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翟頔:当两者没太大区别,民主只是个摆设

  翟頔

  《明日快一周》执行主编

  10月上旬回美国时,看了最后两场总统辩论。和上届我看过的辩论一样,双方谁也不回答对方的问题,只顾自己说自己的,像一场“好莱坞式的新闻秀”。不同的是,这次CNN在直播的同时,电视屏幕左下方有一个曲线表,显示了俄亥俄州对辩论的现场支持度。曲线分成男女两条,奥巴马一说话,两条曲线立马上扬(特别是女线),麦凯恩一开口,两条线就无力下垂,和他孱弱的语气差不多。虽然我没弄明白这是个什么高科技调查产品,但有一点很明确———俄亥俄这么致命的州有如此民意,估计奥巴马离白宫不远了。

  我家在加州,我的邻居是民主党,一家人半年前就开始每周日到一些地区摆摊设点义务为民主党拉选票,下雨也打电话坚持工作。女主人说,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想参加投票,想想一个世纪前,通讯落后,人们骑马去投票,选出了总统,有些地方好几个星期后才知道,但人们从没放弃过自己的权利。

  我对权利不敏感,对现实很计较。四年前,我在马萨诸塞州,积极加入了民主党的拉票工作(虽然我连投票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讨厌布什发动战争反对同性恋的政策,也就是说,我的参与是出于个人恩怨而不是民主潜意识。因此,我一直在琢磨怎么钻民主的空子为拉票工作多做贡献。比如,我发现民主党人如果集中在民主党占绝对优势的州投再多的票也没用,于是鼓动大家深入到共和党占领的“红色”州,比如得州,或者摇摆州,比如俄亥俄,就地注册,再以寄信的形式在“红州”投“蓝票”(民主党的代表色),才可制胜。后来发现,这并不新鲜,多年前就有芝加哥人到临近的“红”州去注册投票。

  今年的大选我不热衷。抛开个人恩怨仔细研究这两个党,发现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右翼,只是一个稍微偏左。候选人在电视上吵来吵去看起来针锋相对其实作秀十足,除了展示口才和个人魅力之外,私下盘算的只是特定团体的利益,无论谁当总统,政治格局都不会有太大改变。

  尽管美国人参与政治的热情从来不高,因为他们更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尽管美国人为捍卫民主能选出匪夷所思的总统,大选始终给美国人一个幻觉,给那些摇摆在贫困线左右、永远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人们一个幻觉,给那些失去房子、失去工作或者儿子在伊拉克的人们一个幻觉,以为自己有选择的权利、有改变的能力,以为情况会好起来,至少还拥有民主。大选总让人们轻度失忆。其实,在我们只能选择A或B,而他们又没有太多区别的情况下,民主只是一个摆设。

  四年前,奥巴马为克里助选时初露锋芒,我曾热情地写文章追捧他:“只要他一出现在镜头里,美国会屏住呼吸”。现在,美国确实屏住了呼吸,不是因为他,是因为金融风暴让人无法呼吸。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