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小夏
华盛顿和好莱坞流传着一句俏皮话:华盛顿是丑人的好莱坞,好莱坞是蠢人的华盛顿。言下之意,是两边的名流都在 给公众表演,不过不是同一个舞台罢了。而查理·威尔逊的故事,则几乎是华盛顿与好莱坞的完美结合。这位曾经在华盛顿官 场上以酗酒吸毒和追逐美女著称的南方牛仔,通过与中央情报局合作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一手资助的穆扎希丁游击 队将苏联军队赶出了阿富汗,从而在国际政治中发动了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冷战与苏联帝国推向了终结。2007年 ,由汤姆·汉克斯和朱莉亚·罗伯茨担纲主演的好莱坞大片《查理的战争》,正是对威尔逊改变美苏冷战进程这一个人传奇的 艺术再现。
当然,干过24年得克萨斯州国会众议员的查理·威尔逊,其在电影原型之外的故事,也丝毫不比电影中乏味。当威 尔逊谈起阿富汗1990年后的情况变化之快时,他也是一脸惊讶。的确,从塔利班崛起到新阿富汗战争,包括最近战局的恶 化,都一再透支了他在冷战中为美国争得的战略遗产。如今,无奈之中的美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对付威胁切断联军中亚军需补给 线的俄罗斯,同时落实彼得雷乌斯将军在阿富汗集中打击基地组织的计划,已经表示将有条件配合喀布尔当局与塔利班和解的 行动。此时此刻,重温美国与阿富汗游击队结盟对付苏联的岁月,显然不只是为了感慨历史巨大的反讽,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有 益的教诲。
“好时光查理”
1933年,威尔逊出生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小城镇的普通人家。这个充满了好奇心的孩子,读书不甚努力,但是 打架却不落人后。13岁那年,因为自家养的一只黑狗被当市议员的邻居哈扎德整死,悲痛欲绝的查理决定报复。在哈扎德争 取连任投票当天,他申请了一个临时驾驶许可,开着自己家里的卡车来到黑人的聚居区,一个个接送选民去投票。快到投票站 的时候,查理对车里的人说:你们要知道,哈扎德谋杀了我的狗。
查理之所以选择黑人接送,是因为占该市人口1/3的黑人投票率非常低,而他们却对哈扎德不感冒。当查理将96 位黑人选民送到投票站之后,哈扎德原有的选民优势就被动摇了。选举结果是,哈扎德以16票之差落选。这天晚上,查理敲 开了哈扎德家的大门,告诉主人说:“你的黑人选民将你给选下去了。记住以后不要再谋杀人家的狗。”
1950年代,查理进入海军服役。他先在著名的海军学院学习,可是因为天性爱酗酒闹事,多次被学校记过。毕业 时,他成了该学院历史上被记过最多的学生第二名。还在服役期间,他就开始竞选得克萨斯的地方议员。1961年,他成为 该州的议员。
风度翩翩的查理·威尔逊,天生是个花花公子,视威士忌和女人如同性命,即使进入政坛也不改。幸好他长期是个光 棍汉,所以种种作为既没人限制,也不够形成丑闻。况且,他身上总有那么点直率、天真的孩子气,让许多选民看了喜欢,被 人称作“好时光查理”。1972年,39岁的威尔逊竞选国会议员成功,从得克萨斯来到了首都华盛顿。
阿富汗的召唤
1978年,阿富汗内部发生数次政变,同年12月苏联人支持的卡迈勒政权上台,但遭到各地武装抵抗。1979 年,苏军开进阿富汗去平定局势。当时苏联人只打算待上几个月,等事态安定之后便撤军回国。殊不知,阿富汗的抵抗力量非 常顽强。游击队的武器尽管非常原始,但还是给苏联人造成了不小损失。再后来,美国中情局通过巴基斯坦向这些游击队秘密 运送在国际市场买的“苏联造”武器,令苏联人开始吃上美军在越南的那种苦头。
