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韩显阳
二战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 、黑山6个共和国组成,科索沃原本是塞尔维亚内部的自治省。上世纪末发生的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
《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一书作者,曾长期在前南地区工作,与参战各方都有过广泛 接触。这本著作通过一系列鲜为人知的事件内幕,全方位再现了科索沃危机如何逐步升级,并最终发展为地区性战争的经过。
1.“拉察克惨案”成为战争导火线
1999年1月15日,华盛顿下了一场暴风雪。美国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顶着严寒准时来到白宫,进入了设 在地下室的要情分析室,“科索沃战略小组”的其他成员已经在这里等候。
在当天的会议上,奥尔布赖特坚持主张对南联盟实施轰炸,但没能说服其他人,只得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在国务院的 办公室。谁都没有想到,就在她盯着窗外飞扬的雪花出神的时候,在遥远的科索沃发生了“拉察克惨案”——54名阿族人被 杀,其中包括儿童。
事实上,1999年开始后仅半个月的时间里,以“科索沃解放军”为首的阿族武装对塞族军警及平民发动了80余 次袭击。为反击“科解”的冬季攻势,塞尔维亚内务部派出的特种部队加紧了清剿行动,所谓的“拉察克惨案”就是在这期间 爆发的。关于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许多不同的说法,被西方外交界和主流媒体认同的“版本”是这样的:
1月15日清晨,塞尔维亚部队突然包围了阿族人居住的拉察克村,用火力封锁了整个村庄,并迫使一支“科索沃解 放军”撤退到村后的小山上。随后,持有重型武器的塞军敢死队进入村中挨家挨户地搜查。大约在下午1点至3点之间,他们 发现了躲藏在地窖里的一些阿族男子和儿童;随后,这些人被驱赶到村子边上的一处谷地,在那儿遭到了“集体屠杀”。
事件发生的次日,欧洲安全组织“科索沃观察团”团长威廉·沃克尔抛开法官及南方官员,只召集了一部分西方和阿 族记者,前往拉察克村视察。他说,在当地发现的54具尸体中,只有9人身穿“科索沃解放军”制服,其余都是无辜的阿族 平民。这位美国前情报官员公开表示:“为这一残忍的屠杀行为感到无比震惊。”
沃克尔的表态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贝尔格莱德当局对他的擅自行动异常愤怒,指责他在未经法医和警察验证现场的 情况下武断地下结论,“既冒充法官,又扮演陪审团的角色”。南政府据此要求欧安组织将沃尔克解职,并限其48小时内离 开南联盟。
2.西方国家决定诉诸武力
4天后,北约欧洲盟军司令克拉克将军飞抵贝尔格莱德,秘密会见南方最高领导人米洛舍维奇。米氏同往常一样接待 了这位“来者不善”的稀客,他和平时一样坐在自己那把厚重的扶手椅上,对方的座位则矮一些,两人之间的距离有一张咖啡 桌那么远。
这次,克拉克带来的是一组有关“拉察克事件”的照片,他将这些血淋淋的照片甩在咖啡桌上,告诉米洛舍维奇,自 己是带着北约理事会的“决定性口信”而来的。这位将军明确表示,南方必须撤回部署在科索沃的“超量的武装警察部队”, 以确保“公正和独立的调查得以进行”。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让不喜欢受人威胁的米洛舍维奇火冒三丈,他愤怒地声称“拉察 克事件”只是一出闹剧,还痛骂克拉克是“战争罪犯”。
这番激烈的言论一下子捅了马蜂窝。西方国家纷纷发难,称塞尔维亚军警的行动“严重破坏了联合国安理会1199 号决议”(注:安理会1199号决议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于1998年9月23日通过的。它要求南联盟立刻从科索沃撤 军,称必要时可采取进一步行动,以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投了弃权票)。美国国务院表示,如果南政府不能满足北 约的要求,西方将诉诸武力,“因为这是他们惟一能听懂的语言”。紧接着,北约理事会也宣布,将何时动武的权限授予北约 秘书长索拉纳。
问题在于,“拉察克惨案”的实情究竟是怎样的?讽刺的是,就在1999年1月22日,欧安组织轮值主席,挪威 外交大臣沃勒贝克发表声明指出,该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沃克尔,是在“感情冲动下”宣称塞尔维亚军警“屠杀阿族平民 ”的。随后,沃克尔本人也在记者会上承认,“自己当时确实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复杂性”。事实上,就在此前的19日,南专 家小组已在法院鉴定人、外国观察员和病理学家的参与下,就此案作出正式结论:受害者并非是被折磨、摧残而死的——“全 部的真相就是,并不是沃克尔所说的那样”。
3.南联盟最终选择了抵抗
