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爱国主义必须以民主和宪政制度为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11:46  南都周刊

  关于“宪法爱国主义”的讨论是米勒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走出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民族主义迷局的核心命题之一。米勒首先介绍了“宪法爱国主义”的概念来源和哈贝马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指出在哈贝马斯看来这个概念“意味着公民必须批判地反思,然后超越它们的特定传统和群体认同,转向普世价值,而不是屈从于传统的社会预期。”米勒指出哈贝马斯比他的前辈更进一步的是在他的“宪法爱国主义”中,凌驾在社会之上的国家主义“消解在体现着普世规范、保障法治的法治国家之中,消解在旨在促成有效政治参与的福利国家之中”。这就是他所谓的“后传统认同”——实质上这是以民主和宪政制度认同为中心的爱国主义,而与此相对的传统认同无非是对领土、历史、文化、同种同宗等价值的认同。与哈贝马斯的公民交往理论相联系,国家认同的关键是国家的自我否定的反思能力,而且把自由的、由政府提供保障的政治抗议权看做是取得人民认同的必要条件。

  至此,我们可以回到米勒的主题:对于一直在思想上超越民族主义的左翼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说,德国的统一、民族国家的重新认同是一件必须高度警惕乃至反对的事情。尽管统一后至今快18年的历史说明这种忧虑失之于过分的敏感和超前,但是作为一种体现出知识分子天职的价值关怀却仍不失去其内在的合理性。

  米勒此书出版于2000年,近年来在德国知识分子论争以外,当下德国政治中左翼思潮的复兴更具有马克思那句名言的品格: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那么,什么是目前德国左派政党的理想和实践呢?曾任德国财政部长和社会民主党主席的奥斯卡·拉方丹在2007年6月16日德国左派党成立大会上指出,左派党要继承德国工人运动的传统,他特别提到“伟大的社会党人罗莎·卢森堡。她的遗训是:‘自由,始终也是持不同意见者的自由’”。“这样一来,就把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了”。从实践上看,目前德国左派党的中心诉求是重建社会福利国家,它认为过去几年的国家政策的最大失误就是社会福利政策的逐步削减;而“社会福利国家”是最值得人民珍重的。至于自民党表示要用自由战胜社会主义,拉方丹立刻回应:“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自由”——“就是为了追求这种模式,我们才聚集在一起!”据评论,德国左派党对于自己的前景非常清晰,并不刻意寻求执政可能,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反对派。或许这也是应对民族主义迷局的一种值得关注的图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德国知识分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