时光很快转到1980年的一天,“好时光查理”正在拉斯维加斯最大赌场的凯撒宫里和一群脱衣舞娘厮混,忽地被 记者丹·拉瑟从阿富汗发回的电视新闻吸引住了。那是丹·拉瑟在采访游击队员。画面显示,游击队使用的还是第一次世界大 战期间生产的重机枪。有位显然是领袖的阿富汗人对拉瑟说:如果美国人给我们供应枪支,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
威尔逊记住了这一幕。他从小就爱读战争故事,二战期间迷上了丘吉尔,希望有一天能当上战争英雄或者领袖。威尔 逊刚加入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专管国防拨款的小组,他查了一下给阿富汗行动的拨款,发现只有500万美元。于是,他立即让 委员会的助理将拨款加倍,变成1000万美元。委员会中的其他成员竟然没有多加质问便通过了。威尔逊发现,他这个无足 轻重的议员竟然能轻而易举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就这样,“查理的战争”登场了。
“查理的天使”
威尔逊来到国会以后,雇佣的所有办公室工作人员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性,国会里的人戏称她们为“查理的天使”。不 过,他的真正天使,却是另外一位漂亮女人。
乔安娜·赫凌是得克萨斯州最富有的女继承人之一,也是她们当中最漂亮的一个。在美丽的外表下,这位南方女子却 是个外交政策上的鹰派,而且和巴基斯坦的总统、军事强人齐亚·哈克是好朋友。1981年,乔安娜说服了齐亚·哈克去帮 她拍摄一部关于阿富汗反政府游击队的纪录片。没有哈克的批准和帮忙,美国人无法进入相邻的阿富汗。
在这个时候,苏联人眼看将很快平定阿富汗局势。在苏军的残酷打击下,抵抗力量损失了数千人,同时大批难民逃到 巴基斯坦边境。乔安娜派出的制片组,在难民营和阿富汗境内看到了一片凄惨景象。缺吃少穿的难民们控诉说,苏联人杀害了 大批平民,他们使用了玩具炸弹——向阿富汗居民投掷看上去像是玩具的炸弹,炸死炸伤了许多儿童。
乔安娜在家里开了一场晚会,将这部影片放给客人看。来客中就有众议员威尔逊。这时的威尔逊正在为阿富汗的局势 感到沮丧:他虽然将拨款加倍,却看不到有任何实际的效果。苏联人对阿富汗游击队最致命的武器是武装直升机,穆扎希丁虽 然勇敢,但是凭着手里的那几条抢,远远不够杀敌。乔安娜劝威尔逊说,他必须亲自到巴基斯坦的边境去看看。威尔逊便在1 982年的秋天来到了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那里有300万阿富汗难民。
在阿富汗游击队的基地,穆扎希丁——伊斯兰圣战战士——的言谈举止非常对威尔逊的口味。那是一批不拘小节、说 话直来直去、愿意为自己的宗教和信仰献身的粗犷男人。威尔逊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得州牛仔的影子。在医院里,他见到大批受 伤的妇女儿童,让这位热血的美国人义愤填膺。在离开巴基斯坦之前,他挽起袖子给穆扎希丁献了血。
私通埃及武库
美国负责支持穆扎希丁的机构是中央情报局,而威尔逊却发现中情局是他的最大障碍,因为那里的官僚恪守美国对苏 联一直以来的“软遏制”政策,不肯在阿富汗问题上扩大事端。
威尔逊1982年从巴基斯坦回来之后,不断地到中情局去打听阿富汗的事情,让中情局的头头们颇为头疼。这位议 员尽管看上去愣头愣脑,不懂得外交事务,但却是掌握着美国钱袋的国会拨款委员会的成员,中情局也有点得罪不起。于是, 他们将一个在单位里惹上司讨厌的人派去和威尔逊打交道。这人便是来自普通希腊移民家庭的嘎斯·阿佛拉克图斯,他在一帮 由耶鲁等名校出身的人把持着的中情局里面吃不开,却和威尔逊一见如故。他们都认为,中情局的谨慎政策是阿富汗人战胜苏 军的障碍。要克服这一点,他们就不能完全照章办事。