但一切已无可挽回,无论真相如何,“拉察克事件”最终改变了一切。以此为突破口,奥尔布赖特等主战派终于在白 宫的辩论中占了上风,经由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希望逐渐破灭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集中到最后的途径——战争上面。国防部 、外交部、情报部门和军方突然变得繁忙起来,大家的头脑中只剩一个想法:看上去就快开战了,赶紧着手准备吧!特种部队 进入南联盟,情报人员拿出了大量地图和照片,计算投放炸弹的地点……各国政府已下定决心,既然选择动武,就要不达目的 不罢休。
面对空前的军事压力,南联盟方面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资料显示,至少从1998年1月开始,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 进攻,南军一直在进行部队换防、维修、更新装备等活动。可以说,南军的计划是在清剿“科索沃解放军”的过程中锻炼部队 ,为迎接北约可能的打击做准备。尽管不是非常必要,米洛舍维奇仍然坚持利用一部分最好的装备对“科解”开战,直到轰炸 开始的前几天才将它们转移。
当然,包括许多军方高官在内的南联盟要员,对战与不战也有不同看法。轰炸前一周,亲西方的B92“独立广播电 台”记者曾经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遇到两位军方情报官员。记者暗示他们将输掉这场战争,应当通过谈判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对方回答:“我们也建议这样做,但遭到最高领导人的拒绝。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尽最大可能去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无论如何,在北约的最后通牒下,南联盟最终选择了抵抗。有人评论说,这也许是源于塞尔维亚的民族性格。这种民 族性格根植于历史上的战斗精神和反抗传统——从先祖反抗土耳其人统治时的不屈不挠,到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欧洲文明 ”而英勇牺牲。
在当时的南联盟,充满英雄主义的格言让塞尔维亚民众热血沸腾:“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战死沙场;与其向敌人低头 ,不如死在对手的剑下。最终,我们将在天堂里得到永生。”用米洛舍维奇自己的话讲:“塞尔维亚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就是 喜欢自己当家作主!”从道义上讲,他的决心无可厚非。然而,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这种片面追求尊严而不考虑自身实 力的做法,必将为“巴尔干最有个性的民族”招来更大的悲剧。
4.“我代表那些将要轰炸你的人”
1999年3月24日上午,南军总参谋长帕夫科维奇将军神情焦虑,南联盟打入北约内部的间谍已经发来密电,称 北约当天晚间将展开联合打击行动。因此,帕夫科维奇用过早餐便动身前往营地视察部队。作为驻守科索沃的最高指挥官,他 必须保证战前的一切准备就绪。
贝尔格莱德一直为这一刻的到来做着准备,相关的防御计划早已制订,并进行了多次演习。为避开对手的锋芒,南军 最好的装备早就转移进安全的地下隧道中,从飞机、雷达到计算机都深深藏匿在地面以下。
据说,这些工事完全可以承受中等强度的核打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对它们的建造质量印象深刻,甚至专门请人如 法炮制了几处,称其为“我的南斯拉夫地堡”。
帕夫科维奇知道,南联盟军队的战备水准已相当高了,可是他依然很忧虑。实际上,直到开战时刻,贝尔格莱德甚至 西方国家都没有一个人能说清这场战争会打多久。不过,帕夫科维奇将军和他的最高指挥部,已经掌握了北约空中打击的完整 目标清单——几个月前,一名同情南联盟的法国军官将它泄露给了南联盟的驻外情报人员。
就在这时,帕夫科维奇的手机响了,电话是从布鲁塞尔打来的。电话另一头是一位英国情报官员:“是帕夫科维奇将 军吗?”“你是谁?”“我代表的是那些将要轰炸你的人,即使到现在,你还是有能力阻止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你今天将军 队撤离科索沃,我们可以停止轰炸……”然而这根本无法诱使帕夫科维奇改变心意。他是职业军人,如果无视政府的命令而擅 自将部队撤离,无疑是严重的叛国行为。将军很快就摁下了“结束通话”键,把手机放回口袋中继续视察部队。
当时不少人坚持认为,南斯拉夫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殊不知,在强大的北约眼中,它已经成为一处随时可以割 除的“脓包”,北约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南联盟彻底击垮。(::节选自《阴影里的逐杀:美英情报机构是如何颠覆南斯拉夫的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