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兴市场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繁荣,以及新能源车的飞速发展,或成为这次金融危机在汽车行业留下的遗产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晓洁发自北京 据《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汽车行业老大通用和排行第三的克莱斯勒正在商谈合并事宜,业内人士认为,联合的好处在于节省成本,壮大实力。二者合并后将共同占据北美市场的35%的份额将,从而超越“宿敌”丰田。
但实际上,去年就有二者计划合并的新闻了。而现在,合并之所以显得如此紧迫,全拜次贷危机所赐——现金流匮乏、消费市场乏力,消费者与汽车经销商、生产商都很难获得银行贷款,9月,美国本土的汽车销量也骤降至15年来最低水平。
然而放眼望去,在此时遇到汽车产业困境的又何止美国?日本、欧洲,甚至一向被视为救命稻草的新兴国家市场也出了问题,步入严冬的全球汽车产业正在酝酿一场大变局。
汽车寒潮袭击全球
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被称为GDP毒药的房地产遭遇泡沫破裂后,其恶果开始渗透到美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汽车产业。9月,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北美的汽车销量不足100万辆,同比下滑26.6%。福特、克莱斯勒和通用9月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4%、33%和16%。股市的跌跌不休也让汽车企业濒临破产。10月9日,美国汽车类股遭疯狂抛售,通用股票跌幅超三成,福特股票跌了两成。
欧洲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8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6.5%,英国9月新车注册量持续了5个月以来的下滑势头,21.2%的下降创下17年之最,西班牙的汽车销量更是跌了32%。
高度依赖全球市场的日本也因此受牵连,9月,丰田在美国的销量下挫32.3%,是闯荡美国市场40年来月销量最大降幅,而日本国内汽车销量不振更是雪上加霜。
汽车市场的阴影也没能放过新兴市场,但整体情况比发达国家好得多。8月,俄罗斯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比7月低了16%;巴西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7.61%,较上月减少14%;印度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4.3%;1至9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1.36%,增幅比去年同期的23.84%回落12.48个百分点。
今年,全世界汽车销量很可能遭遇8年来首次下降。据摩根士丹利统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达到5810万辆,较去年下滑0.3%,而年初的预计则为同比上升3.5%。
金融危机惹的祸?
金融危机很容易被看作是造成全球汽车销量下滑的罪魁祸首,但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在汽车专家贾新光看来,对大部分国家而言,金融危机只是汽车行业遇到困境的原因之一。
“像美国的汽车产业,先是遇到工人福利过高的包袱,抬高了企业成本,然后就受高油价冲击,这一次又面临金融危机。”贾新光告诉《国际先驱导报》,“遇到危机,企业一般有三种处理方式:变卖资产,资本注入,拓宽市场。”第一条路不少企业都在尝试,而后两种方法在眼下根本行不通。
至于欧洲汽车市场,贾新光认为欧洲市场近年来发展比较稳,但也面临市场饱和的问题,现在的金融危机则鞭策越来越多的欧洲汽车企业清醒过来,尽量“走出去”而不是固守本国市场,“德国的汽车企业还比较愿意开拓外国市场,但法国企业就没那么积极了,只是守住欧洲的业绩,连底特律车展都不参加。”
不过,对日本来说,金融危机确实是一阵猝不及防的冰雹,日本因其国内市场已“熟透”,销量逐年下滑,因此十分热衷于开拓海外市场。而现在,海外市场的疲软则使是日本不得不面对的新挑战。
出路:开发新能源车和新兴市场
危机带来的并不全是恶魔。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造就了小排量车的风行,日本的汽车产业也借机在全球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机遇?
“全球汽车行业都会开发新兴市场。”贾新光认为。就中国而言,虽然汽车销量已经出现增速放缓,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报告,从2008年开始,中国乘用车市将告别20%以上的增长,从2009年到2015年,预计乘用车市场的年增长率约在10%到5%,但这在国际汽车市场仍称得上高速发展。其他新兴国家汽车销售态势虽不如去年同期好,但总体仍保持销量增加。
这次危机也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贾新光认为,在燃料电池、生物燃料、混合动力车以及电动车等新能源车中,电动车的前景最被看好,它的优势在于清洁、成本较低,而且电池是储存能量的方便介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都可转化为电能,夜间电量浪费问题也可得到解决。巴菲特也正是出于对电动车的看好,才会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时入股比亚迪。
坐拥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该如何把握机遇?贾新光认为,缺乏自主技术是中国汽车突围的瓶颈,“理论上中国自主品牌的机遇不小,但实际上可能很难把握。”
可以预见,当未来越多越多的海外汽车品牌涌入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将面临比现在更为严峻的挑战。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