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布什卸任后将返回得州推动中东和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02:24  新闻晨报
布什卸任后将返回得州推动中东和平
布什近来有意与公众保持距离

  □晨报特派记者 程 艳(11月3日发自华盛顿)

  美国大选步步走近,媒体充斥着关于两党总统候选人的各种动态新闻。然而,一个与大选也有关系的重要人物,却在本次大选中成了“隐形人”。他就是约翰·麦凯恩和贝拉克·奥巴马费尽心思想要取代的人——美国现任总统乔治·W·布什。

  作为美国现代史上支持率最低的总统,布什将在奥巴马的强烈批评和麦凯恩的避之不及下,黯然结束自己8年的任期。布什家族的朋友告诉媒体,总统布什将在卸任后返回老家得克萨斯州,“发挥余热”,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第一夫人”劳拉则庆幸可以恢复平凡家庭主妇的生活,“终于可以自己做饭了”。

  布什早就知道自己将成为“沙袋”

  布什这八年,是充满戏剧性与波折的八年,它从“9·11”这一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开始,以金融危机这一“大萧条”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束,中间还穿插着两场至今没有结束的战争,和一场极具破坏性的飓风。

  八年后,小布什成了又一个“老布什”。据他的下属和朋友透露,面对外界广泛批评,62岁的布什还没有“老糊涂”到“木知木觉”的程度,但他始终保持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历史终将证实他所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特别是发动伊拉克战争。其实在2004年大选中,布什就曾流露出这样的自信,他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数不出一件自己作为总统犯过的错误”。

  然而外界显然不这么认为。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近的一次民调,布什的民众支持率目前只有28%。布什的一位朋友甚至表示:“早在2006年,他就知道自己会成为(2008年大选时的)‘沙袋’。”

  为了避免受到大选“拳手”们一次次的打击,布什选择暂时成为“隐形人”。布什今年参加过46次共和党筹款会,只有4次对媒体开放。其中,他参加过4次专门为麦凯恩筹款的晚会,没有一次对媒体开放。

  不介意麦凯恩“不可原谅的侮辱”

  在今年9月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麦凯恩甚至没有让总统大人露面,布什仅仅是通过视频向现场观众发言。麦凯恩的这一举动被布什的顾问和朋友视为对总统“不可原谅的侮辱”。布什却反过来安慰他们,说:“我理解(麦凯恩的做法),在我2000年竞选总统时,我甚至想要和我父亲保持距离。”

  布什的境遇与上一位连任两届的共和党总统里根形成鲜明对比。里根卸任前支持率高达64%,因此在1988年的大选期间,他活跃地出现在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密苏里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摇摆州”,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老布什拉票。

  里根当时的高级助手肯·鲁宾斯坦说,里根当时所到之处,风头之劲简直不像是帮老布什竞选,而更像是自己的告别之旅。已经准备给奥巴马投票的鲁宾斯坦说,小布什如今也将卸任,“但是他永远别想得到里根那样的待遇”。

  白宫新闻秘书达娜·佩里诺近日向媒体表示,在大选前的最后5天时间,总统布什都将呆在戴维营,“不干别的,只专注于研究如何解决目前的经济危机”。而副新闻秘书托尼·弗兰托则给出了一个更坦率的答案:“在选举的这个阶段,总统希望尽量避开公众视线。现在有两个人正在竞争美国总统这一职位,总统不希望把事情搞得太复杂。”

  劳拉期盼像普通人一样自己做饭

  近日,布什邀请了一批来自中东的妇女访问白宫,并与她们进行了非正式谈话。美国《新闻周刊》指出,与公众亮相相比,布什在他任期的最后两个月时间里,将更多地举行类似的非正式会面,“选择的观众将是以与美国总统见面为荣的人”。

  在这次大选中,布什及其夫人劳拉已经提前进行了缺席投票。4日大选之夜,他们会邀请一些朋友到白宫做客,一起等待大选结果的出炉。

  目前,布什已经开始规划明年1月卸任后的生活。据他的朋友们透露,布什一家可能搬回得克萨斯州达拉斯,那是他在当州长之前居住的地方。

  弗朗西斯说,布什会在那里安享晚年,写写自传、出去发表一些演讲,但是最主要的目标是修建一座图书馆,以及一个致力于在中东地区推动和平的政策研究所。

  丈夫的卸任对于“第一夫人”劳拉来说,则是很大的解脱,据说她比布什本人更不喜欢华盛顿的政治圈。布什家族的另一位朋友鲁斯·艾特舒勒表示,劳拉希望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她告诉我,她已经14年没自己做过饭了。我可以想象她将来在达拉斯的生活:花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慢慢重新进入那里的社交圈,每个人都会对她十分热情,争着邀请她担任各种协会和组织的名誉主席什么的。”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布什 卸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