1983年,阿富汗的游击队仍然完全没有对付苏联直升机的武器。中情局仍然反对给他们供应任何美国制造的武器 ,而他们能够拿到手的苏式武器又都落后过时。这年3月,威尔逊带着一个来自得克萨斯的肚皮舞女飞到了埃及。这个曾与苏 联关系密切、武器库里存放着大批苏联和东欧产品的国家的国防部长——穆罕默德·葛拉扎,和威尔逊一样喜爱女色,因此当 威尔逊带来一个他从未见识过的美国舞女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喜形于色。这个名叫卡罗的舞女,其实是威尔逊的一个情人。 她曾经是得克萨斯一个地方议员的妻子。威尔逊遇见她的时候,卡罗因为爱跳舞总是挨丈夫的打。威尔逊在义愤之下,动员起 他所有的政治关系,将这个丈夫给选了下去,卡罗也和他离了婚。这次,她知恩报德,到埃及来帮威尔逊的忙。
卡罗的几场舞蹈过后,埃及同意秘密地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武器。当然,钱是美国人出的。从埃及出来,威尔逊又将 卡罗带到了白沙瓦边界地区,在那里可以听到阿富汗境内的枪声。威尔逊再次献了血。回到华盛顿,威尔逊开始说服他在国会 的同事,大幅增加对阿富汗的拨款。乔安娜频繁的晚会和社交活动,也给威尔逊带来了各种有用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她设法 笼络住了负责对外事务的拨款委员会的主席、马里兰州的众议员朗格。他们仨还专门到巴基斯坦去了一趟,在那里会见了穆扎 希丁游击战士。在朗格的支持下,威尔逊争取到了他所要的东西:国会连年上升的对阿富汗拨款一下子又增加了10倍,最终 超过了10亿美元。
也是在1983年,反苏的沙特阿拉伯宣布,将拨出与美国同等数额的款项去资助阿富汗游击队。这样一来,金钱的 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往下的问题,是中情局如何去使用这笔钱。
毒刺导弹显威
1984年,嘎斯·阿佛拉克图斯被任命为中情局阿富汗计划的负责人。他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威尔 逊。他们私下决定,威尔逊尽管去给阿富汗计划弄钱,阿佛拉克图斯则去通过自己的关系,为游击队寻找新的武器来源,而且 不一定要报告给中情局的上层。
阿佛拉克图斯领导的小组开始了秘密行动。他们的办公室设在中情局大楼一个很少人经过的角落里,哪怕是内部也没 有几个人知道他们掌握着中情局有史以来最大的财源之一。他们为穆扎希丁输送了一大批杀伤力大的先进武器,包括专门用来 对付坦克的导弹和地雷以及最新的地图导航系统。他们还专设了一个办公室,收购在小规模战斗中能够使用的新式武器。
美国人有权持枪,而且民间有一大批武器迷。其中有个人发明了一挺能够发射50颗子弹的大口径枪,将这个危险的 武器放在他的卡车后面,开着车进了华盛顿市区,希望能卖给阿佛拉克图斯。但就在著名的水门旅馆附近,车后面的武器突然 自动发射,打到了一个加油站,引起一场大火,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车主人一看势头不对,开着车就跑了,可是用阿富 汗的文字所写的使用说明却被卷出了车外。很快,警察找到了这份说明,电视新闻当即报告,华盛顿遭到了恐怖袭击。后来政 府有关部门给加油站作了赔偿,事件也就不了了之。
这一走火意外的大事化小,说明当时美国政府已了解到阿富汗战场的进展,愿意鼓励这种资助行为。关键还在于由埃 及转交的武器的性能如何——虽说它们能对付苏联的坦克,却仍然不能对付威胁最大的直升机。当埃及国防部长葛拉扎称他们 来了一款能打直升机的导弹后,威尔逊和阿佛拉克图斯一起来到开罗。试射场上,有不少埃及的高级军官等在那里,国防部长 还专门用飞机运来了一大盒肯德基炸鸡招待客人。殊不知,导弹刚刚飞出去,却接着飞了回来,紧紧擦着人群的边上飞过去在 附近爆炸。吓得不轻的威尔逊赶紧向葛拉扎告辞。
回到华盛顿之后,威尔逊意识到世界上只有一种武器能够满足穆扎希丁的需要:美国制造的名为“毒刺”的地对空导 弹。这种导弹的重量只有12公斤,却能从5公里外打下飞机。可是无论是美国国务院还是国防部都不愿意将这种武器交到阿 富汗人手里,以免引发与苏联的直接战争。许多人还担心,这个致命的家伙有可能落到苏联人甚至恐怖分子手中,反过来成为 对付美国人的武器。况且这时候阿富汗战争已经过去6个年头,穆扎希丁的进展非常困难,美国国会中也有人提出质疑:既然 这场战争无法取胜,为什么美国的纳税人还要继续支持?面对种种质疑,威尔逊使出浑身解数加以反驳和游说。最后的裁决权 ,到了总统里根处。
