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成果可以让孩子感兴趣
在今年获得化学奖的3人中,钱永健走出的可以说是绿色荧光蛋白开发历程的“最后一步”,在下村与沙尔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楚了绿色荧光蛋白特性。他改造绿色荧光蛋白,通过改变其氨基酸排序,造出能吸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其中包括蓝色、青色和黄色,并让它们发光更久、更强烈。
由于绿色荧光蛋白用紫外线一照就发出鲜艳绿光,研究人员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动物、细菌或其他细胞的遗传信息之中,让其随着这些需要跟踪的细胞复制,可“照亮”不断长大的癌症肿瘤、观察有害细菌的生长。绿色荧光蛋白就仿佛是伊战中跟随军做“嵌入”式报道的记者,让旁观生物学反应的研究人员像在电视旁追踪战争进程的观众一般,通过“现场直播”了解进展。
钱永健对自己的成果评价说:“绿色荧光蛋白让生物学反应在视觉上更直观,不仅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还可以让孩子们感到有兴趣,他们甚至可以自己进行原本要在实验室内完成的工作。 ”
钱永健说,他的获奖“表明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根据统计,在1992年以前,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科研文章寥寥无几,但仅去年,与绿色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相关的科研文章达到12000篇。
下一步想要挑战癌症治疗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钱永健说,他接下来还是会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还有无穷无尽的工作要做,我这些天的任务就是坐在电脑前回复电子邮件、完成各种报告。 ”
谈到将来目标,钱永健表露出自己希望为攻克癌症贡献力量的愿望。他的父亲和博士导师就是因为得癌而死。 “我爸爸得了胰腺癌,诊断出来6个月后,他就离开了我们。 ”
钱永健不久前瞄准癌症成像和治疗,与同事研制出U形缩氨酸,用于承载成像分子或化疗药物。
“我一直想在临床方面做一些与我事业相关的事,”钱永健说,“如果可能的话,癌症就是终极挑战。 ”
或许能够激励中国年轻人
在钱永健之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还有李远哲,李远哲获奖是在1986年。
时隔22年,华裔科学家再夺诺贝尔奖,钱永健向记者表示,他的获奖会令华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或许能激励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于科研事业,也会激励来自其它各个国家的年轻科学家”。
生长在美国的钱永健似乎已经不太会说中文了,在记者会上,他告诉一位中国记者,他能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但我不知道怎么说出来”。
【相关链接】
除了钱永健之外,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还有日本科学家下村修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他们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分享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现年80岁的下村修出生于日本京都府,1960年获得名古屋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所工作。他1962年从一种水母中发现了荧光蛋白,被誉为生物发光研究第一人。
马丁·沙尔菲现年61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他获奖的主要贡献在于向人们展示了绿色荧光蛋白作为发光的遗传标签的作用,这一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理学和医学等领域。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说,这种蛋白已经成为同时代生物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