基斯坦人民来决定”。有报道称,8月7日以来,穆沙拉夫曾两次试图与布什总统通电话,但布什就是不接。华盛顿分析人士指出,这表明美在当前微妙的局势下不想发出“错误的信号”。
对巴执政联盟来说,美国的上述表态说明弹劾穆沙拉夫已没有什么主要的外来阻力。
美国当前的立场显然是在权衡了巴国内局势之后做出的。从去年巴局势动荡以来,美国内开始出现“穆沙拉夫是政治包袱而不是有益资产”的看法。而巴执政联盟则改变了对塔利班武装的温和立场。6月底,巴总理吉拉尼授权巴军方对西北部塔利班武装分子采取军事行动。这一做法向美国证明,没有穆沙拉夫,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动照样可以继续进行。
军方同总统“保持距离”现任陆军参谋长不合作
巴军方同穆沙拉夫“保持距离”的做法显然对他痛下决心辞职也有直接联系。从独立以来,军队就一直是巴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穆多年来以陆军参谋长执掌巴政权,其军人的身份对稳定地位有独特的作用。然而据报道称从上周以来,穆多次于现任陆军参谋长吉亚尼磋商争取支持均未果,军方出于种种考虑采取了疏远穆沙拉夫的态度。
本报驻新德里记者王耀东(本报新德里8月1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