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迷惘时代美国大选:撤军关系美国全球战略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2日13:09  新华网
迷惘时代美国大选:撤军关系美国全球战略调整
环球杂志

  2008年的美国大选注定是不同寻常的。首当其冲的理由是,根据目前的两党竞选搭档组合,要么选出一位黑人总统,要么选出一位女副总统。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美国建国232年来的第一次。

  除却这个象征意味浓厚的标志,本次美国大选发生的时点也颇具特殊性:美国正深陷伊拉克泥沼,不仅使国家形象大打折扣,还令其在贯彻全球战略时频频遭遇掣肘;伴随着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崩裂,次贷危机重创了美国资本市场,并且已经危及实体经济。能否扭转美国目前的疲态、将这个超级大国带出迷惘的盘桓,将是此次选举被赋予的最大悬念。然而,政治人物究竟是利用大众的迷茫以攀上权力的巅峰,还是最终真能带给美国以拐点式的革新,将是悬念中的悬念。

  红与蓝的抉择

  《环球》杂志驻华盛顿记者/王薇

  9月初,举世瞩目的美国大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不再是一对一的较量,而成了二对二的比拼。

  夏末秋初,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隆重推介本党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分别用蓝色(民主党) 和红色(共和党)为美国未来描绘了一幅理想画面。但究竟哪一幅与大多数美国选民心目中的现实需要更为符合,答案将在不到两个月后揭晓。

  这确实是两个宏大的舞台,也是两场唇枪舌剑却又妙趣横生的“戏”。

  大选剧场

  先看民主党8月底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在百事中心的主会场,俨然一个能够冲击视听感官的高新科技成果。整场色调都是蓝色,包括舞台背景、霓虹灯光、座位椅面甚至指示标牌。会场布置以舞台为中心呈扇形发散,舞台上方利用动画效果显现DNC(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英文首字母缩写)这3个字母。

  走进会场,还以为误入摇滚音乐会,数万人随着动力节拍激情热舞,跟着舞台旁边的乐队歌手一同哼唱。几乎每段演讲过后,都会来一段乐曲热场,流行、摇滚、爵士不拘一格。在人群中,有男女老少,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突出体现了民主党内年龄和种族多元化的特点。

  相对而言,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就肃穆多了。宽敞的会场铺着鲜红的地毯,舞台设计简单,背景只是一个美国国旗飘扬的动画,体现“国家至上”的大会主题。会议议程更为严谨,每天会议开始都是国旗和党旗等先行入场,完成一连串礼仪宗教活动后才正式开会。会议期间,也不乏音乐演唱,但乐曲风格以美声、主流通俗歌曲和乡村音乐为主。再看与会代表,中老年居多,而且大部分是白种人,衣着打扮都比较考究。

  谈到两名重要主角出场,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民主党方面,原本第3天会议应在副总统候选人拜登的接受提名演讲中结束,奥巴马却出人意料地亮相,使会场先是惊愕,随即沉浸在掌声与欢呼声中。这一出“意外的惊喜”也在共和党大会上上演。阿拉斯加女州长佩林宣布接受副总统提名后,麦凯恩也是不期而至,给大会提前掀起一个高潮。

  然而,在历史上第二次,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第二个会场。奥巴马会前一个月临时修改安排,将接受提名的演讲移至百事中心不远的当地橄榄球比赛体育场,能够容纳7.5万人。他希望可以邀请更多平民百姓分享他荣耀的一刻。

  但就是这个精心设计的大舞台,被麦凯恩阵营嘲讽为奥巴马的小教堂。他本人没有对会场作任何改变,只是在妻子长达近30分钟介绍和播放20多分钟的纪录片后发表接受演讲,高喊反对麦凯恩的口号,还脱掉外套,露出带有反对口号的内衣,引起不小的轰动。

  变出谁手

  无论出场阵势如何,两方竞争对手已正式布阵。说来说去,变革还是最终主题,而争论的焦点就是究竟谁才有能力实现变革,谁主张的政策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积极变革。

