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08年美国大选专题 > 正文
美国式民主,贵还是不贵?
美国式选举的价格是否太高?它是否会将普通人拒之门外?是谁来为它埋单,又是谁来对花费进行监管?
小城斯克兰顿的一间麦凯恩竞选办公室里,保安克雷格(Craig)翘着腿,一面跟记者闲聊,一面瞟几眼电视。这是临近大选的10月30日,宾夕法尼亚正是选情激烈之时。
电视里正播放奥巴马的竞选广告。“这儿不是麦凯恩的地盘吗,怎么也在播奥巴马的广告?”记者问。克雷格无奈地摊开双手:“没办法啊!这家伙太有钱了!”据了解,在最后阶段,奥巴马和麦凯恩两人在当地的电视广告差不多是4比1。
根据公开数据,在这场竞选中,奥巴马团队共筹款约6.59亿美元,而麦凯恩团队的筹款则只有2.38亿美元。
回溯到150年前的林肯时代,总统选举的花费大约10万美元;2000年,这个数字达到3.4亿;2004年,7.2亿;2008年,但最后的总花费达到了惊人的24亿美元。
如果将所有候选人、政党、政治组织和利益集团在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中的花费加总,2008年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选举,花费超过了53亿美元(据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 统计)。
美国式选举的价格是否太高?它是否会将普通人拒之门外?是谁来为它埋单,又是谁来对花费进行监管?
竞选成本相当于口香糖费用
周游各地进行造势演讲,高薪聘请智囊,制作广告并买下电视时段,监测对手言论和行踪,动员组织志愿者寄资料、发传单、打电话,甚至上门拜票,没一样能离开钞票。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卜睿哲(Richard Bush)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选举的设计是要将选民的观点转换成对领导者的选择。但金钱是资源,是动员选民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时候,选情甚至就取决你是否有钱租足够多的巴士去把那些穷人拉去投票。”
没人会否认金钱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的地位。但数十亿美元的大单,贵还是不贵?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认为,很多美国人希望加强对候选人选举花费的限制,因为“庞大的电视广告花费是不合理的”。《纽约时报》也在10月31日发表社论称,“这个系统必须修正”。
在有人攻击这是“将民主作为商品出售”的同时,也有人表达了鲜明的不同意见。《洛杉矶时报》前政治编辑沃伦·韦斯(Warren Vieth)认为,尽管24亿美元的花费看起来极其庞大,但应该考虑总统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一个总统的政策,可能直接导致上千亿的财政赤字增加或减少,花20亿美元的价钱来甄别一个好总统,这不算贵。”
斯坦福大学的会计系教授查尔斯·李也觉得选举花销不菲,但他又承认,相比之下,“没有选举会更糟”。“如果布什不是总统,你想现在美国军队会在伊拉克吗?”查尔斯说,“如果戈尔上台,我觉得这种可能是零……所以我们必须选举,否则只会继续错下去。”
再跟一些普通百姓聊天,诸如巴士司机、街头小贩或中学教师,很多人一边说选举花费多,一边又拿这花费“与美国经济总量相比”。美国200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3.8万亿美元,24亿美元的竞选花费约占其0.017%。
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教授里查德·斯克尔还有统计说,美国人全年花费在健康和美容用品方面的钱大约是花费在选举政府官员上的4倍。
而根据美国口香糖生产协会的统计,美国人每年花在嚼口香糖上的钱大约是23亿美元,与总统选举花费相当。
拿总统选举跟嚼口香糖相比,好像代价又算不得太高,更何况,它是四年一次。
“是的,花费在增加……但我不理解,我们有这么多更重要的事情——全球变暖、伊拉克战争,等等,为什么人们要盯着这个?”沃伦·韦斯说。
谁来为24亿美元埋单?
在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三思想政治课本里,关于美国总统选举的部分介绍了1992年大选老布什和克林顿的竞选费用(均为约1.6亿美元),之后指出:“当时,普通美国工人的年薪平均约为2.5万美元,如此巨额的竞选费用显然不是普通的美国公民所能承受的。”
相比1992年,2008年选举的花费更不是“穷人参议员”奥巴马所能承受。其实,奥巴马和麦凯恩都没从自己口袋里掏钱选举。
2008年,奥巴马的筹款机器吸引了超过300万的捐助者。9月,有63.2万名美国公民首次为奥巴马捐款,人均捐款87美元。(来源:南方周末)