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撰稿邱旭
上个月,神秘潜艇入侵日本领海一事曾被日本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后却以“可能是把鲸鱼误认为潜艇”的解释不了了之(详见本报9月26日06版)。日前,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平松茂雄在10月5日出版的《正论》期刊上发表文章,对这起事件进行了新的解读——根本没有什么潜艇,自卫队实际上是在自导自演一场演习,其目的在于纠正出现偏差的海上战略。
潜艇事件发生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派出了5艘舰艇和多批搜索飞机前往侦察,结果反而把目标弄丢了。最后,防卫省竟然发表报告说“无法分清究竟是潜艇还是鲸鱼”。
平松茂雄表示,这个报告简直“太不令人满意”了。相反,他曾听一名军官私下抱怨:“现在没有锻炼的‘机会’了。”据了解,在冷战时期,这名自卫队军官曾经和美国海军一起追击苏联舰艇,是一名优秀的“潜艇猎手”。但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海军实力大不如前,这名军官便失去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日本防卫省只好故意设置“假想敌”进行训练,希望藉此调动官兵的战斗热情。
另外,自卫队也想通过导演这一事件调整现行的海上战略。一名自卫队军官甚至说“(这起事件)是串通好的”。2001 年,美国要求日本在中东提供支持,执政党自民党遂提出法案,要求将自卫队的海外活动合法化。平松茂雄说,“我当时也参加了防卫厅(现防卫省)的会议,并且跟某官员解释说我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印度洋。但那个大干部仍一意孤行,说:‘日本需要派遣军舰,为国际和平做出贡献。’我则反驳,‘派兵去印度洋是国际贡献,保护好日本海域也是国际贡献。我们保护好东海的安全,美国才能一心一意打击‘基地’组织。’”
日本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该法案,此后又一再将它延期,印度洋供油活动从此成为日本海上战略的核心。今年9月,麻生太郎上台后向美国国务卿赖斯承诺,一定会督促日本国会继续延期这一法案。对此,平松茂雄警告:“中国海军近年来在东海海域的活动频繁,而日本却因为昂贵的石油价格、紧缺的国防开支,不得不减少军演的次数。”
此外,“宙斯盾”舰的导入也改变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传统任务模式。一方面,日本利用该舰先进的反导能力,先后成功进行了反弹道导弹试验;但另一方面,海上自卫队保卫本国海域、驱逐外国潜艇的能力却在减弱。作者指出,日本自卫队必须立足本土,优先提高对本国海域的防卫能力,而不应该干这种本末倒置的事情。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自卫队军官才导演了上述“潜艇事件”,试图将歪曲的海上战略拉回到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