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选择拜登后能否削弱劣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4日14: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国际观察

  让一位担任参议员30多年的政治人物成为自己的副手,奥巴马可谓斟酌再三。美国媒体根据拜登从政经验,总结出他能给奥巴马带来的三大支持。

  拜登在防务和外交事务上经验最丰富,这一点正是奥巴马与麦凯恩竞争时的软肋。

  美联社说,虽然经济议题已经超过伊拉克战争,成为选民最关心议题,但近期发生的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冲突让安全议题再成焦点。加上麦凯恩阵营在奥巴马的经验劣势上大做文章,奥巴马的民意优势逐渐消失,甚至在部分民调中遭对手首次超越。

  其次,拜登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与工会组织关系良好,对蓝领阶层颇有号召力。奥巴马预选阶段在争取这一阶层支持上的表现不及希拉里,或许希望借拜登人气提升支持率。

  最后,共和党曾指责奥巴马在打击国内犯罪问题上立场软弱,这一指控可能影响到奥巴马在白人选民中的印象。相比之下,一项国会1994年通过的打击犯罪法案由拜登带头起草,他的加盟无疑将扭转这一印象劣势。

  不过,一些政治分析师不免质疑,让有经验的拜登辅佐自己,奥巴马的劣势究竟是得到弥补,还是欲盖弥彰?

  美联社记者罗恩·福涅尔认为,始终宣扬“改变”的奥巴马最后关头选择了属于华盛顿圈内人士的拜登,意味着奥巴马选择掩盖自身弱点,而不是去努力打造摒弃传统的新一代总统候选人形象。

  竞选之初,奥巴马改变华盛顿政治传统的口号深得选民心,一度让媒体猜测他在副手人选上也会打破传统,选择一位华盛顿圈外人士、党外人士或者女性人选。当拜登的名字出现在奥巴马竞选网站上时,福涅尔说,奥巴马走出了符合逻辑的必要一步,但这一步可能开始对他的“改变”主题产生负面影响。

  不过,一些民主党竞选战略分析师认为,奥巴马这一选择值得肯定,因为他需要更加传统、更加强硬的策略来应战麦凯恩。

  “6个月前,人们说他(奥巴马)对希拉里不够强硬,他太被动了,”分析师吉姆·乔丹说,“不过,他在关键时候作出了正确选择。”(新华)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2008年美国大选

更多关于 美国 大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