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月亮上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1:59  观察与思考

  -肖 渠

  2008年8月,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月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

  这部小说,从马可·史丹利·佛格(MarcoStanleyFogg)—这位主人公的名字开始。“马可,即马 可·波罗,首位到访中国的欧洲人;史丹利则是追随李文斯顿足迹深入黑暗非洲之心的美国记者;而佛格指的是菲利亚,三个 月内狂奔地球一周的人。”

  奥斯特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月宫》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只是完成得比较晚。

  小说一开头就提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那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夏天。当时我还很年轻,却不相信会有什么未来。 我想活得危险,把自己逼到极限,看看会发生什么。”

  对这部长篇小说来说,1969年是“六十年代”的一个意味深长的节点。

  这一年美国成功登月,人类科技发展或者说是冷战对峙一时臻至顶峰。而也就在这一年,在地球上一个名叫伍德斯托 克的地方,以“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的口号,举行了人类史上最盛大的摇滚音乐节。同时,科技与人性,战争与和平又 两两对峙。但是,这些大事件大主题在小说《月宫》中充其量只是一种回声。小说中甚至借主人公之口说道,“伍德斯托克, 那跟我的遭遇实在没有什么关系,我也实在不知道该作何感想。虽然那些人和我年纪相仿,但我觉得自己跟他们毫不相干,他 们根本就像是站在另一个星球上的人。”显然,在激烈动荡的大时代的深处,有着更为基本的个人命运的波折和传奇。

  和保罗·奥斯特的大多数小说一样,长篇小说《月宫》描写了个人的孤独、身份的追寻、命运的偶然和无常。《月宫 》的第一部分有点儿《荒岛余生》的影子。简单说,也就是举目无亲后,主人公马可弹尽粮绝。但《荒岛余生》的联想却有点 儿不靠谱。可如果你肯往这碗联想的泡面里撒上那么一把新闻奶粉,多少有助于理解这种胡乱联想的微弱合理处:在这个能吃 的东西越已越来越少的国度里,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成为荒岛上那位胡子拉碴的“查克”:生活的目的不再是房子车子票子,而 是—求生。

  不过话说回来,在奥斯特笔下,这个“弹尽粮绝”桥段的比例设置显然有悖于流行小说惯用的快速推进法原则。它过 于详尽周延,纤毫毕现。而正是这种反常规的“工笔细描”使得奥斯特笔下马可的“饥饿”主题被彻底哲学化、寓言化。

  当然,所谓的哲学化、寓言化,也因人而异。

  “脑海里的电影放映机”是保罗·奥斯特喜欢用到的一种比喻。他想不到的是,他那台“放映机”在笔者脑海里“沙 沙沙”地开启后没多久,片中那位饥肠辘辘走进绝境的马可就被换掉了。

  马可的母亲死于车祸,而他“印象中没有爸爸”。十一岁后,他跟随舅舅维克托生活。十八岁时,马可前往纽约哥伦 比亚大学就读,舅舅送给他1492本书(这数字恰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年份)。两年后,舅舅死于心脏病,马可的经济状 况逐渐恶化,起初他卖书为生,“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消失”,最终不得不流落中央公园。“如果大街强迫我用他人待我的方式 看待自己,那么公园就给我一个回归内在生命的机会,一种纯粹以内在生活坚持自我的机会。”父性角色的缺失、与整个世界 关系的断裂令马可陷入了自身的孤独,在一场高烧后他被朋友济马和中国女孩吴凯蒂救起。保罗·奥斯特写道,爱是“惟一能 阻止人坠落的东西”,而性爱则使“内在的高墙戏剧性地瓦解,孤独的中心受到震荡。”

  当马可应征成为托马斯·埃奉的贴身看护后,小说创造出了一层新的维度。起先马可只是为这位盲眼老人朗读书本, 讲述大街上的所见所闻;随后托马斯·埃奉要求马可为其撰写一份特别的讣告,便开始讲述自己此前的另一身份—画家朱利安 ·鲍勃的西部冒险故事。

  保罗·奥斯特在书中写道:在那儿“没有世界,没有土地,它根本就是虚构出来的。你存在的惟一地方就是你的脑袋 。”

  在西部广袤大地所唤起的内心的存在主义身份焦虑中,托马斯·埃奉退隐到一个山间洞穴里,以孤独作为慰藉,并努 力将之“建造成某种实质的东西,一个不容置疑的据点,以便厘清人生的疆界。”他打死了三个匪徒,凭着意外之财脱离险境 ,却因上天一次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罪与罚落得半身瘫痪的下场,并由此决定做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奥斯特把这段故事写得如 同好莱坞西部片,骇人听闻又惊心动魄,但他同时也暗示读者叙事的不可靠性以及作寓言解读的可能:“他的叙述在当时具有 一种幻想的特质,常常他好像不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而只是在创造一个寓言来解释人生。”

  最后,当这份独特的讣告到了托马斯·埃奉失落的儿子所罗门手中时,小说又开始了第三层叙事—所罗门的故事。在 这里,马克的中央公园和托马斯·埃奉的洞穴在所罗门的庞大肉体中获得了隐喻的回声:“身体越魁伟,他越是把自己深陷其 中。鲍勃的目标是独立于人世之外,让自己隐形于自身肉体的庞大里。”

  ……

  其实,在保罗·奥斯特看来,无论小说的结局如何,“六十年代人”也许就是那种“月亮上的人”—不切实际,与现 实背道而驰,在幻想和精神的引导下,总是试图摆脱世俗逻辑的重力,去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这,无疑就是保罗·奥斯特的自己的“月宫”。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