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晓军
“虽然现在还不能公开,但是我们有截获的无线电信号证明俄罗斯军队在8月7日傍晚就进入了格鲁吉亚。”这是9月10日格鲁吉亚议长达维德·巴克拉泽在华盛顿一个听证会上的证词。当被问及格方为什么没有听从美国官员的劝告贸然进攻南奥塞梯时,他回答:“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计划。”此前,格总统萨卡什维利在9月8日已经将相关“证据”交给了法国总统萨科齐。值得玩味的是,不仅萨科齐没有采纳“证据”,就连间谍卫星无处不在的美国也没吭声。格方的“证据”为什么没有说服力呢?
“餐刀插进了热蜂蜜”——这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听到的有关青藏高原成因最形象的比喻。“餐刀”指的就是相对坚硬的印度洋板块,而“热蜂蜜”指的是相对柔软的青藏高原板块。与此相同,从中生代的古大陆北移开始,一直到新生代早期,由于土耳其板块“插入”东欧板块,使得高加索高高隆起,最终形成了今天压在格、俄边境和格、土边境上的大、小高加索山脉。冲突爆发后,一些专业的军事网站都发布了带有高程色差的战场态势图。从这些图上可以看出,狭长的格鲁吉亚被北南两侧的大、小高加索山脉包夹着,就像一块三明治的侧视图,而南奥塞梯就像一滴油渍,从大高加索山脉的南坡拦腰渗向格鲁吉亚中部细长的平原地带。“油渍”的南缘顶端,就是战斗进行最惨烈的城镇——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从战场态势图上可以看出,格鲁吉亚军队是从戈里集结并向北面20多公里的茨欣瓦利发起“闪电进攻”的,而一支俄军是从北面至少60公里以外的弗拉基高加索穿越高加索山脉进行“闪电反击”的;另一支俄军伞兵部队是从阿布哈兹的因古里河附近兵分两路,一路向西南在黑海舰队配合下直取波季港,另一路向东南攻陷交通枢纽重镇——祖格迪迪和塞纳基。俄军第一支“反击”部队在抵达茨欣瓦利后,兵分两路南下迅速包围并占领了平原的心脏城市——戈里。从态势图上可以看出,这不仅断了攻进茨欣瓦利格军的后路,更重要的是将格鲁吉亚这块“三明治”拦腰切断。这正是俄军取得胜利的关键。
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拥有火炮、坦克和直升机,并集结在20多公里外的戈里的4个旅格军而言,茨欣瓦利就如同嘴边上的一小块奶油,只要舌头伸出去一舔就可以吃到嘴里。怎么俄军就会这么快抵达呢?茨欣瓦利游击队的顽强抵抗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俄军重装摩步师通过罗基(Roki)隧道穿越了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加索山脉。从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到,横贯南、北奥塞梯的高加索山脉白雪皑皑,这表明很多山峰都在3000米的雪线以上,边境最东边就是海拔5033米的卡拉别克山,边境西缘外边的马米松山口海拔高度也在2819米。在苏联时代就有修一条打通南、北奥塞梯隧道的设想,但后来这一设想被搁置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谢瓦尔德纳泽担任格鲁吉亚中央书记时,隧道才签字开工。这条长3660米、有80厘米厚混凝土墙、拱顶高26米的隧道竣工后,据说没有通过苏联的工程质量委员会验证,因此一直没有正式运营。
1991年,加姆萨胡尔季阿当选第一任格鲁吉亚总统后,曾试图炸毁罗基隧道未遂。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马上出现了一些很诡异的传言,称隧道有40米厚的混凝土墙,并有3个只有克里姆林宫知道的秘密机关,是无法炸毁的。如果这些传言是当时俄罗斯故意散布给加姆萨胡尔季阿——这位语言学副博士听的,那么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信息战。战后,当人权组织迫使格政府承认在战争中使用了集束炸弹时,格政府先是称集束炸弹是用来攻击穿越罗基隧道的俄军坦克的,后来又称手里有俄军在8月7日傍晚就通过罗基隧道的“证据”,这显然就有“马后炮”的嫌疑了。事实上,战后格媒体和西方军事专家在总结时都认为,萨卡什维利最大的失误,就是进攻前没有事先炸毁罗基隧道。同时,一些地质专家也认为,高加索山脉的主要构造为花岗岩、黏土和沙砾,只要找到施工时的地质图层表,在沙砾层处填埋炸药就可以炸毁隧道。可那张地质图层表在哪里呢?因遭俄罗斯拒绝而无法进入南奥塞梯的80位欧安组织专家里,有没有地质或爆破专家呢?这一切听上去更像一部格、俄冲突的大片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