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拉美为何流行反美思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30日18:50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 苑基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博士生)

  近来,美国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被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折磨得上吐下泻不说,还得跟俄罗斯在格鲁吉亚较劲,偏偏自家“后院”——拉丁美洲的小兄弟们也把反美运动搞得十分起劲。

  算不上心腹之患

  今年9月,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先后宣布驱逐美国驻本国的大使。作为回应,美国驱逐了玻、委两国的驻美大使。随后,不少拉美国家相继表态。洪都拉斯、厄瓜多尔、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国声援玻利维亚,警告“外部势力”不要插手。乍一看,拉美反美大合唱的声势煞是浩大。然而,从拉美的反美史来看,这只是美国的皮肤瘙痒,算不上美国的心腹之患。

  说句公道话,当年拉美独立离不开美国的支持,但美国的霸权心态却催生了拉美的反美思潮。比如,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战争、掠夺、“购买”等手段,使墨西哥丧失了230万平方公里领土。对此,墨西哥人难道会无动于衷?

  进入20世纪后,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通过武装干涉和带有苛刻条件的贷款,把古巴、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尼加拉瓜、海地等国置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使它们沦为美国的“保护国”。乌拉圭作家何塞·恩里克·罗多在1900年出版的代表作《爱丽尔》中,就对美国在拉美的殖民扩张进行抨击,称美国是粗暴而贪婪的“半人半兽怪物”。在拉美,这话可谓深入人心。

  为了反对美帝,当年拉美国家纷纷开展武装斗争、反对不平等条约、罢工、夺地。表现最突出的是尼加拉瓜的桑地诺领导的游击战争,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也有不小的动作。

  拉美反美有传统

  二战期间,美国和拉美的关系相对缓和。到了冷战期间,为了抵御苏联,美国政治上打击反美的左翼力量,扶植右翼独裁政权。到了1954年年底,拉丁美洲有17个国家处于独裁政权统治之下,其中有16个国家宣布共产党非法。

  美国还在经济上盘剥拉美,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统计,从1946年1月1日到1953年12月31日,美国政府和垄断资本获得的利息和利润达58.43亿美元,而同期美国投入拉丁美洲的私人资本是20亿美元。

  美国的剥削和压迫,遭到拉美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反美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独裁政权纷纷下台,例如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1958年4月27日至5月15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8国。在访问期间,拉美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反美示威,尼克松到哪里都有群众痛骂他。1958年5月13日,尼克松到达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愤怒的群众高呼“尼克松,滚回去!”等口号,示威者将唾沫吐到尼克松身上,将棍棒、石子、烂水果、鸡蛋和垃圾扔向他的汽车,车上的国旗也被撕掉。警察施放了催泪瓦斯弹,才把尼克松救出重围。此后,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对拉美的政策。

  1961年,肯尼迪提出“争取进步联盟”,以求改善与拉美的关系。但由于积怨太深,古巴导弹危机还是在1962年爆发,这是拉美反美的标志性事件。其后,美国不思反省,反而操纵美洲国家制裁古巴。里根执政时期,美国更加依赖军事手段,其典型是将巴拿马总统抓到美国审判,并入侵格林纳达。这些霸权行径让拉美民众极度不满,为反美运动注入了新的“火药”。

  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关系缓和,老布什、克林顿先后提出一些加强美洲合作的政策。拉美很多国家积极响应。不过,国内市场开放后,美国资本的涌入又使一些拉美国家陷入金融危机……

  拉美也离不开美国

  小布什上台初期,确实重视发展与拉美的关系。然而,9·11事件后,反恐成了美国的重中之重。美国顾不上拉美,拉美一些国家也开始出现离心化倾向。这次反美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这次反美与意识形态没啥关系,也没使用暴力手段,只是在广泛的政治和文化领域抵制美国的影响。反美主义更多的是拉美各界“表示不满”的一种情绪反应。

  其次,拉美民众的反美情绪鼓励了该地区的领导人。为赢得选票,“反美”也成了拉美一些政党竞选时屡试不爽的法宝,而随着拉美左派政党纷纷上台,反美主义也愈演愈烈。这对在拉美积极推动“民主”的美国来说,真是个讽刺。

  最后,鉴于拉美的多样性,这波反美浪潮伤不到美国的筋骨。从长远来看,拉美经济的发展仍离不开美国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在此过程中,反美主义很可能被拉美国家的政府利用,当成与美国博弈的工具。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