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连清川:民意调查靠谱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1日12:19  新闻晚报

  □连清川

  越是临近大选终局,媒体和观众(不是选民)越是依靠民意调查来进行琢磨和判断。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分析手段都已经失灵了。辩论已经辩完,该挖的丑闻已经挖完,改分析的层面已经分析完。剩下的惟有票数统计而已。媒体于是抓瞎了,观众基本上也抓瞎了。还有6%的摇摆选民,依靠什么来确定。民调是溺水观众们的惟一稻草。

  可是,民调是可信的吗?已经有无数的关于民调让人掉眼镜的故事。典型案例是布拉德利效应和杜威败北给杜鲁门。的确,民意和最后的投票结果永远不是不谋而合的,而往往是南辕北辙的。

  这几天之前我也是不相信民意调查的人之一,至少是抱着相当大的怀疑。奥巴马在民调之中领先,是可以预料的;芝加哥的奥巴马支持率高过麦凯恩30%,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全国的民调奥巴马领先了麦凯恩10多个百分点,却是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的。

  尽管奥巴马以一个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在美国人的面前,赢得了大批青年和少数族裔的支持,但是,奥巴马仍然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没有明确政纲的、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候选人。

  美国人不会轻易将国家交给这样一个人。在9·11之后,美国已经普遍地转入了保守主义时代。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与外界交往失败的例子,把他们更深地锁入了自己的庭院。

  期待变革的尽管大有人在,但变革并不一定是冲动的代名词。在呼唤变革的同时,主流价值观稳定的喊声犹自未停。奥巴马是一个没有人知道将如何施政的人物,是一个黑人,他将采取如何的“社会进步的”的政策,这一点,让白人们觉得很恐怖,毕竟,这还是一个白人至上的社会。

  阿富汗也好,伊拉克也好,金融海啸也好,美国人在经受了如此众多的痛楚之后,却能够发现这个社会依旧稳妥;日子艰难,但希望仍在。麦凯恩虽然不会翻出什么新花招,但贵在他既稳妥,又开放。

  所以,二者虽然应当有差距,但绝不会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10多个百分点。

  而后,到了今天,他们之间的差距只有了2%(盖洛普)或者5%(路透社与佐格比)。

  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越在初期,接受民调的选民,越会选择公意民意“安全”的候选人。没有人会把自己的种族歧视、年龄歧视等等摆到台面上来。可是,越到临近,对于种族的担忧、对于经验的担忧、对于急剧变动的担忧,通通涌上心头:政治正确于是摆到一边。

  因此,越到此时,我便越觉得民调数字的靠谱。在我看来,美国还没有摆脱9·11的心理阴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一个少数民族的总统,也还没有想好国家和社会的变动出路。

  并不是说奥巴马没有机会,只是,这场最后的战斗,是什么,都不会是一个悬殊巨大的选举。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