素来强硬的里根总统很快同意了这个要求。1986年春天,中央情报局开始大量订购“毒刺”导弹。兴匆匆的威尔 逊马上来到白沙瓦,向他的阿富汗朋友报告这个好消息。他冒险和他们一起到了前线,骑了一通战马,打了几梭子机枪。
1986年9月26日,“毒刺”导弹第一次在阿富汗发射,对象是贾拉拉巴德苏军的一个基地。第一枚导弹不幸是 枚死弹,而且引来了苏军3架直升机。穆扎希丁的导弹发射小队怀着必死的心态,对着直升机发射出3枚“毒刺”。结果,3 架武装直升机立时灰飞烟灭。中情局阿富汗组的人将这3架直升机残骸的照片送到了局长凯西的桌上。凯西说:“看上去这场 战争在进入尾声。”
几个月后,到1986年底,有100多架苏军的直升机和轰炸机被“毒刺”导弹摧毁。苏军的飞机不得不增加飞行 高度,对地面的穆扎希丁的威胁大大降低。
1989年2月,戈尔巴乔夫下令苏军撤出阿富汗,结束了长达10年的痛苦战争。中情局在阿富汗的负责人给华盛 顿发回了一个长长的电报,上面是由字母X组成的两个大字:“WEWON(我们赢了)。”
历史急转弯
1990年代初,有记者采访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请他分析为什么阿富汗游击队能够打败世界上最强大的苏军 。哈克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是查理的功劳。”
中央情报局也承认,这的确是查理的功劳。1997年,当威尔逊从国会退休的时候,他可谓是踌躇满志。可是,2 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却给他的成就蒙上了重重的阴影。在苏联撤出阿富汗之后,美国和国际社会并没有去帮助阿富 汗人建设一个现代的国家,而是任由那里的人民自生自灭,以至于让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变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和恐怖分子 的基地。
历史的急转弯,往往会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2008年,笔者有机会见到了查理·威尔逊这位传奇人物。这是本地议员为他举行的一次聚会,来参加的人远远超 出了主办者的意料。已经75岁的查理,依然高大英俊,也依旧充满童心。面对着好奇的人,他很快就作了一个声明:“我已 经结婚了。”
威尔逊解答了许多人心中的一些疑问。他说,在他的推动下,国会对阿富汗战争的拨款从500万最终达到了300 亿美元。在苏军撤出之后,苏联大使馆的一位高级官员将他私下请去,告诉他说,美国人的援助实在是给苏联人带来了太大的 麻烦。
“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个双方都让点步的妥协方案呢?”苏联人说。
在这次谈话之后,威尔逊受苏联的邀请到了莫斯科。可是在任何可行的方案出台之前,苏联就解体了。
威尔逊坦承,他与其他支持阿富汗游击队的美国人都没有预料到在苏军撤离之后,阿富汗的局势会产生如此突变,最 终导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塔利班政权上台,并且成为基地恐怖组织的藏身所。威尔逊说,直到1992年,他才听说有塔利 班这么个组织;一直到塔利班取得政权之前,他也没有将这当回事。至于基地组织,他在1982年就知道了,可那时候基地 组织是美国与苏联对抗中的盟友。
历史的急转弯太多,直肠直肚的查理经常跟不上。
“查理·威尔逊的战争”如今正在以一种他当年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方式在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