  内忧外患之下,美国选民的希望是明确的,但在将其变为现实的方法上意见大相径庭,而这也是解释奥巴马和麦凯恩迄今支持率不相上下的原因之一。

  经济是美国选民的头等忧患,从次贷危机、信用危机、住房危机、就业危机、能源危机……与恐怖主义威胁相比,这些字眼的见报率和在选民口中的提及频率毫不逊色。特别是一个发达国家聊以为继的中产阶级,在这一波经济不景气中受到严重打击。

  究竟如何重建美国繁荣,奥巴马和麦凯恩拿出两个不同设计方案。在税收政策上,前者认为应该停止布什政府对富裕阶层的减税政策,而侧重于减轻贫困阶层和中产积极的经济负担,而后者认为,应该继续减税政策,增加生产和消费能力;在就业政策上,前者打算通过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作岗位,而后者打算增加对企业工厂的优惠政策,促进他们加大投资,为本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能源政策上,前者计划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而后者则认为应增加开采美国近海石油,提高自给产量……

  外交军事政策是两方候选人的另一重要角逐领域。近几年来,美国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两个战场,像消防员一样破灭此起彼伏的暴力事件,虽然也给“基地”和“塔利班”以重击,但始终无法将其根除,本·拉丹依然没有下落。两场战争已经把布什政府的民意支持率拖至历史新低,两名候选人自然与其拉开距离。究竟怎样才能不会被视为失败落逃地从战争中脱身?怎样才能不浪费更多纳税人金钱和牺牲更多美国人的性命,又能确保将恐怖分子圈至本土之外的战场,美国民众在红蓝两种方案中犹豫不决。

  与军事力量相比,奥巴马更倾向于使用外交谈判手段解决问题,就算和与美一向敌对的所谓“流氓国家”也可以面谈,将条件摊在桌面上,并配合外交和经济制裁威胁,令对方审时度势,做出妥协。麦凯恩则嘲笑这种“先礼后兵”的设想正体现了奥巴马在外交国防上的经验不足。

  美国一些政治分析人士和国际关系专家正在私下或公开讨论“后美国时代”问题。随着其他国家崛起,而美国陷入内政、国际贸易和外交军事的困境,如何重塑美国地位,成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关切的问题。无论是奥巴马的团结力量还是麦凯恩的增强优势,都能被对方找出缺陷不足,或是脱离现实,或是背道而驰,答案不是在11月4日选举日之前就能找到的。

  真命天子?

  在11月的选票上,总统候选人名字只有两个,但对于美国选民来说,他们对于总统的要求并非蓝红两种颜色就可说明。

  一个在网上开设博客“Divalocity”的美国人给下届总统开出24个条件,其中包括能够真正团结美国和世界、将人民放置第一位、尊重其他国家对民主的选择以及停止挑衅和威胁其他与美国观点价值不同的国家等。言语之中,透着对奥巴马政策的倾向,但其中有些条件,就连奥巴马也从未承诺做到。

  另一个名叫哈姆林的63岁美国人也在博客中说,他选择总统的首要依据就是他们的伊拉克政策,要求停止战争,尽快撤军,将钱花在最需要它的国内项目上。其次就是经济政策,看谁能建立经济委员会,制定恢复战略,并有力量将其付诸于实践,以拯救已在“马桶中的”经济。

  哈姆林还希望,能有一个敢于和大型石油公司挑战的总统,惩罚他们大发能源危机财的行为,敦促他们采取环保生产措施。他认为,致力于国际事务并不等于是要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或将自己的信仰、观点和价值观强加于人,而是求同存异,共同合作巩固友好关系。

  然而,一个总统再有资历和实力,也无法撑起一个国家重回优势地位的重任,正如《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文所说,总统不是救世者,他也不需要是,因为他背后还有一套决策立法体制和民主监督。他们无法在奥巴马或麦凯恩身上找到罗斯福的影子,也没有必要局限在候选人的性别、种族、年龄和经验中寻找选择依据。政策观点和道德理念将在接下来两个月中帮助美国选民决定,到底是认同红蓝哪种变革方式和能力。来源:《环球》杂志

    迷惘时代的美国大选

  红与蓝的抉择

  笨蛋,问题还是经济!

  驻伊美军:撤,还是不撤?

  宗教伦理是否会成“撒手锏”

  “美国梦”能否跳过种族藩篱

  如何应对新兴大国崛起?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美国 大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