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麦呼“变革” 选战也“革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5:35  新民晚报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以“变革”号召选民,他的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也爱把这个词挂在嘴边。

  他们其中之一当选后能否力行变革尚未可知,但今年美国总统选战与往年相比已有深刻变革,尤其在筹款、联络选民等方面的革新可谓与时俱进。

  互联网筹款

  归根到底,美国总统选举不能没有钱,而互联网在今年总统选举筹款上的运用颠覆了以往概念。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对外政策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戈登今年4月底评价说,在民主党党内预选阶段,面对准备多年、资金充裕的希拉里·克林顿,奥巴马阵营利用互联网开发出数以十万计的“草根”捐款者。这些人50美元、100美元的捐款积少成多,抹掉了希拉里的先起步优势。

  获得民主党提名后,奥巴马将这一优势带入与麦凯恩的对决,直接后果便是远胜麦凯恩的资金优势。

  截至10月15日,奥巴马总共筹集竞选资金6.415亿美元,花费5.64亿美元;而麦凯恩加上公共竞选资金才筹到3.58亿美元,花费2.62亿美元。

  麦凯恩首席竞选策略师史蒂夫·施密特说,今年选战的直接后果之一是财政部划拨的公共竞选资金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美国总统候选人可选择接受公共竞选资金,但接受后不能再使用私人捐款。手握大笔现金的奥巴马没有接受公共竞选资金。

  新媒体拉票

  奥巴马阵营在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联络选民上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民主党预选阶段,奥巴马依靠互联网联络得来的支持者让希拉里的强大政治机器相形见绌。到了与麦凯恩对决阶段,奥巴马则利用新媒体发动选民,蚕食共和党的传统势力范围。

  奥巴马阵营利用的新媒体平台包括在大网站投放广告、在YouTube网站发布视频、向支持者发送手机短信等。这其中,YouTube在2004年选举时根本还不存在;网上广告和手机短信的投放频率、使用力度也远超以往。

  在布什2004年竞选连任时担任布什阵营政治顾问的萨拉·泰勒说,当时的选举的确使用了互联网,但在那时,使用宽带连接的美国人只占全国人口的40%左右。

  除了民主党的传统支持者,奥巴马的影响力还通过新媒体渗透到共和党的传统势力范围,尤其是多年来一直支持共和党的印第安纳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弗吉尼亚州等。

  信息来源广

  两党选举阵营今年都发现,选民不好“忽悠”了。《纽约时报》说,今年的美国选民比以往信息渠道更广、更具怀疑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会听什么就信什么,而是会自己去查证。

  麦凯恩首席竞选策略师施密特说,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舆论变得不好操控有关。他说:“新闻的更新速度急剧加快,传媒界一些新力量崛起,例如《政治周报》和《赫芬顿邮报》网站,让美联社等传统媒体机构面临新的竞争。”

  施密特提到的《政治周报》以快著称,擅长报道政治花絮,时有独家首发。《赫芬顿邮报》则是一个新闻博客网站,以草根性著称。

  再广的信息来源也要有受众。新闻更新速度的加快反映了美国民众政治兴趣的提高。无论是注册选民人数增加、奥巴马集会吸引的众多支持者,还是提前投票时排长队的选民,无一不指向今年选战激起的好奇心与参与热。不过分析家认为,归根到底,激起美国民众热情的还是候选人。

  王丰丰(新华社供本报稿)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