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潘亚玲:两党竞选搭配方式挑战美国人智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03:40  东方早报

  由于民主党最终并没有选择‘黑男+白女配’,而是正副总统候选人都是男性的‘黑白配’,因此麦凯恩选择都是白人的‘男女配’,可以说与民主党的选择不相上下。这让美国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左右为难局面。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格局已然形成,即共和党的“男女配”对民主党的“黑白配”。尽管美国历次大选都曾带来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但都没有这次大选带来的挑战那样严峻和深刻。

  这种挑战体现在,无论是共和党的“男女配”胜出,还是民主党的“黑白配”胜出,美国人都将面临这样的现实——美国的人权状况将得到关键的、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改善。因为选举结果要么是诞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要么是诞生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总统。但问题却在于,美国普通公众是否作好了接受这一事实的心理准备。

  尽管美国号称世界上最尊重人权的国家,但美国内根深蒂固的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决定了在美国的“人权”等级次序,即白人优于有色人种、男人优于女人。如果将黑白与男女结合起来看,这种等级次序从高到低的排列次序大致是:男性白人、男性有色人种、女性白人、女性有色人种。从民主党内部的总统候选人提名过程看,最终结果仍印证了上述这一排列,即男性有色人种要优于女性白人。美国所高唱的所谓“人权”的真正落实估计还需要很长时间。

  根据美国“人权”的这一等级次序,如果说麦凯恩选择的是一位男性搭档,那么今年的总统大选格局就相对简单:它仍将是民主党人给美国普通人“出难题”——在此之前,民主党已经就到底是推举“黑人”还是“女人”候选人而让美国普通人大伤脑筋。而共和党人则维持着美国“人权”精神的传统,最终的结果是在白人和黑人之间作选择。即使有其他因素,这一选择仍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为毕竟麦凯恩不是布什,而且在8年前还曾和布什竞争过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但问题是麦凯恩并没有选择这一相对容易和轻松的战斗方式。也许他觉得那样会有胜之不武之嫌吧。当然,麦凯恩也不会让自己吃亏。他给美国普通公众所出的“题”与民主党是难度相当的。

  根据上述的“人权”等级次序,大选的正副总统候选人搭配可有多种:都是男性白人,都是男性且其中之一是有色人种,都是白人且其中之一是女性,都是男性有色人种,都是女性白人,都是女性且有一位是有色人种,都是女性有色人种等。

  这些不同的搭配对于美国“人权”精神的挑战是完全不同的。由于民主党最终并没有选择很多人期望的、但对美国普通公众智慧考验相当大的“黑男+白女配”,而是正副总统候选人都是男性的“黑白配”,因此麦凯恩选择都是白人的“男女配”,可以说与民主党的选择不相上下。这让美国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左右为难局面。

  尽管从纯粹的选举策略看,麦凯恩选择佩林作为副总统候选人搭档对其诸多不足有着补充作用,但从其挑战美国“人权”精神的角度看,这一选择事实上放弃了他本应选择的更优方案。从这一意义上讲,这一选择极可能让他提前输掉了选举。

  当然,麦凯恩做这个选择也有其迫不得已的原因,那就是美国社会思潮的根本转变。

  麦凯恩试图利用佩林来争取希拉里支持者的选票,抢夺已为奥巴马所牢牢控制的“变革”的话语权。经过布什政府对保守主义、尤其是新保守主义思想的过度开发,现在的共和党已经出现了思想匮乏的迹象。相反,民主党却逐渐在伊拉克战争、环境保护、人权等方面占据了话语主导权。与2000年、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相比,2008年总统大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话题不再由共和党人主导,以前的“共和党人主导话语权、民主党人追赶和防守”的战略格局已经发生了颠倒,成了“民主党人主导话语权、共和党人追赶和防守”。这或许正是中国人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当然,决定2008年总统大选结局的因素还有很多,但社会思潮的变化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而这种变化极可能因民主、共和两党都采取了挑战美国人智慧的竞选搭配方式而得以加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2008年美国大选

更多关于 美国 大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