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晴川: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17:00  新华网

  新华网美国圣保罗9月3日电 随笔: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梦”

  记者杨晴川

  在不少美国人眼里,今年美国大选是一次“创造历史”的大选,因为出身平民家庭的奥巴马和佩林分别有望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和第一位女副总统。他们分别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和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似乎为古老的“美国梦”平添了新意,因为无论哪个党获胜,美国政治史都将增添全新的内容。

  “美国梦”一向是奥巴马政治主张的关键词。他与“美国梦”的关联,还在于他打破传统,以一个黑人的身份在白人占绝对优势的美国政界出人头地,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广大美国黑人心中的一个夙愿。

  45年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激励许多美国人为实现种族平等而斗争。他当年的战友、现任民主党众议员的刘易斯认为,奥巴马获得提名,是朝实现马丁·路德·金的理想迈出的“重要一步”。佩林3日晚获得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提名,也被一些人视为美国妇女朝性别平等目标迈进的一大步。

  佩林出身白人平民家庭,她从市议员、市长当到州长,直到获得副总统候选人提名,无疑是“邻家女孩成为大人物”的另一种“美国梦”的解读。

  早在美国建国前,“美国梦”就已萌发。当时英格兰移民横穿大西洋来到北美建立新家园时,都怀着这样一种信念:在这里,每个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美国梦”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扩大。黑人的梦是种族平等,妇女的梦是性别平等。但无论如何变化,“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都能成功”一直是“美国梦”的核心含义。

  然而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美国梦”一直十分遥远。皮尤中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只有6%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孩子最终改变了经济社会地位。

  其实,就奥巴马和佩林所代表的消除种族和性别不平等之梦而言,形势也不乐观。调查表明,在过去30年中,美国黑人家庭与白人家庭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妇女在国会议员中的比例,不仅低于多数发达国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美国梦”总是少数人能实现的梦?一些学者认为,“美国梦”这个概念本身有许多不可取之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它无条件地肯定个人自由和个人成功。

  这种“梦”延伸到国际事务中,就容易演变成损人利己。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只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人的年耗能量占全世界年耗能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如果一味强调这样的“美国梦”,对别人来说,恐怕就只能是个噩梦了。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2008年美国大选

更多关于 美国 大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